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系经济系1内容概要内容概要产产业政策概述业政策概述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产业政策评估产业政策评估2一、产业政策的涵义产业政策的涵义 二、二、产业政策的起源产业政策的起源 三、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四、四、产业政策的作用产业政策的作用 五、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产业政策概述 3v产业政策通常是对以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也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价值的最终体现。因
2、此产业政策研究理应成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v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产业经济理论对产业政策有直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实践又对产业经济理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研究素材,推动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4(一一)产业政策的定义产业政策的定义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一词最早出现的标志,是1970年日本通产省代表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大会上所作的题为日本的产业政策的演讲。此后,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不断扩展,并逐步在各国政界和学术界受到关注。对于产业政策,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和学术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产业政策所
3、作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产业政策的涵义一、产业政策的涵义5日本原通产省经济研究所所长小宫隆太郎小宫隆太郎认为 产业政策是“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实行干预的各种政策,以及个别产业内部的产业组织对私人企业的活动水平施加影响的政策的总和”。其强调,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针对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市场失败”而进行的政策性干预。日本学术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日本学术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6v由日本一桥大学、东京大学和庆应大学教授共同主编的经济辞典经济辞典认为 所谓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之间结构有关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与产业内部竞争组织有关的产业组织政策。前者以产业结构变化为目的,后者以实现
4、公平竞争为目的。现实中的产业政策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7v现代日本经济事典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对产业政策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8 各派学者普遍认为,产业政策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任何有能力履行经济职能的国家都存在某种形态的产业政策。概括地讲,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
5、政策的总和。9(二二)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 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政策实施机构政策手段与措施10(三三)产业政策同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产业政策同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西方学者通常将产产业业政政策策、财财政政政政策策和货货币币政政策策并称为三大经济政策,虽然大致反映了三种经济政策具有同等地位的事实,但并没有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日本学者提出,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不是是并并列列关关系系,不应当将它们相提并论。因为三三者者不不遵遵循循统统一一的的分分类类标标准准,其其着着眼眼点点也也有有所所不不同同-产业政策表明它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是产业全体,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表
6、明它们分别以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为政策工具,其影响范围则是超越财政和金融部门本身的。11 事实上,产业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充当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不可截然分离的。12 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广义的产业政策原型,是随着国家政权的诞生,并开始具备履行经济职能、干预产业活动时出现的。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则首先出现在西欧产业革命后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据萨缪尔森证实,“从19世纪后期开始,在几乎所有国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在稳步增加”。二、产业政策的起源二、产业政策的起源1
7、3v德国和美国德国和美国从19世纪开始,就对民族产业采取过关税保护与扶持政策。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大多数产业都不具备同先进国家竞争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以关税和扶持政策对本国的产业实行保护,待到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再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v欧美各国早期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是维持竞争秩序。这集中表现为反垄断政策以法律形式在欧美各国的正式出台。14v日本日本自明治开国时起,就明确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并由政府直接出面创办了一大批官营的近代产业,以期通过对民间产生示范和劝业作用,来加速日本的工业化和近代化过程。v1870年工部省的设立,是明治政府开始
8、有组织地执行产业技术政策的标志。工部省的核心职能是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它不仅被授权掌管明治政府的官营事业,还负责聘请外国技师和培养本国技术人才。v1886(明治1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长达30卷的兴业意见书,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扶植和鼓励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目标是加快工业化步伐。15v据我国史学家研究,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政策,北魏的“均田”政策和唐初的“均田”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土地与农民的结合,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v设专职官吏掌管水利事宜、兴修水利设施,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农业政策的基本内容。此类政府行为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权能,弥补了民间组织涣散的天然缺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
9、展。这些无疑都是我国早期产业政策实践原型的佐证。16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17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理论依据的三种解释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理论依据的三种解释 v“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说说产业政策的兴起和存续是弥补市场缺陷、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的需要。v由于公共产品、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市场失灵”领域的存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于是,运用产业政策这一非市场调节的手段、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便成为必要。v“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说说对产业政策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兴起和存续具有显著的理论解释力。18v“赶超战略赶超战略”说说产业政
