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ppt课件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三版.pptx
《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ppt课件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三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ppt课件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三版.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电子课件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三版第四章 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第一节表述类语病 第二节交际类语病3概 要45第一节表述类语病第一节表述类语病 所谓表述类语病,是指从说话人角度总结出来的语病现象。如图 所 述,这种总结借鉴了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的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格赖 斯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 望:相互配合,使话语能被彼此理解。因此,他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则。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准则:其一,量的准则;其二,质的准则;其三,关系准则;其四,方式准则。这里所总结的八种表述类语病,对合作原则皆 有失控
2、式违反。6一、略语略语现象表现为,说话人表述过于简略,以致其本人自以为话已说完,而听者却还未理出头绪,不知所云。略语现象违反了“量的准则”之第一项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 所需要的信息。”其直接后果是,因为所说的话中必要的信息不足,以致难以 使听话人准确理解说话人的目的和要求,因而难以有效地配合说话人实现交 际的合作愿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说话人文化水平低,对话题找不 到恰当而且足量的话语,因而三言两语匆匆结束。这种情况的改变,一般只 能与提高文化水平同步进行,因为“茶壶里没饺子”,是无论如何也倒不出饺 子来的。但另一种情况却是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说话人的文化水平并不 低,
3、对于话题的认识也有一定深度,但同样感到找不到话说。以大学生为例,当众表述时,三言两语后无话可说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的理解能力、写作 能力并不差,究其根源,乃在于说话时思维主控能力不强,当众表述时又受 到心理障碍的干扰7二、赘语所谓“赘语”现象,就是在表述过程中,说话人过多地加入了“这个、那个、嗯、啊”之类的与话题内容无关的指示词、语气词,从而对双方交流造成干扰的现象。赘语现象违反了量的准则之第二项准则:“所说的话不应超出需要的信 息。”话语包含的信息量如果超出了需要的范畴,势必加重听话人理解和把握 话题主旨的负担,尤其是赘语之类的无效信息,对于实现双方的合作愿望是 一种严重的否定成分。这种现象
4、的存在,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过去缺乏系统训 练,语言发声的机械动作快于思维运动,因而不得不用赘语来填补因思维 运动偏慢而导致的信息交流的暂时中断。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 思维表述训练加以解决。但还有一种情况,根源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人觉 得话语里有“这个、那个”之类的词语衬托,会使自己的表述显得有分量,显得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赘语与表述内容之间没 有有机的内在联系,它是说话人在表述时强加进去的,只能阻隔信息交流 并影响交际效果。8三、散语散语现象表现为,说话人或是在表述时把握不住话题中心,东拉西扯,或是在应答时,答非所问,而且往往一扯开话头就收不回来,严重者到
5、后来 连自己都不知道起初的话题是什么了。散语现象违反了关系准则之“要有关联”的基本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如果话题是关于学校的,那么,听话一方一般都不会希望说话人扯到与学校 无关的其他方面去,而散语则表现为一种漫无目的式的延伸。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说话人思维机制的主控功能不强,表述中思维 运动的主方向不能紧扣话题,并且很容易被非主题因素左右和干扰。9四、断语断语现象的外在特点是话题表述层次之间的不连贯性。这种现象与散语 之间有相似之处而实质不同。散语表现为虽扣不紧中心话题,但对各个分话 题的表述还是基本清晰的,而断语则表现为语言表述时分话题之间的不连贯 性。打个比方说,一个主话题有时可以分解成几
