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 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
2、看会有所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3、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
4、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叮嘱”
5、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
6、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 (4)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7、)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 的就画成什么样。 (11
8、)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 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一生受用,你读了这
9、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父亲教诲 叮嘱 28画杨桃 审视 老师启发 严肃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悦色 相信 课后小记: 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知道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 二、教学设计 (一)、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请自我介绍一下,说说你的名字、爱好,也请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 (2)“画”字导入,书空一遍 (3)板书“杨
10、”字和“桃”字,学生认读;出示杨桃;然后,齐读课题。 2、读通课文,说说收获 (1)过渡:大家一定都仔细认真地读过课文了,现在想再读一遍吗?请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可以无声默读,可以两个人读,可以小组读,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读,不会的读的地方,请同学帮帮忙,读不通的地方,请多读几遍,开始! (2)再读一遍课文。 (3)当时的我坐在什么地方?请大家齐读那句话。 (4)谁来说说,按咱们现在的座位,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 (5)咱们继续往下读318自然段,这一回,我们要分角色朗读,三个同学或四个同学一组,请把角色分清楚,合作开始。 (6)检查一个小组。其他小组一定要认真听,看看他们读
11、得怎么样? (7)咱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写,做到有所收获。 (11)交流学习体会或提出不同的问题。 3,前后对比,了解内容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的巧妙,前后对比非常强烈,大家想把它的巧妙对比之处找出来吗?什么是对比,黑与白、对与错、得意洋洋与满脸惭愧就是对比。本文有3处对比,请大家找一找,找到一处,了不起!找到两处,不简单,找到三处就ok! (2)老师给点提示:当我画好杨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画得怎样?而同学却认为怎样?老师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同学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 (3)理解严肃与和颜悦色,请用脸部表情来告诉大家你理解了这两个词语。
12、(4)理解下面一段话: 老师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同学们( )地说:“不像!” 同学们( )地说:“像五角星!” 那个同学( )地说:“不像。” 那个同学( )地说:“像五五角星。” 词语库 七嘴八舌 指手画脚 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理直气壮 得意洋洋 神气十足 自以为是 脱口而出 喜笑颜开 摇头晃脑 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 支支吾吾 难为情 不好意思 惭愧 羞愧 羞怯 同学们的前后态度变化。 这里省略号的作用。 3、
13、再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大家对我有点熟悉了吗?请告诉我,在你心中我是怎样一个老师? (二)、亲身实践思考体会 过渡:上午我们反反复复地读了课文,我听到了教室的朗朗书声,看到了大家高举的小手,灿烂的笑脸,放光的两眼,还有挺会说话的小嘴。这一切都告诉我,大家已经把书读懂了,对不对?对!那,咱们考试,大家敢不敢?别怕,咱们今天考画画。咱们画杨桃。你画正确了,就表明你读懂课文了,课文中讲的道理你也读懂了。画画时间5分钟,只画轮廓,不必细描,但要仔细观察。开始。 学生画画。请大家写上自己的大名。 (三)相互评价深入领悟 1、现在,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画的杨桃,我们不管他画的
14、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听懂了吗?大家在评价的时候请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他理解了,或没有理解。 2、想要正确评论人家的画,应该怎么办? 3、理解“审视” 4、评价另一张画。 5、再评价一张画。 6、出示教师自己的画: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指出这幅画错在哪? (四)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小结这次考试大家都优秀。愿不愿再考一次?这一次,咱们不考画画,而考大家的发现、概括能力。我们读书学习,必须抓住重点,概括要点。 1、出重点段落 本文有三个自然段最重要,请大家火速找出来,并用圆点标出。 第一自然段写什么? 第二自然段写什么? 第十八自然段写什么? 2、理解重点句子,
15、概括重点词语。 理解了重点段还不够,还需要找出重点句子,概括重点词语。请大家划出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句,点出重点词语。 3、边说边板书。小结真了不起!咱们第二次考试又是全优! 4、看板书,问: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为什么会如此相似? 5、是啊!因为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啊!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6、跳出课文,感悟哲理。 教师讲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请大家说:孔子会怎么说?引出“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7、请大家说一说,我们的身边的人是怎样做到实事求是的? 8、非常不错,我们又通过了一次考试,因为我们都知道了课文讲的道理。小知道了吗?课文是怎么说的?请齐读最后一段。读懂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小一生受用了
16、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老师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愿今天的两堂课使大家一生受用!老师的愿望能实现吗?谢谢!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学会本课的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的意思。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经过: 一、导入。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带了一样东西,想看吗?出示杨桃课件。它是什么样子的?介绍杨桃,今天我们不光是看杨桃,还要来学习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17、、提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给文章标好自然段。 (2)自学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叮嘱、审视”等词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三、重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这些内容.我们先来看课文第218小节写画杨桃的事情.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仔细读。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我是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为什么他会画成五角星的形