10、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v该学说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所得出的理论认识,较好地揭示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v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19v“国际竞争国际竞争”说说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v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国政府都迫切需要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工具,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持或争取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v
11、“国际竞争说国际竞争说”较好地揭示了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推行不同形式的产业政策的深层次原因。20v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府有责任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限制垄断的蔓延、促进有效竞争形成、加速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加快教育与科技的发展。v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产业政策形成的另一个逻辑起点,是充当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工具。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的初期都会遇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薄弱的“瓶颈制约”,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起飞”所要求的条件。四、产业政策的作用四、产业
12、政策的作用21v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依靠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但市场力量往往是盲目的,其作用也主要是事后调节,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产业政策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见实现事前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和浪费。v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本国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骨干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基础之上的。产业政策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v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
13、国家的经济安全22v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都具有同等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只对那些所得弹性高,生产效率高,在国际贸易上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有明显效果,而对其他产业则非如此。”v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不可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不可取;日本经验表明,产业政策的成功需要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完备的法律体系及健全的企业制度等相关条件,把日本经济成功完全归结为产业政策的功劳是违背事实的。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23v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通常产
14、业政策的力度越大,就越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等资源)作保障。v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导致产业政策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目标违背经济规律或违背产业界的愿望与要求、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不配套、政策执行不力、政策内容脱离具体国情、政策实施机构和人员失职、政策环境发生法可预见的巨变等。24一、产业政策的分类产业政策的分类二、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三、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四、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 五、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第二节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
15、般模式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和演变规律 25v 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v 根据政策的对象领域的不同,产业政策还可以分为农业政策、能源政策、对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中小企业政策。v 根据政策目标的不同,可以对产业政策进行细分,如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细分为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新兴技术产业化政策。一、产业政策的分类一、产业政策的分类26(一一)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 1.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形成最有力的产业结构形态;选择和扶植战略产业;促进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生
16、产集中,保障规模经济效益;协调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272.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强化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组织衰退产业的生产力转移,防止产业内部过度竞争;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出口重点转向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重视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强化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协调劳工、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充分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双重目标。283.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对新兴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支持科技型
17、小企业发展;加强国家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界信息化;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推动企业间战略联盟和企业内部组织“扁平化”,提高产业界的组织效能;扩大知识资本的投入比重,确保经济的持续增长;扩大科技、经济和贸领域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确保国家经济安全。29(二二)产业政策的手段产业政策的手段1.直直接接干干预预包括政府以配额制、许可证制、审批制、政府直接投资经营等方式,直接干预产业资源分配与运行态势,保证预定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2.间接诱导间接诱导主要是指通过提供行政指导、信息服务、税收减免、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关税保护、出口退税等方式,诱导企业在有利可图情况下自主决定服从政府
18、的产业政策目标。3.法律规制法律规制指以立法方式来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政策执行机构的工作程序、政策目标与措施,保障预定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是用于比较成熟和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30v 时代性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内容、目标和手段必须符合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于不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v 民族性民族性 主要表现在:各国产业政策都旗帜鲜明地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并与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相适应。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31v政治性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产业政策属于政府行为范畴;产业政策总要体现政治家的意志和愿望;产业政策的目标总是追求国家与国民的全局和长
