第三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ppt
《第三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ppt(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衡阳市中医医院衡阳市中医医院肖振华肖振华第一节 环境康复护理(一)环境1.概念u环境(environment)-是指影响机体生命和生长的全部外界条件及机体内部因素的总和,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所处的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环境。外环境外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理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2.外环境的分类u(1 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sphysical environments)是指围绕着人类的设施、建筑物等物质系统。自然环境(na
2、tural environments)指未经人为改造或经仿造的自然环境。人工建造的环境(built environments)指人为建造的,用于容纳、活动、分隔、拥有的场所及连接这些场所的设施。物件(objects)自然物件与人工物件。u(2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ssocial environments)是指人类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营造的人为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活动等。(二)无障碍环境v1.概念无障碍环境(accissibility)残疾人在任何环境中进行任何活动都没有障碍。v2.分类与要求(1)物质环境无障碍:城市
3、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2)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传媒应使用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环境康复护理原则1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可及性可及性可及性可及性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环境康复护理的应用环境康复护理环境康复护理是一个收集所有相关资料、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推理和思考的过程,要综合考虑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因素,把患者以及与之相关人员将来生活的基本要素、形成一个患者在改造环境后的生活整体观,从而制定出具体的环境改造方案,保证患者最大限度的功能水平。(一)医院环境 2001年,我国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
4、中医疗建筑必须在以下场所设计无障碍设施:人行通道,庭院,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售票、候诊、门诊用房,急诊用房,住院病房,疗养用房,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理疗用房,公共厕所,服务台,挂号,取药,公用电话,饮水器及查询台等。1.各种门(包括两扇门其中的一扇)门槛:取消。门宽:85cm,净宽80cm。门把手:安装高度8590cm;样式可为杠杆式。门锁:按压式或自动开关式。2.活动空间有良好灯光照明;地面:铺设防滑地板,洁净,无障碍物;在楼道、走廊、厕所、洗澡间及房间墙壁上安装扶手;必须有足够空间供轮椅转移。3.坡道高度有落差的地面或者连接楼梯出口处应设置坡道;坡道两旁应设置扶手;坡
5、道应防滑;坡道的坡度和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表3-1 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及宽度的要求1坡道位置坡道位置最大坡度最大坡度最小宽度(最小宽度(cm)有台阶的建筑入口1:12120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1:20150室内走道1:12100室外通路1:20150困难地段1:101:81204.医院通道的宽度1 轮椅单向通道宽度轮椅单向通道宽度90cm 双向轮椅通行通道双向轮椅通行通道宽度宽度150cm 轮椅与人双向通道轮椅与人双向通道宽度宽度120cm5.楼梯v电梯(最佳)门宽:80cm;面积:150cm150cm;控制装置高度:90110cm;设置带盲文的选层按钮。v楼梯阶梯高度15cm;阶梯深度为30c
6、m;阶梯两侧应设立高6585cm的扶手。6.传达、接诊、咨询等服务柜台柜台下面离地面高度68cm;双足可深入深度:45cm;台面高度80cm。7.公用电话亭柜台要求同第6点要求;电话机与拨号盘中心离地面高度为90100cm。(二)病房环境1.房间的布置房间内不宜放置过多器物;病床高度与轮椅相等;床头柜应放置在患者患侧;电视放置在患者患侧;患者患侧床缘不能靠墙;语言障碍患者应与语言功能较好患者共同安排。2.洗手间的设置(1)盥洗室大便器选择坐式马桶:高度3845cm;中心线距墙约45cm;侧墙扶手为“L”型,距地面约70cm,长度约70cm;背侧扶手距地面约8590cm,长度约100cm,扶手离
7、墙5cm,直径约3.24.5cm;落地式小便器:两侧离地面90cm有扶手,正面120cm处有安全抓杆;门:双向为宜;若只有单向门,则要求向外开门。(2)洗手池下面空间高度70cm;深度40cm;池底最低处不低于55cm;台面高度78cm;池深16cm,排水口位于患者可触及处;镜子中心离地面105115cm,且稍倾斜向下。(3)水龙头:感应式或杠杆式。(4)浴室浴盆:盆沿离地面高度4045cm;盆周与盆沿同高处有平台;水龙头为手柄式;盆周有直径4cm的不锈钢扶手。浴室面积:200cm200cm。地面:防滑措施;不应有台阶。安装可触及的紧急呼叫装置(呼叫铃)(三)家居环境改造指导v1.出入口改造指
