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企业所得税法cveu.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_企业所得税法cveu.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_企业所得税法cveu.ppt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第六章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本章目的和要求:本章目的和要求:本章为最重要章节之一。本章为最重要章节之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办理有关企业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办理有关企业所得税事宜的基本技能。得税事宜的基本技能。本章内容:本章内容:主要介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主要介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包括企业所得税的概述、纳税义务人、制度,包括企业所得税的概述、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征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征纳管理等内容。纳管理等内容。本章重点:本章重点:纳税人的确定、准予扣除项目、纳税人的确定、准予扣除项目
2、、不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不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v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概述v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v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v第四节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v第五节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v第六节第六节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企业所得税概述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业
3、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种税收。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分配的重要手段。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一、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一、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由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由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而成。业所得税合并而成。(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 内资企业所得税是由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内资企业所得税是由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于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于19941994年合并而来。年合
4、并而来。1.1984 1.1984年年9 9月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月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颁布颁布;2.1985 2.1985年年4 4月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颁布月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颁布;3.1988 3.1988年年6 6月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颁布。月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颁布。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在原中外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在原中外合营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于合营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于19911991年合并而
5、来的。年合并而来的。1.1980 1.1980年年9 9月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颁布;月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颁布;2.1981 2.1981年年1212月外国企业所得税月外国企业所得税 颁布;颁布;3.1991 3.1991年年4 4月和月和6 6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颁布,代替了原有的两个涉外企税法实施细则颁布,代替了原有的两个涉外企业所得税,业所得税,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三)改革企业所得税制,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三)改革企业所得税制,统一企业所得税法 1.1.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企业
6、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 现行内资、外资分设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现行内资、外资分设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执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势发展的需要,在执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三个:问题有以下三个:(1 1)违反税负公平原则,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违反税负公平原则,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2 2)税收优惠不同导致税收流失严重。)税收优惠不同导致税收流失严重。(3 3)是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规范不统一。)是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规范不统一。为了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制度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为了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制度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借
7、鉴国际税制改革经验,尽快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要借鉴国际税制改革经验,尽快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2007 2007年年3 3月企业所得税法颁布,自月企业所得税法颁布,自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20072007年年12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颁布,自条例颁布,自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 2.2.2.2.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
8、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
9、业创造公平的市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场竞争环境。场竞争环境。场竞争环境。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发挥调控作用原则;发挥调控作用原则;发挥调控作用原则;发挥调控作用原则;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参
10、照国际惯例原则;参照国际惯例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原则;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企业所得税不仅具有其他各税的共同特征企业所得税不仅具有其他各税的共同特征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还具有如下特点:还具有如下特点:(一)征税对象是所得额(一)征税对象是所得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程序复杂(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程序复杂 (三)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三)征税以量能
11、负担为原则 (四)一般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四)一般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收办法缴的征收办法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一、纳税义务人一、纳税义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规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外,凡在我国境内,企业和企业所得税法外,凡在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人,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1 1
12、以法人组织为纳税人以法人组织为纳税人2 2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 3纳税人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纳税人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4 4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 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法律成立且实际
13、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 v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居民管辖权居民管辖权v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地域管辖权地域管辖权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二、征税对象二、征税对象v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得缴纳企业所得税。v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
14、,应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v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管管 理理
15、学学 院院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 1.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2.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3.3.转让财产所得,分三种情况:(转让财产所得,分三种情况:(1 1)不动产转让所得按)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2 2)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3 3)权益性投资资)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4.4.股息红利等
16、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在地确定。5.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或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6.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三、税率三、税率1 1基本税率为基本税率为25%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
17、非居民企业。企业。2 2照顾性税率照顾性税率 20%20%小型微利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以小型微利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下条件的企业:(1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30万元,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从业人数不超过100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3 000万元。万元。(2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30万元,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从业人数不超过80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1 000万元。万元。管管 理理 学学
18、院院3.3.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4 4预提所得税税率预提所得税税率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税法规定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税法规定为20%20%,但实际征税时减按,但实际征税时减按10%10%的税率。的税率。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
19、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 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应纳税所
20、得额确定的原则和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v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成果。v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税收概念,是根应纳税所得额
21、是一个税收概念,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据企业所得税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计税所得,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计税所得,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税调整减少额w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增加额1 1、会计利润计算中已扣除,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会计利润计算中已扣除,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部分标准部分2 2、会计利润计算中已扣除,但税法规定不得扣除、会计利润计算中已扣除,但税法规定不得扣除的项目金额的项目金额3 3、未记或少记的应税收益、未记或
22、少记的应税收益w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减少额1 1、弥补以前年度、弥补以前年度(5(5年内年内)未弥补亏损额未弥补亏损额2 2、减税或免税利润、减税或免税利润 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一、收入总额一、收入总额 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了的收入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了的收入 收入确认的两个原则收入确认的两个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
23、的依据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销售货物销售货物收入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收入股息、红利等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权益性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收入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提供劳务提供劳务收入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不征税不征税收入收入免税免税收入收入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一一)一般收入的确认一般收入的确认 1 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2 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
24、、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3 3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4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5 5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6 6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及其他有形财产人使用权取得
25、的收入。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7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8 8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9 9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以上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做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二二)特殊收入的确认特殊收入的确认1 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企业 所得税法 cveu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