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GHDQ 117—202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GHDQ 117—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GHDQ 117—2022).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situationawareness of in vehicle Ethern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curityICS 43.020CCS T 40团体标准T/GHDQ 117-2022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发 布2022-12-13 发布2022-12-14 实施T/GHDQ 117-2022I目次前言.III引言.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25 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测技术要求
2、.35.1 系统结构.35.2 系统功能要求.36 态势感知技术要求.66.1 态势感知总体要求.66.2 数据采集要素要求.66.3 数据处理要求.66.4 数据存储要求.76.5 数据分析要求.76.6 可视化展示要求.77 安全要求.98 性能要求.10T/GHDQ 117-2022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开发院、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归口。本文
3、件由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组织实施。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深、孙冰楠、谢辉、黄丽荣、于鑫淼、薛炜晨、陈绍军、李新坚、陈鑫、郑俊、蔡悦贞。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开发院、联通(吉林)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车信安(苏州)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人:
4、陈后立、李木犀、高子平、李杰、全代勇、雷凯、刘书勇、孙伟、周海鹰、张亮、黎飞、陈炼松、路海峰、刘建鑫、王健、汪涛。本文件审查人:孙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孟令军(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健皓(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王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孔晓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为首次发布。T/GHDQ 117-2022V引言本文件针对目前车联网暴露的诸多信息安全的问题,比如车内无线通信领域的信号窃取与干扰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车载终端受到恶意攻击,干扰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故就此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技术设计要求。为了确保标准的规范化和普适性,本文件编制一个基础性标
5、准对车内以太网通信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安全技术要点进行规范化要求,统一设计要点,形成平台化技术要求,以保证车内通信信息安全设计的安全性和过程一致性,以形成通用性的技术要求。T/GHDQ 117-20221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的技术要求,以描述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的系统结构,功能要求,设计要求和态势感知的技术总体要求、数据采集要素要求、数据存储要求、数据分析要求、数据处理要求、可视化呈现要求等内容。提供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进行系统建设时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为企业生产智能网联汽车提出关于车
6、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的相应参考标准,也适用于为相关方提供选择技术路线的参考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068.1-201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1部分:网络安全管理GB/T 20275-2021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5069-2022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T/GHDQ 114-2022车载CAN网络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GHDQ 1
7、15-2022车辆控制器系统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25069-2022 和 GB/T 20275-202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系统日志SYSLOG是一种用来在互联网协议(TCP/IP)的网络中传递记录档讯息的标准。在网络管理领域,Syslog协议提供了一个传递方式,允许一个设备通过网络把事件信息传递给事件信息接受者(也称之为日志服务器)。3.2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3.3网络流量数据包N
8、etflow提供网络流量的会话级视图,记录下每个TCP/IP事务的信息。一个NetFlow流定义为在一个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间传输的单向数据包流,且所有数据包具有共同的传输层源、目的端口号。T/GHDQ 117-202223.4远程登录会话安全性协议Secure Shell:SSH由 IETF 的网络工作小组(Network Working Group)所制定,为建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是目前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3.5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 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
9、部分,其一为FTP服务器,其二为FTP客户端。其中FTP服务器用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访问位于FTP服务器上的资源。3.6关键字keyValuekey value 根据关键字取值3.7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测系统Ethernet-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EIDS是用于检测Hacker或Cracker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EIDS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测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有网络设备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3.8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配合企业网络使用政策,
10、区分不同的VLAN网段,隔离并保护公司内部重要资讯。4缩略语表1中的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表1缩略语缩写解释中文释义IVIIn-Vehicle Infotainment车载信息娱乐系统OBUOn-board Unit车载单元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T-BOXTelematics BOX车联网通讯终端CGWCommunication Gateway中央网关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
11、stems入侵检测系统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T/GHDQ 117-202235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测技术要求5.1系统结构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车载控制器-(安全SDK)对系统的各种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管理节点(日志收集汇总),由管理节点将安全事件上报到云端管理平台,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识别针对ECU或是整车系统的异常事件、攻击事件,采取措施进行网络安全防御,从而保障车内以太网网络系统的应用安全、通信安全、系统安全、访问点安全、数据安全,如图1。图1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
12、测及态势感知系统参考结构5.2系统功能要求5.2.1功能概述基于以太网的入侵检测系统应提供对车内以太网安全的全面监控,保障车辆的主机和控制器安全,对汽车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其功能包括入侵检测、安全日志、系统安全、防火墙和动态策略库管理、恶意代码检测能力等。5.2.2入侵检测应具有入侵检测功能,应具有识别网络入侵攻击行为、实时检测网络异常、预置网络检测策略、拒绝不符合策略的访问并阻断、记录审计信息等功能。5.2.3安全日志根据车载终端系统日志和应用日志,应具备可通过被动采集或主动查询等检测方法,检测系统的异常行为;根据对系统CPU、内存、网络连接状态等系统运行环境(系统日志中有包含此类信息)
13、的监控,应能实时检测系统的安全状态。(以上日志都归类为安全日志,安全日志应当能负责对日志进行采集、存储、上报和导出)5.2.4入侵防御入侵防御要求如下:a)系统防御:应通过访问限制来阻止直接或间接非法入侵;应预置访问控制策略;应拒绝不符合策略并且阻断、记录审计信息;b)告警响应:入侵检测系统输出安全事件,管理节点调用日志库上报到云端管理平台,实现事件告警响应。T/GHDQ 117-202245.2.5防火墙防火墙要求如下:a)应能对所有接入数据进行智能过滤(即根据自定义规则自动化过滤),防止非法控车操作指令;b)应具备动态策略库管理:支持策略库的更新、策略库本地加密存储、应急规则推送更新、个性
14、化策略配置;c)应能对策略库的更新传输过程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和数据加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d)应具备对策略库的更新进行权限验证,保证操作的合法性。5.3系统设计要求5.3.1总体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原则如下:a)E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应具备可根据整车安全设计的需求,结合整车网络架构,在满足相应的资源和处理能力的控制器中部署探针,即,在支持LINUX/QNX/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控制器中部署探针,对整车的控制器安全进行全面的监控;b)部署在车端各零部件中的EIDS探针应当将安全事件统一上报给云端管理平台;c)在日志文件无法加密的情况下,任何被认为需要加密的敏感数据都应匿名;d)密码和
15、密钥不能写入日志;e)记录操作不影响用户体验。5.3.2日志监控模块5.3.2.1日志采集日志采集要求如下:a)日志采集方法应包括:1)被动采集:读取系统和应用的日志信息,将日志信息与自定义规则进行匹配,输出告警事件,上报到管理节点或云端管理平台;2)主动采集:EIDS周期性地下发命令,查询其当前的系统安全状态,将历史信息与当前信息进行比对,发现系统中当前的异常状态。备注:EIDS利用一个运行在随机模式下的网络适配器来实时监视并分析通过网络的所有通信业务。由于随着交换带宽的不断增长,并非所有的网络流量都会反映在监听端口或镜像端口上,并非所有的交换设备都提供类似的监听端口或镜像端口。所以需要I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内以太网通信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技术要求T-GHDQ 1172022 以太网 通信 网络安全 入侵 检测 态势 感知 技术 要求 GHDQ 117 20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