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绝缘垫片(T-CSTM 00938—2023).pdf





《导热绝缘垫片(T-CSTM 00938—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热绝缘垫片(T-CSTM 00938—2023).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29.035.20 CCS K 15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9382023 导热绝缘垫片 Thermally conductive and insulated pads 2023-02-28 发布 2023-05-28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T/CSTM 009382023 目 录 前 言.I 引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技术要求.2 4.1 分类.2 4.2 外观.2 4.3 密度.2 4.4 厚度.2 4.5 出油率.2 4.6 铜镜腐蚀.2 4.7 溢气率.3 4.8 体积电阻率.3 4.9 表面电阻率.
2、3 4.10 电气强度.3 4.11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3 4.12 燃烧性.3 4.13 离子杂质.3 4.14 导热系数.3 4.15 硬度.3 4.16 拉伸强度.3 4.17 撕裂强度.3 4.18 压缩永久变形.3 4.19 压缩率.4 4.20 耐高温性.4 4.21 耐低温性.4 4.22 耐湿热性.4 4.23 耐温循性.4 4.24 耐霉菌性.4 4.25 主成分分析.4 4.26 填料成分.4 4.27 热分解温度.4 4.28 挥发份成分.4 4.29 REACH.4 4.30 RoHS.4 4.31 卤素含量.4 5 试验条件.5 T/CSTM 009382023 1
3、 5.1 正常试验条件.5 5.2 仲裁试验条件.5 6 试验方法.5 6.1 取样.5 6.2 外观.5 6.3 密度.5 6.4 厚度.6 6.5 出油率.6 6.6 铜镜腐蚀.8 6.7 溢气率.9 6.8 体积电阻率.9 6.9 表面电阻率.9 6.10 电气强度.9 6.11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9 6.12 燃烧性.9 6.13 离子杂质.10 6.14 导热系数.11 6.15 硬度.12 6.16 拉伸强度.13 6.17 撕裂强度.13 6.18 压缩永久变形.13 6.19 压缩率.13 6.20 耐高温性能.14 6.21 耐低温性能.14 6.22 耐湿热性能.15 6
4、.23 耐温循性能.16 6.24 霉菌试验.16 6.25 主成分分析.19 6.26 填料成分分析.20 6.27 热分解温度.21 6.28 挥发份成分分析.21 6.29 REACH.22 6.30 RoHS.22 6.31 卤素含量.22 7 检验规则.22 7.1 检验责任.22 7.2 合格责任.22 7.3 抽样规则.22 8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24 9 包装、运输和贮存.24 9.1 包装.24 9.2 标识.24 9.3 运输.24 T/CSTM 009382023 9.4 贮存.24 附录 A.26 附录 B.27 T/CSTM 009382023 I 前 言 本文件
5、参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 第 10 部分:产品标准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电子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1)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电子材料领域电子组装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TM/FC51/TC03)归口。T/CSTM 009382023 II 引 言 随着数字化、多功能化、网络化的 5G 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功耗大幅度增加,机身结构
6、愈发紧凑,电子产品因散热引起的失效现象层出不穷,这使产品对散热要求愈来愈高。近年来,导热绝缘垫片因具有导热性、柔韧性、绝缘性、可压缩性、填充性、减震性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导热绝缘垫片质量好坏对电子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确保其满足组装工艺和使用的要求,提高或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尤为重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硅体系导热绝缘垫片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环境应力可靠性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关键项目的技术指标。T/CSTM 009382023 1 导热绝缘垫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导热绝缘垫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
7、、运输和贮存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有机硅体系的导热绝缘垫片,其他体系导热绝缘垫片可参考本文件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2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 1408.1 绝缘材料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 1409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
8、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GB/T 1914 化学分析滤纸 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 44722011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5169.16 2017电子电工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6部分: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 7759.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 GB/T 7759.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2部分:在低温条件下 GB/T 12636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9、总则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29313 电气绝缘材料热传导性能试验方法 GB/T 31838.2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2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GB/T 31838.3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GB/T 34517 航天器用非金属材料真空出气评价方法 EN 14582 废弃物特性描述 卤素和硫含量 密闭系统内氧气燃烧法和测定方法(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Halogen and sulfur content-Oxygen comb
