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公开课.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下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公开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公开课.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内容:江山如画学习要求: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第1页/共59页1 1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第2页/共59页 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第3页/共59页 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来给大家背一背?静夜思静夜思 赠汪伦赠汪伦 古朗月行古朗月行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第4页/共59页解诗题,知作者 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题意思。2、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1 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题意思。2 2、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第5页/共59页李白,(701-762
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二人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李白被称为“诗仙”。第6页/共59页课外知识抢答1 1、诗圣2 2、诗仙3 3、诗佛 4 4、大李杜5 5、小李杜杜甫李白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第7页/共59页 tng tng tn lo n 亭 庭 潭 螺 谙 亭子凉亭家庭法庭泥潭水潭田螺海螺谙练谙熟第8页/共59页唐唐.李白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第9页/共59页独独 坐坐 敬敬 亭亭 山山敬亭山:安徽省郊外的一座大山。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独坐:单独地坐。独坐:单独地坐。第10
3、页/共59页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整整整整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第11页/共59页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第12页/共59页 1 1、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题意思。2 2、谈谈你自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号
4、。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对李白的了解。抓字眼,明诗意第13页/共59页众鸟高飞众鸟高飞尽尽,孤云孤云独去独去闲闲。孤云:孤单的云。也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就是只有那一片云。尽:没有了。尽:没有了。闲:形容云彩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自在的样子。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四周一片寂静。第14页/共59页 “尽尽”、“闲闲”两个字,突出两个字,突出了了“静寂静寂”的特点,在飘忽的白云的特点,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
5、后感到特别的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清幽平静。这两句诗中这两句诗中“动动”中有中有“静静”。无论是无论是“静静”与与“动动”,都烘托了,都烘托了诗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第15页/共59页相看两不相看两不厌厌,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厌:满足。厌:满足。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第16页/共59页独坐 敬亭山(唐)李白 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他的心境?拟人拟人互为知己的相知之情第17页/
6、共59页 运用运用拟人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的相知之情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相看两不厌”,表达,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互为知己的感情。的感情。“相相”“”“两两”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惜相怜惜相怜的感情。的感情。“只有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喜爱。第18页/共59页思考: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多诵读,悟诗情第19页/共59页寂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7、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孤独惜惜相怜孤寂之情写景拟人 本诗通过描写敬亭山孤寂的景象,表达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寂之情。第20页/共59页独坐敬亭山 作者通过对敬亭山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以山为伴的惜惜相怜之情,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借景抒情第21页/共59页 望洞庭望洞庭(唐)刘禹锡第22页/共59页第23页/共59页第24页/共59页第25页/共59页第26页/共59页刘禹锡(刘禹锡(77277284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易称作“诗豪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
8、明快清新,富有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第27页/共59页洞庭湖洞庭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有君山,。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著名诗人范仲淹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来到洞庭,留下了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的经典之作。的经典之作。第28页/共59页 望洞庭望洞庭 唐唐 刘禹锡刘禹锡 湖光湖光/秋月秋月/两相和,两相和,潭面潭面/无风无风/镜未磨。镜未磨。遥望遥望/洞庭洞庭/山水翠,山水翠,白
9、银白银/盘里盘里/一青螺。一青螺。第29页/共59页望 洞 庭思考: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看洞庭湖的?你从哪个字看出来?诗人是从远处看洞庭湖的,从“望”字可以看出来。书写庭第30页/共59页湖光秋月两湖光秋月两相相和和,潭面潭面无风镜未磨。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色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潭面:指湖面。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的铜镜。相:相互。相:相互。第31页/共59页第32页/共59页古代铜镜第33页/共59页 “镜未磨镜未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下 古诗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 江南 公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