6、个子话题,主话题的完整表 述要求各个子话题的完整表述必须做到有机统一。而断语则表现为各个子话 题不完整,通俗地说就是,第一点(或一个方面)还没说完就说到第二点(或另一方面)去了,第二点(或第二方面)还没说完,又扯到第三点(或第 三方面)去了。断语现象同样违反了关系准则之“要有关联”的基本要求。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将其归因于性子急,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 心理紧张,思维在紧张状态下运动无序。10五、模糊语模糊语是指听觉上的,而不是意义理解方面的,也不包括发声功能有障 碍者,以及由于某种原因有意识地支吾的情况。模糊语主要是指发声功能正 常,且有明确表述的愿望,却因吐字不清等原因而给对方造成理解困
7、难的 情况。模糊语现象违反了方式准则之“要清楚明白”的基本要求。此类现象较多出现在当众表述的场合。其原因一般与过去缺乏训练有关,有些也与个人性格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人有时说话不讲究字正腔圆,也无碍谈话的进行,但是,当他们一下子进入某种特殊场合或特定情境,面 对众多人或陌生人,心理上顿觉紧张,再加上原本不习惯于朗声说话,于是 难免事与愿违,想把话说清楚却未能收到理想效果11六、重语重语现象表现为,说话人在对话题进行表述时经常下意识地重复已经说 完了的上一句话,这种现象给别人的最大印象就是啰唆。它并不只是出现在 缺乏训练者身上。有时,任教多年的教师,也会有这种同一句话不知不觉说 两遍的情况。其
8、原因,除了缺乏严格的训练之外,还可能是口语应用初始阶 段对自己表述能力缺乏信心,唯恐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听不明白,不能理解,因而习惯性地总要再说一遍。重语现象违反了方式准则之第三项“简练(避免啰唆)”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口语的转瞬即逝特点,使得说话人有时需要采用对关键 语句重复的方式予以强调,以加深对方的印象和理解,这种有意识、有目的 的重复,与属于语病的重语现象应加以区别。12七、急语急语现象表现为语言节奏过快,有时,给人的感觉像是开机关枪,以致 对方在聆听和理解时感到吃力,跟不上。急语现象违反了方式准则之第四项准则:井井有条。井井有条不仅是表 达话题内容方面的逻辑要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等)
9、,还应包括按听话人感 到适中的速度与节奏进行表述,以保证听话人准确理解和把握话题主旨。急语现象不完全等同于说话快。一个人能够说话快,证明他的思维敏捷,反应快。但是思维反应快不一定语言节奏也快。能保持以听话人感到适中的 速度与节奏进行表述,是实现井井有条标准的重要前提。急语现象的产生原因,从说话人自身检查,一是性子急,一是有时心理 上有些自以为是。这两点,都是口语交际中应当注意加以克服的。13八、缓语缓语现象的特点是语言节奏过慢,表现为每句话都拉得较长,其信息中 断处,不是靠赘语来填塞,而是借助单字发声时值的延长,也即通常所谓的 拉长腔。有时还表现为语句之间停顿时间过长,它和赘语一样对口语交际具
10、 有某种阻隔作用。缓语现象因为干扰听话人理解和把握话题主旨,同样违反了方式准则之 第四项准则:井井有条。缓语与赘语产生的根源相似:一是思维运动速度慢于语言表述速度,不 得不靠延缓速度,使表述与思维同步前进;二是思想观念方面的,有的人觉 得说话用缓语显得庄重稳健,能增加语言分量。这是一种错觉。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生活中,当向对方告知一个不好的消息,一个比较 严重的处理决定(比如开除公职或学籍等)时,为了防止对方因心理上一时 难以接受而出现意外情况,有意识地借助“嗯、啊”之类的赘语和拖长语言 节奏的缓语来延缓信息传递速度,借以增强对方的心理承受力,这属于一种 特殊情况下的口语形式,不可算在语病之列。
11、1415知识链接:语病是指语文中措词失当或不合逻辑的毛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有用稿草之理。”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休文 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当句自犯,尤为语病。”鲁迅 热风估:“渔丈人行的起首道:楚王 无道杀 伍奢,覆巢之下无完家。这无完家虽比无完卵新奇,但未免颇有语病。”16第二节交际类语病第二节交际类语病 交际类语病是从口语交际双向交流角度总结出来的语病现象。如图所示,其理论指导借鉴了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人制定的礼貌原则。利奇等人 认为,语言交际现象纷繁复杂,使得合作原则难以全面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语交际中的常见语病及其根源分析ppt课件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三版 口语 交际 中的 常见 语病 及其 根源 分析 ppt 课件 教师 训练 教程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