10、ustion in closed system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REACH 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ULATION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RoHS 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T/CSTM 009382023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3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11、件。3.1 导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 稳态时,在法向单位温度梯度下,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来源:GB/T 293132012,3.1.6 4 技术要求 4.1 分类 4.1.1 根据产品硬度按表1所述进行分类。表1 产品类别及硬度范围 类别 硬度(HOO)范围(Shore OO)软质垫片 10HOO30 常规垫片 30HOO60 硬质垫片 60HOO90 4.1.2 根据产品有无基材按表 2 所述进行分类。表2 产品类别及基材类型 类别 基材类型 有基材 聚酰亚胺(PI)膜 玻璃纤维 其它*无基材/备注:*“其它”表示除PI膜及玻璃纤维之
12、外的基材。4.2 外观 产品应表面洁净、平整、无杂质、颜色均匀一致,不应有褶皱、开裂、颗粒、气泡、针孔等缺陷。4.3 密度 产品的密度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只给出标称值则应在标称值 0.1g/cm3以内。4.4 厚度 产品的厚度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只给出标称值则应在标称值的 10%以内。4.5 出油率 产品的出油率应不大于3,油晕直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6 铜镜腐蚀 产品用2倍3倍放大镜观察铜镜应无穿透现象。T/CSTM 009382023 3 4.7 溢气率 产品溢气率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8 体积电阻率 产品体积电阻率应不小于1013cm。4.9 表面电阻率
13、 产品表面电阻率应不小于1013。4.10 电气强度 产品电气强度应不小于6kV/mm。4.11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产品介电常数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只给出标称值则应在标称值10%以内,产品介质损耗应不大于产品规格书标称值。4.12 燃烧性 产品应符合V-0级。产品应不燃烧、自熄。4.13 离子杂质 产品的离子杂质含量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离子杂质含量要求 离子种类 离子含量 氯离子 200ppm 钠离子 50ppm 钾离子 50ppm 氟离子 50ppm 4.14 导热系数 产品导热系数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只给出标称值则应不低于其标称值。4.15 硬度 产品硬度应在产品
14、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只给出标称值则应在标称值的5 Shore OO以内。4.16 拉伸强度 产品拉伸强度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无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17 撕裂强度 产品撕裂强度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无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18 压缩永久变形 T/CSTM 009382023 4 产品压缩永久变形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无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19 压缩率 产品压缩率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无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20 耐高温性 按6.20要求试验时,产品不应有折皱、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出现
15、,且性能变化不超过15,更严格时需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21 耐低温性 按6.21要求试验时,产品不应有折皱、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出现,且性能变化不超过15,更严格时需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22 耐湿热性 按6.22要求试验时,产品不应有折皱、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出现,且性能变化不超过15,更严格时需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23 耐温循性 按6.23要求试验时,产品不应有折皱、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出现,且性能变化不超过15,更严格时需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24 耐霉菌性 产品长霉等级应为0级或1级。4.25 主成分分析 产品主成分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4.26 填料成分 按6.26要求
16、试验时,产品填料成分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4.27 热分解温度 按6.27要求试验时,产品热分解温度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4.28 挥发份成分 按6.28要求试验时,产品挥发份成分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4.29 REACH 产品REACH指令相关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30 RoHS 产品RoHS指令相关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4.31 卤素含量 T/CSTM 009382023 5 产品卤素含量应在产品规格书要求范围内,若产品规格书无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5 试验条件 5.1 正常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不高于75
17、%;5.2 仲裁试验条件 如果测试参数依赖于温度、湿度与气压,则试验应在下列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231;b)相对湿度:48%52%;c)大气压力:86kPa106kPa。6 试验方法 6.1 取样 应避免在整片产品的边缘处取样,在产品靠近中间位置取样,平行样之间的间隔应大于5mm。6.2 外观 用目测方法检验导热绝缘垫片是否表面洁净、平整、无杂质,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褶皱、开裂、颗粒、气泡、针孔等缺陷。6.3 密度 6.3.1 甲法:密度天平法 6.3.1.1 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a)密度天平:分辨率0.1mg;b)温度计:分辨率0.1。6.3.1.
