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基础06第六章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基础06第六章教学课件.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基础06第六章 教学课件第六章 情感的发展:交往、互动与共情能力第一节 情感的社会化和基本类型第二节 为什么学生会有负向情感第三节 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情感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情绪稳定、情感健康、内心和谐的人。个体如果长期存在负向情感,不但会对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情感无法自我发展,情感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参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把个人成长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相互联结,才能得以实现。对青少年而言,父母、学校教师与其进行充满爱的情感互动,是发展其正向情感、提高其情绪调控能力、促进其情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章学习结束后,
2、应初步理解情感的社会互动机制,知晓青少年的情感发展需求,了解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社会动力。导学情感情感 负向情感负向情感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 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核心概念情感的社会化情感的社会化青少年的情感发展青少年的情感发展青少年的负向情感青少年的负向情感研究主题第一节 情感的社会化和基本类型一、情感的社会化 所以,社会学视野中的情感研究并不特别关注情感发展的个体心理过程,而是“把人置于一定的背景之中,考察社会结构和文化如何影响个体情感的唤醒和变化过程”,在人的发展中,情感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也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一般指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社会互动过程,情感的社会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
3、面。有学者认为:“情感社会化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认识层面上,学习情感知识并确定情感信仰和情感价值取向;在心理层面上,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情操;在行为层面上,培养和掌握情感生活的基本技能,扮演合适的情感角色。”二、情感发展的社会渊源 1872年,进化论先驱达尔文(Darwin)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提出,一切动物都具有情感,动物会通过面部表情、耳朵、脚、尾巴或者通过发出某种声音来表达情感。既然动物也有基本情感,那人类的情感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呢?人的情感区别于动物情感的关键是,在进化过程中,人发展出了具有社会性质的高级情感。由于这种有利于社会团结的高级情感能力得到了发展,具有凝聚力的群体结构
4、得以产生,类人猿脆弱的社会联系的缺陷被克服,人类祖先得以幸存下来。换言之,在草原生存环境的压力下,人类祖先的大脑不断进化,有利于社会团结的情感能力得到了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大脑皮质得到强化,它能更好地控制产生情感的皮质下区域,情感体验及表达的能力因而得到扩展。然后,促使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区域的联系更加丰富,进而生成了一系列复杂情感,这些复杂情感能够合成含有沟通意图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要知道,在没有言语交流能力的时候,情感特别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表达的情感,是人类祖先沟通的原始编码。作为一种沟通媒介,这种复杂情感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情感具有生物潜能,能迅速地改变和
5、定向行为。第二,情感具有感染性,因为情感能够唤醒他人同样的或交互的情感,从而增强社会联结关系,有力地促进群体的社会化。三、情感的基本类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情感的认识在不断向前推进。情感的构成非常复杂,它同时包括情欲(desire)、情绪(emotion)、感情(feeling)三种不同的成分。情欲是生理性质,情绪是心理性质,感情是社会性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情感是身体系统的变化自主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和刺激神经激活的激素,这些系统启动并部署有机体具体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的认知角度看,情感的产生源于主体对情境中客体或事件给予的评价,是客观事物
6、是否满足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关键的身体系统的生理激活;(2)社会建构的文化定义和限制,它规定了在具体情境中情感应如何体验和表达;(3)由社会文化提供的语言标签被应用于人的内部感受;(4)外显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副语言表达;(5)对情境中个体或事件的知觉与评价。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感包括以下成分:可见,情感将生理、心理和社会都联结了起来,三者相互作用,没有一种成分或一个学科可以单独解释这种复杂的交互方式。不同的学科对情感有不同的界定,情感本身也有基本情感与次级情感之分。基本情感(primary emotions,又译basic/fundamental emotions)指那些假定为在人
7、类神经解剖结构中具有固定配置的感情唤醒状态,就是说,这些情感状态不仅在灵长类先祖,而且在一些哺乳动物中都有发现。20世纪70年代,情感理论家埃克曼(Ekman)提出六种基本情感: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1980年,精神病学专家普拉契克(Plutchik)把基本情感的数量增加到了八种在埃克曼的基础上增加了容忍与期盼。肯珀(Kemper)认为基本情感只有四种高兴、恐惧、悲伤和愤怒,这个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基本情感不仅单独存在,还能够相互联合,它们之间的相互联合会导致新的、具有多种变化的次级情感(secondary emotions)的产生,例如,恐惧和愤怒的联合产生妒忌、嫉妒,较