18、状?学生说.课件随机出示. 出示父亲的话,理解叮嘱。 (1)、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因为有一个人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在我画得粗心大意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我对父亲的话语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为,能从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说明吗?叮嘱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
19、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出示同学的反应的句子。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4、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呢? (1)、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 5、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异口同声地回答
20、)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O_。(他迟迟疑疑地说) 6、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同学们的心里会想; 这一看,我的心里会想。 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21、 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老师的话,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7、补充出示父亲的话:他们的话,是这样的相似. 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说: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美术课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
22、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教学设计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
23、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 zh,不要读成 sh;“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ng,不要读成 xi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
24、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
25、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
26、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篇5 一、 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
27、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全文可分三部分。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又是理解全文的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读懂每一句话,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从而弄懂段意,领会道理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 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着重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学清楚。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句式说话,并用严肃、熟悉等词语来造句 4、 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 教学重点 1、 联系课文内容,懂得老师和父亲所讲的道理。 2、
28、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写清楚。 四、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五、 教法设计思路 1、 扎实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 此项训练是本册教材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由于本课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本学期所学到的理解自然段的方法来理解老师所说的一段话。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整体感知理解段意给段分层弄懂层意归纳段意。 2、 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本课中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方法(如、辨析近义词、联系上段、观察实物等。)进行理解,并结合课后思考?联系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 3、
29、使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课文中我所坐的位置看到杨桃的样子,学生大多没有亲身经历,因此不易理解。图片(课文插图)及实物的使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从而能准确地理解课文意思, 促使学生形象形象思维的发展。 4、 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本课主要以对话形式展示课文内容,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背诵是熟读的结果,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当堂完成背诵任务。 六、 教学主要步骤 (一)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出示杨桃(实物),(板书:杨桃)杨桃是一种水果,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教师从杨桃的分布地区、
30、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补充介绍。) 2、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哪些内容?(谁画杨桃,怎样画?画成什么样?) 3、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4、 指名轮读课文,帮助正音,读准半晌(shang)回答课文后(2)所提的问题,了解课文大意。 (二) 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刚开始学画时,爸爸怎样要求我?齐读爸爸的话。想当然、画走了样是什么意思?爸爸这句话告诉我画画时应当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板书,不要想当然)齐说这一段。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点名读这段并思考: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五个角的东西)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板书:坐
31、在前面靠边,认真看,老实画。)老师也把杨桃摆在讲台上,让部分学生依次来到我所在的位置观看杨桃,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杨桃的样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不像而像,说说句子强调了什么? 3、 学习318自然段。 (1) 默读课文并思考: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嘲笑、讽刺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想杨桃不应该是这个五个角的东西),练读谈们说的有关句子。老师的态度和同学们有什么不同?(在我的位置审视,请同学们轮流到我的位置上看),理解审字,并说出审视的意思。同学们说我画得不像,老师神情变得严肃了,严肃是什么意思老师我为什么严肃起来,他在想什么?(同学们想当然地回答,这