18、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a)确保密度天平正常,注入液体介质,且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3 1);b)将试样裁剪成约10mm10mm大小,确保试样干燥、密实、整齐,准备至少3片平行样;c)打开密度天平归零,稳定约30min后开始测试,确定当前温度下液体介质的密度液;d)称量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m1,精确至1mg;e)称量试样在液体介质中的质量m2,精确至1mg。称量过程中确保试样与液体介质充分接触,表面无气泡;f)重复测定3个不同试样。T/CSTM 009382023 6 6.3.2 乙法:电子天平 按GB/T 44722011中4.2.3的要求进行测试。6.3.3 结果和计算 通过公式(1)
19、计算试样的密度:(1)式中:试样的密度,g/cm3;m1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m2试样在液体中的质量,g;液液体的密度,g/cm3。以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到0.01g/cm3,并记录测试温度值。以甲法作为仲裁方法。6.4 厚度 6.4.1 仪器设备和材料 测厚仪:分辨率0.001mm。6.4.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a)依据GB/T 29412006中7.1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测厚仪尺寸;b)采用误差不大于1%的测厚仪测量导热绝缘垫片厚度,调节测厚仪,使测量面在不压缩试样的情况下与其表面接触,确保被测部位无明显形变;c)沿着与试样的相对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读取每个测量值,需在压足
20、和试样完全接触后3s内读数,如果使用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应说明。6.4.3 结果和计算 以五次测定值的中值作为结果,结果精确到0.01mm。6.5 出油率 6.5.1 甲法:索式萃取法 6.5.1.1 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a)索式萃取器:500mL烧瓶及配套仪器如图1所示;b)水浴锅(或加热套):温度控制在5;c)电子天平:分辨率0.1mg;d)萃取液:正己烷或石油醚或商定;e)旋转蒸发器:旋转速度:(0120)rpm;浴锅控温范围:(0-400);控温精度:1;T/CSTM 009382023 7 f)沸石或陶瓷片。6.5.1.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a)准备500mL平
21、底烧瓶与表面积30cm2左右大小的试样。称取烧瓶与待放入沸石总质量W,称取试样的质量W1,精确到0.1mg,将称好的试样剪成碎片,使用无尘纸或布包裹起来,放置于图1所示的萃取装置中;b)向平底烧瓶中加入300mL萃取液,并加入(12)颗洁净的沸石或陶瓷片;将烧瓶置于加热套或水浴锅中,固定好索氏萃取管和冷凝器装置;开启冷凝水;c)启动加热套或水浴锅,使加热温度高于萃取液沸点1520,持续萃取6个小时(对于较厚或者密度较大的材料,可商定萃取时间);d)萃取完成后关闭加热套或水浴锅,待萃取液冷却至室温后,移除冷凝管和索氏萃取管,并小心将索氏萃取管中的萃取液倾倒入平底烧瓶中,并使用新的萃取液25mL5
22、0mL清洗萃取管,并将清洗液收集于平底烧瓶中,重复两次确保收集完全;e)将平底烧瓶放入旋转蒸发器中蒸发,准确称取平底烧瓶、沸石和残余物的质量,精确到0.1mg,得到残余物、烧瓶和沸石总质量W2。图1 索式萃取装置图 6.5.1.3 结果和计算 以质量单位计算的出油率:(2)式中:NVR难挥发性残余物含量,mg/g;W1 萃取前试样的质量,g;W 实验前平底烧瓶加沸石的质量,g。W2 试验后平底烧瓶加沸石加难挥发性残余物质量,g。按公式(2)计算难挥发残余物的质量百分比。T/CSTM 009382023 8 6.5.2 乙法:压力出油法 6.5.2.1 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a
23、)干燥器:能保持在规定或商定温度的 1的范围内;能保持在规定或商定湿度的5%的范围内的封闭容器;b)电子天平:分辨率0.1mg;c)化学分析滤纸:应符合GB/T 1914中定量滤纸的规定;d)玻璃治具:可调节间距的钢化玻璃治具两块(或其他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治具)。6.5.2.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a)准备直径(30 3)mm的圆形试样,测量并记录初始质量W,测量并记录试样两个正交方向上的直径,取平均值d0;b)取两张化学分析滤纸并称量,记录化学分析滤纸质量W1,将试样夹在两张化学分析滤纸之间,测量滤纸-试样-滤纸的厚度h0并记录,测量后将其置于两块钢化玻璃之间,通过螺丝锁死、限厚等方式,调
24、整钢化玻璃间距至(50 3)%h0的厚度(或商定);c)将步骤(b)中组装好的玻璃治具及试样一同放入干燥器内,温度为(23 2)、相对湿度为(50 5)%,放置(48 0.5)h后取出(或商定的其他温度及时间);d)取出后称量化学分析滤纸质量W2,测量化学分析滤纸上油晕与初始样品相同方向上的直径,取平均值为渗油直径d1;e)重复测定3个不同试样。6.5.2.3 结果和计算 以质量单位按公式()计算的出油率:(3)式中:NVR出油率,%W 试样初始质量,g;W1 试验前化学分析滤纸的质量,g;W2 试验后化学分析滤纸的质量,g。以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6.6 铜镜腐蚀 6
25、.6.1 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如下:a)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200nm800nm;波长准确度 0.3nm;光度范围-4.0Abs4Abs;b)铜镜:将纯铜真空沉积在3mm 30mm 600mm的清洁光学玻璃表面上,形成铜镜。铜膜厚度应均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时,允许有波长500nm的垂直入射光透光率10%5%。在良好的光线下检查铜膜时,铜膜上不得有氧化膜和任何损伤;T/CSTM 009382023 9 c)甲基硅油;d)干燥器:能保持在规定或商定温度的1的范围内;能保持在规定或商定湿度的 5%的范围内。注:为防止铜镜氧化,应将铜镜存放在干燥器中。6.6.2 试验步骤 试验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热绝缘垫片T-CSTM 009382023 导热 绝缘 垫片 CSTM 00938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