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吸光光度法解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吸光光度法解析.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6.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6.1.1 光的基本性质光的基本性质6.1.2 物质对光的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6.1.3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吸光光度法的特点6.3 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吸光分析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6.3.1 目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6.3.2 吸光分析法吸光分析法6.2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6.2.1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吸收的基本定律6.2.2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6.4 显色反应显色反应6.4.1 显色剂的选择显色剂的选择6.4.2 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条件的选择6.5 光度测量的条件选择光度测量
2、的条件选择6.5.1 测量波长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6.5.2 待测溶液吸光度范围的选择待测溶液吸光度范围的选择6.5.3 参比液的选择参比液的选择6.6 光度分析法的误差光度分析法的误差6.6.1 偏离朗伯偏离朗伯-比耳定律比耳定律6.6.2 吸光度测量的误差吸光度测量的误差6.7 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6.7.1 微量组分的测定微量组分的测定6.7.2 示差光度法示差光度法6.7.3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6.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6.1.1 光的基本性质光的基本性质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 是基于是基于物质对物质对光光 选择性吸
3、收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1.光的电磁波性质光的电磁波性质 射射线线x射射线线紫紫外外光光红红外外光光微微波波无无线线电电波波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105 cm可可 见见 光光2.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波动性波动性粒子性粒子性 E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的衍射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光的偏振光的干涉光的干涉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光子的频率(:光子的频率(Hz,赫兹)赫兹)c:光速(:光速(2.9979 1010 cm.s-1)E:光子的能量(:光子
4、的能量(J,焦耳)焦耳):光子的波长(:光子的波长(cm)h:Plank常数(常数(6.6256 10-34 J.s 焦耳焦耳.秒)秒)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3.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单色光单色光复合光复合光光的互补光的互补单一波长的光单一波长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若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若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光例混合得到白光,那么就称这两种单色光为互补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互补。为互补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互补。蓝蓝黄黄紫红紫红绿绿紫紫黄绿
5、黄绿绿蓝绿蓝橙橙红红蓝绿蓝绿6.1.2 物质对光的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1.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完全吸收完全吸收完全透过完全透过吸收黄色光吸收黄色光光谱示意光谱示意表观现象示意表观现象示意复合光复合光 光作用于物质时,物质吸收了可见光,而显示出特光作用于物质时,物质吸收了可见光,而显示出特征的颜色,这一过程与物质的征的颜色,这一过程与物质的 性质及光的性质有关。性质及光的性质有关。物质对光的吸收满足物质对光的吸收满足Plank 条件条件2.光吸收的原理光吸收的原理S2S1S0S3E2E0E1E3h 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质时,组成该物质的分子、质时,组成该物质的分
6、子、原子或离子与光子碰撞,原子或离子与光子碰撞,这些粒子吸收能量,从最这些粒子吸收能量,从最低能态(基态)跃迁到最低能态(基态)跃迁到最高能态(激发态),这个高能态(激发态),这个作用就叫作用就叫物质对光的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如测量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如测量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 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曲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曲 线,称为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线,称为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纯纯 电子能态电子能态 间跃迁间跃迁S2S1S0S3h E2E0E1E3A h h S2S1S0分子内电子跃迁分子内电子跃迁带状光谱带状
7、光谱锐线光谱锐线光谱 A(1)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原原子的外层电子选择子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而引起的的电磁波而引起的(锐线光谱)(锐线光谱)(2)分子吸收:)分子吸收:电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带状光谱)吸收光谱(带状光谱)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1、定性分析基础、定性分析基础2、定量分析基础、定量分析基础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吸收曲线的形状吸收曲线的形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吸收波长波峰的个数波峰的个数ABA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某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某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浓度成
8、正比,其吸质的浓度成正比,其吸收曲线的形状不会改变,收曲线的形状不会改变,max也不会改也不会改变变。A C增增大大6.1.3吸光光度法的特点吸光光度法的特点较高的灵敏度适当的准确度;(2%-5%)应用范围广;简便,易于操作;6.2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6.2.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当一束强度为当一束强度为I0 的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均匀而非散射的溶液的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均匀而非散射的溶液时,光的一部分时,光的一部分(其强度为其强度为Ia)被吸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其强度为其强度为It)透透过溶液,一部分过溶液,一部分(其强度为其强度为Ir)被器皿的表面所反射,则
9、被器皿的表面所反射,则 I0=Ia+It+Ir I0It图图1.透光率透光率 (透射比)(透射比)Transmittance入射光入射光 I0透射光透射光 It透光率定义:透光率定义:T 取值为取值为0.0%100.0%全部吸收全部吸收T=0.0%全部透射全部透射T=100.0%光的反射损失光的反射损失Ir 主要决定于器皿的材料、形状、大小和主要决定于器皿的材料、形状、大小和溶液的性质。在相同条件下,这些因素是固定的,而且反射溶液的性质。在相同条件下,这些因素是固定的,而且反射损失的量很小,故损失的量很小,故Ir一般可忽略不计,则上式可简化为一般可忽略不计,则上式可简化为:I0=Ia+It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章吸光 光度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