8、导坡道和升降平台;出入口;扶手。v2.室内改造指导起居室;卧室;厕所和浴室;厨房;家居设施高度。第二节 正确体位的摆放v必要性: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挛缩;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等。概述体位(posture)根据治疗、护理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的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良肢位-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和四肢所处的一种良好的体位和姿势。基本原则11.舒适原则舒适原则2.符合人体力学要求符合人体力学要求3.保持平衡性和稳定性保持平衡性和稳定性正确体正确体正确体正确体位摆放位摆放位摆放位摆放应用1截瘫患者的体位摆放截瘫患者的体位摆放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偏瘫患者
9、的体位摆放四肢瘫痪患者的体位摆放四肢瘫痪患者的体位摆放脑瘫患者的体位摆放脑瘫患者的体位摆放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烧伤患者的体位摆放烧伤患者的体位摆放颈椎病患者的体位摆放颈椎病患者的体位摆放(一)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v1.卧位(1)健侧卧位(2)患侧卧位(3)仰卧位以侧卧位为主,三种体位交替使用,床两侧有床栏保护。(1)健侧卧位(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者头、颈下置枕,和躯干成直线,头枕不宜过高,避免头部侧屈及颈悬空。躯干略向前倾,背部与床面夹角90。患侧肩关节向前倾,肩前屈90-130,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腕关节保持背伸,手中可握毛巾卷,上肢置于枕上。下肢
10、放置于另一枕上,膝关节、髋关节呈半屈曲位,避免足悬空。健侧:上肢及下肢无特殊要求,舒适、自然摆放。对抗偏瘫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的作用对抗偏瘫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的作用(2)患侧卧位(2)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者头、颈下置枕,和躯干成直线,使头部和颈上段稍向健侧屈曲,头稍高于胸部,纠正患者头屈向患侧。躯干略向前倾,背部与床面夹角90。患侧上肢前伸60-90,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髋关节伸展,膝关节略弯曲,踝中立位。健侧肢体自由摆放。可于膝内侧置一枕头,避免压到患侧膝关节。伸展患侧肢体,减轻痉挛;使患侧关节韧带受伸展患侧肢体,减轻痉挛;使患侧关节韧带受到
11、一定压力,促进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健侧到一定压力,促进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健侧肢体活动肢体活动(3)仰卧位图一图一(3)仰卧位图二图二(3)仰卧位患者头颈下置枕,呈中立位,避免头部过屈、侧屈及颈部悬空。患侧肩关节稍外展、肩下垫小枕,患侧上肢稍外展,屈肘置于上腹部或伸直置于身旁枕上,手腕关节保持背伸,手中可握毛巾卷。患侧臀至大腿外侧下方放置一长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用小枕垫起保持微屈。肌张力高者可在两腿之间放置一长枕。足部保持中立位,足尖向上,足底外放置小枕,防止足下垂和足外翻。患手、患足不能外翻于枕头边缘,避免加重患侧肢体的肿胀。健侧肢体无特殊要求。2.坐位床上坐位床边坐位轮椅坐位椅坐位
12、(二)截瘫患者体位摆放异常表现:髋关节内收挛缩;膝关节僵直;踝关节内翻;足下垂。1.仰卧位患者头、颈下置枕,呈中立位,避免过屈。侧屈及颈部悬空;伸髋并稍外展,两侧髋关节至大腿外侧下方置一长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用小枕垫起保持微屈;足部处于中立位,足尖向上,足底防止软枕。2.侧卧位患者头颈下置枕,和躯干呈直线,背部与床面夹角90,背部放置枕头保持稳定。下方的腿屈髋屈膝20,上方的腿屈髋屈膝30,在两膝关节和踝关节间垫枕。足下垂和内翻的患者,踝关节可带足托保持背伸90中立位。3.俯卧位面部朝下,颈部及胸下置一枕,保持患者舒适。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位或双上肢自然下垂于床两侧。伸
13、展髋关节,两侧髋部垫薄枕;双膝关节和踝关节下垫枕,踝关节保持垂直。(三)四肢瘫痪患者的体位摆放1上肢:上肢:肩胛骨后缩、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痉挛;腕关节屈曲下垂。下肢:下肢:伸髋、髋关节内收挛缩;膝关节僵直;踝关节内翻;足下垂。异常表现异常表现1.仰卧位患者头、颈下置枕,呈中立位,避免头部过屈、颈部悬空;肩下垫薄枕,肩外展30-60,双上肢伸展置于枕上,略高于心脏水平;手腕关节保持背伸30-40,手中可握毛巾卷;臀部及大腿外侧下方放置一长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用小枕垫起保持微屈。两腿之间放一长枕。足部处于中立位,足尖向上,足底防止软枕。2.侧卧位患者头、颈下置枕,和躯干呈直线,头枕
14、不宜过高,避免头部侧屈、颈部悬空,背部与床面夹角90,背部放置枕头保持稳定;下方的肩前屈,以防身体重量垂直压在肩上,手臂屈曲置于枕侧;上方的手臂置于身前的枕上;下方的腿屈髋屈膝20,上方的腿屈髋屈膝30,在两膝关节及踝关节间垫枕。有足下垂或内翻的患者,踝关节可带托保持背伸90中立位。(四)脑瘫患者的体位摆放1.俯卧位:主要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预防髋关节屈曲挛缩。2.俯卧式直跪:膝跪位。增加髋关节稳定性。3.半俯卧位:增加躯干及双下肢的伸直能力。4.侧卧位:5.仰卧位:防止身体僵硬挺直。(五)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1上肢的正确体位摆放上肢的正确体位摆放髋关节术后髋关节术后踝关节的功能位摆放踝关