32、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在想应当怎样教育大家,让大家知道我画得对)。 (2) 学习课文中老师说的这段话:老师读,学生听,并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讲什么?可分几层意思?(老师说了4句话,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的例子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告诉我们画画时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综合两层意思,说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学生先归纳,老师帮助提炼。指导朗读背诵:理解和颜悦色,有感情的练读老师说的这段话。用引读法和分层背诵法帮助学生当堂背诵。老师说的这段话,你听了之后,懂得了什么?(学生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要急于否定,不要急于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实事
33、求是地看问题。)(板书:要实事求是) 4、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理解相似,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辨析教育和教诲两个词,体会父亲和老师对我教育和引导的用心良苦。他们的话为什么让我一生受用?(这个道理适用于处理其他问题。)有感情地背诵这句话。 (三) 总结全文,完成思考练习。 1、 看板书,小结课文内容,阐明道理。 2、 巩固学生生字词。 3、 用不像而像和不要要练习说话。 4、 完成书面作业:完成思考练习第四题。(用严肃、熟悉造句) (四) 课后进行小练笔: 选择一件难忘的事写一段话,要写清楚难忘在什么地方,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设计方案篇6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
34、题 1、 欣赏杨桃图片,介绍杨桃资料,实物展示,交流杨桃的知识。 2、 板书课题 11画杨桃齐读 3、 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题质疑 4、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5、 检查自学生词的情况,理解 “严肃”“熟悉”“教诲” “和颜悦色”等词意 ,并造句。 意图:这一设计首先是想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把学习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 6、 分段读文,纠正读音。 7、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写图画课上的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讨论每一部分内容。 8、 小组内分段读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表
35、示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小组长记录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 整合问题 1、 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画分别是怎样评价的? 2、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3、 老师说的那段话是什么道理? 三 解决问题 1、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2、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父亲对“我”画画有什么要求?在文中画出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句:你看见意见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3、 理解“经常”“叮嘱词义 4、 指导朗读、 美读、评议读等。 四 归纳概括 父亲的教导与下面画杨桃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就会揭开答案。 五 指导书写 1、 出示字卡认读, 组词,对比记忆:排靠 悔
36、诲 响晌 副福 2、 指导笔顺:嘱 肃 熟 悉 等字。 4、 生练习书写,评议 ,展示。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 听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 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画分别是怎样评价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勾画的语句及感受。 表情读同学的表现:哈哈大笑起来 3、指名读第二段:“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的怎样?抓住语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意图: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希望用文章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全文主题的关键词“老老实实”来形成学生感兴趣的话
37、题。一方面是力图引导学生抓住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激起学生的课堂实践兴趣,使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话题,自主研读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情感。 4 实物展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5 说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 6 指名汇报老师的表现:自由读第六段,找出老师的动作词。 7、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8交流问题: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9、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有发生了那些变化?生读出语句。与刚才的态度比较,对比语句,你发现了什么?体会“、”表示同学不好意思
38、的神态。 意图 :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10、指导朗读。范读,对比读,评议读,引读。 11、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态度转变后,他的态度由原来的“严肃”变成了“和颜悦色”。出示思考题,生自学18段内容。 思考题:(1)老师的话里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3) 举例说说什么叫“角度不一,样子不一”。 (4)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5)老师说的这段话是什么道理? 12、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 13
39、、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为什么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对比读两段内容交流体会,指导背诵。 意图:在这一设计里,我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目的在于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与文本进行交流,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同时借助、引读、范读、对比朗读、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 拓展应用 1、 现在,让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整体感知一下全文,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说: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你有哪些体会、感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意图 意图:以“实事求是”为桥梁过渡,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联系实际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是对文本的运用,也是对文本的升华。 四 归纳概括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人文性: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工具性:课文对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 32 页 共 3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