19、远利益,是一种政治性制度安排。v供给指向性供给指向性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需求总量调整为主要特征不同,产业政策总是着眼于供给能力的提高和供给结构改善,被学术界称为供给指向性经济政策。v市场功能弥补性市场功能弥补性产业政策的核心功能在于对市场失灵的弥补,而不是对市场功能的排斥和取代。32v 政策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星分散到系统化、规范化,政策对象从局部产业向全体产业发展。v政策手段从直接干预为主向间接干预为主转变,政策推行方式从日常行政为主向法治化方向转变。v政策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从局部向全局、从短期向长期、从纯经济领域向综合国力和生活质量领域扩展。v产业政策决策方式向民主化、科学化发
20、展。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33v 产业政策功能定位的趋同产业政策功能定位的趋同产业政策功能定位趋同的制度基础,是各国经济体制的相互接近。v产业政策对象的趋同产业政策对象的趋同 产业政策对象的趋同,是指构成产业基础的企业制度正在趋于相互接近。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34v产业政策目标与手段的趋同产业政策目标与手段的趋同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本目标,并采取大致相同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v产业政策内容的趋同产业政策内容的趋同政府目标、企业
21、制度等方面的彼此接近和利害关系上的一致性,是产业政策内容趋同的催化剂。不过,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只是表明各国产业政策不过,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只是表明各国产业政策中的共同因素有扩大的趋势,并不意味着将来各国的产业中的共同因素有扩大的趋势,并不意味着将来各国的产业政策会完全一致政策会完全一致。35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产业政策评估 36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37v产业政策评估是现实需要的产物,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v实践证明,产业政策本身也有优劣之分,并非所有的
22、产业政策都能够获得预期效果。一项正确的产业政策可以产生积极效果,促进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一项违背经济规律的产业政策则可能造成消极的后果,甚至阻碍产业的正常发展。v随着政策科学在西方的兴起,产业政策评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因此,产业政策评估理应成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38v 福利经济学原则福利经济学原则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v 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 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v 综合效益标准综合效益标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v 国际竞争力标准国际竞争力标准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
23、力。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39v “帕帕累累托托最最优优状状态态”虽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可以作为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原则。当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人受益,而使小部分人利益受损时,如果能够采取配套措施,对受损者的利益予以补偿,只要这一补偿明显低于受益者的福利量,那么社会福利总量仍可得到增加,并更加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可以断定该项产业政策是可取的。(一一)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40v长期以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大量产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中,“效率”通常是矛
24、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为实现“公平”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以公平为由限制追求效率的政策,往往会导致低效现象的蔓延,并最终使“公平”总是与低效、贫困为伍。而成功的产业政策则通常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以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为宗旨的。41 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政策作为公共意志的产物,应当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是是否否符符合合最最大大多多数数人人的的最最大大福福利利,应应当当作作为为衡衡量量产产业业政政策策成成败败优优劣劣的的重重要要尺尺度度。换句话说,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产业政策就是成功的政策;相反,背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
25、福利原则的产业政策肯定是失败的政策。42v 各国的产业政策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无论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如何不同,也无论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多大,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以成为统一的衡量标准。v是是否否有有利利于于生生产产力力水水平平的的提提高高,理理所所当当然然可可以以充当衡量产业政策优劣与成败的标准。充当衡量产业政策优劣与成败的标准。v生产力的内核是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的发达同人类福利的增长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对生产力标准应当附加伦理尺度。(二二)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 43v 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既有直接
26、效益,也有间接效益;既有正效益,也有负效益;既有短期效益,也有长期效益。v 因此,在进行产业政策评估时,我们需要全盘考虑各种效益因素,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评估的片面和失真。这就是建立“综合效益标准”的主要根据。(三三)综合效益标准综合效益标准44v综合效益标准综合效益标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评估框架,其方法是通过对实施某一政策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比较分析,最后以政策总成本和政策总收益的比率,来判别该项产业政策效果的优劣。45 综合效益标准提示我们,成成功功的的产产业业政政策策应应该该是是以以最最小小的的投投入入获获得得最最大大的的综综合合收收益益,或或者者等等量量的的投
27、投入入获获得得更更大大收收益益的的政政策策。忽视环境和资源代价,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观念显然是不符合“综合效益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努力避免那种为片面追求产值而不惜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小型企业的产业政策,因为它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维度上是负值。46v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已成为各国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是是否否有有利利于于增增强强本本国国产产业业的的国国际际竞竞争争力力,必必将将成成为为各各国国在在21世世纪纪衡衡量量产产业政策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业政策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v产业政策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趋势。只有更加自觉地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去统筹安排整个产业政策体系,才能在战略上站稳脚跟,才不致于在21世纪的较量中失利。(四四)国际竞争力标准国际竞争力标准47 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和扶植,而且要充分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公众福利的最大化。4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