15、节的功能位摆放下肢的正确体位摆放下肢的正确体位摆放1234(六)烧伤患者的体位摆放目的:防止烧伤部位瘢痕增生挛缩,引起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目的:防止烧伤部位瘢痕增生挛缩,引起肢体关节功能障碍部部 位位具具 体体 要要 求求头仰卧位时头居中位,避免耳部受压;俯卧位时头居中,吊带悬吊前额以支持头重,颅面悬空;头若侧偏,每半小时左右交替1次,避免面颊萎缩。颈应用毛巾圈或过伸垫。颈前部烧伤,颈置于过伸位或伸展位。必要时用塑料矫形器,防止颈部挛缩。肩、腋部胸背部、两侧胸壁、上臂烧伤时,用枕或夹板使肩保持外展90或外旋位。肘屈侧烧伤:肘保持伸直位;伸侧烧伤:屈肘7090,前臂中立。腕与手腕背伸2030,掌指关
16、节屈曲90,指间关节均处于伸直位。拇指处于外展和对掌位,防止近端指间关节过伸。各指蹼间应用无菌纱布隔开。髋伸展位和中立位。防止髋屈曲挛缩,可取俯卧位。大腿内侧烧伤则应将髋外展1530。膝伸直位。仅膝前方烧伤,可轻度屈曲位(屈曲1020)踝置背屈位,防止跟腱挛缩;特别注意防止足内/外翻。(七)颈椎病患者体位的摆放康复治疗与护理的目标:1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和刺激2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与水肿3缓解颈、肩、臂肌肉痉挛4-治疗软组织劳损,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正确的体正确的体位是颈椎位是颈椎病治疗的病治疗的基础基础1.1.工作中的体位工作中的体位2.2.休息时的体位休息时的体位(八)腰椎
17、病患者的体位摆放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目标:缓解椎间盘的刺激和压迫1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与水肿2缓解腰背肌紧张3 3治疗软组织劳损,恢复腰椎稳定性4正确正确体位体位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正确的睡姿正确的劳动姿势第三节 体位转移技术 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因长期制动和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概述(一)概念体位转移-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翻身法、起床法、移向床头法、从卧位到站位、从坐位到站位、轮椅与床、轮椅与坐厕之间转移等。(二)方式1 1 1主动体位转移主动体位转移2 2 2助力体位转移助力体位转移3 3 3被动体位转移被动体位转移(三
18、)体位转移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康复治疗和护理需要,选择患者应采取的适当体位及转移的方式、方法、范围等。2.体位转移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体位转移的要求与目的,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配合。3.操作中,应做到动作协调轻稳,不可拖拉,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残存能力,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三)体位转移注意事项4.体位转移后,一定要确保患者感觉舒适、稳定和安全,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5.独立转移助力转移被动转移(最后)6.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勉强训练其进行独立转移活动。7.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完成;转移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体位转移的基本原则独立体位转移
19、的基本原则: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且尽可能靠近,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硬度。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转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让患者学习独立转移。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辅助体位转移的基本原则 辅助者应熟悉患者病情,并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信任。转移前辅助者应准备好必要的空间和设施。辅助者必须防滑的鞋子或赤脚,指令应简单、明确,应用技巧实施辅助。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注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以免意外的发生。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被动体位转移的基本原则 患者应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
20、,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变。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帮助者,则每一位帮助者都应清楚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好,并保持空间通畅、无障碍。转移不增加患者痛苦,不影响或加重病情为宜。应用床上翻身床上移动法卧位到坐位转移法椅坐位与站立位转移法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法轮椅到坐便器转移法轮椅到浴盆转移法立位转移法独立转移协助转移 体位转移法体位转移法体位转移法体位转移法应用应用(一)床上翻身法1.独立翻身法(1)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位,双髋、膝关节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向摆向患侧,借助摆动的惯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常用 康复 护理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