8、多的恐惧与较少的高兴复合生成如敬畏、崇敬、崇拜等情感。特纳进一步指出,与基本情感相比,次级情感更具有社会建构性。在基本情感中,恐惧、悲伤和愤怒这三种情感以不同比例混合,产生了许多次级情感,其中,羞愧、内疚与疏离这三种次级情感是最重要的社会情感。以羞愧为例,特纳认为,羞愧是一种使自我感到渺小和无价值的情感,最初主要源自对自我感到失望,然后是对自我的愤怒,以及对自我不能完成社会规范所期望的行为而造成的后果的恐惧,它对自我有极强的影响力,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情感。因此,羞愧这种次级情感,具有惩罚个体违规行为的作用,能促进个体改变行为,进而维护社会组织模式。第二节 为什么学生会有负向情感根据价值的正
9、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恐惧、悲伤、愤怒等。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各种负向情感,甚至会导致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正向情感负向情感一、青少年的情感现状 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不强,与青少年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多发的社会事实相符合。究其原因,这与青少年情绪发展尚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的心理特点紧密相关。青少年尚缺乏运用情感的技巧和策略,这一切都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
10、出了新的挑战。”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平衡,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面临更多矛盾与冲突,情感也更为复杂多变。尽管主导情感是正向积极的,但青春期的到来,烦恼、苦恼、郁闷、孤独也随之而来,同时,青少年又会因学业压力大、成绩落后而产生无力感、自卑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科技不断发展,青少年的犯罪率在不断上升,与父母、教师的冲突事件以及校园欺凌事件也逐年增多,因此,青少年的负向情感问题不容忽视。二、学生的负向情感从何而来1.家庭方面 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与非典型家庭是青少年负向情感的重要来源。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一定的负向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则有利于青少年正向情感的产生。在父母严厉的教养下,孩
11、子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与问题行为,会增加亲子冲突的概率,形成不安全型依恋;父母对子女缺乏爱、关注与肯定,会使子女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过多地拒绝、惩罚等不良教育方式又易使子女形成冷漠麻木、内向退缩的性格,产生负向消极情绪,这种负向情绪还会转移到他人乃至社会,进而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反社会行为等现象。而在父母温暖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信任,更倾向于形成安全型依恋。研究发现,与父母之间有着较高的亲密情感联结的青少年能较好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支持与关注,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绪更高,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更和谐,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更少,自杀意念更低。而非典型家庭指与普遍的亲生父
12、母抚养子女这一典型家庭形式不同的家庭,包括单亲、继亲、隔代抚养、寄养等几大类,其中,以单亲家庭与隔代家庭居多。成长于非典型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易于产生较多的负向情感。有研究者对来自单亲家庭和典型家庭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同样显示,单亲家庭子女比双亲家庭子女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出现自卑、恐惧、怨恨等情感障碍,容易形成孤僻、怯懦、冷漠、敌视、蛮横、粗暴、神经质、缺乏信任感甚至双重性格等性格缺陷。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单亲家庭子女在同学交往中不够主动,甚至从内心深处拒绝交往,表现出社交回避
13、和退缩。隔代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与亲生父母的情感联系较弱,相对于在典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安全感较低,被拒绝感、疏离感与自我防御较强。祖辈们或因孩子家庭变故歉疚、怜悯而过度溺爱孩子,或因不满孩子父母而仇视孩子,这又催生了更多的负向情感,如自卑、冷漠、自暴自弃、任性骄横、仇视他人等。在成长中,他们容易将这种“不幸”内化,因而更加消极、压抑、自我隔离与自我否定。在多数情况下,非典型家庭中不断累积的负向情感给青少年带来的不利影响往往是长期性的。2.社会方面 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成为青少年产生负向情感的“催化剂”。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与原子化,原有的初级社会群体开始走向衰落,家族、村民之
14、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少,陌生人之间情感淡漠,原有的社会约束机制的作用也大大减小,人们开始从各种共同体中被“解放”出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伴随着个人主义思潮的涌入及商业社会的不断成熟,人们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注重个人利益最大化,社会关系也被工具化、功利化、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越发脆弱。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由于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辨别与抵御能力,在耳濡目染中,渐渐认可重利益轻情感的价值取向,并把它内化为行动指南。3.学校方面 现代教育重视智力因素,忽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这也是青少年负向情感产生的原因之一。现代教育是一种唯理智教育,它以传
15、授系统知识、开发理性能力为目标,借助具有固定含义的语言、概念、逻辑、科学等理性化的手段和工具来实施教育。这种唯理智教育的特点是重视个体的认知发展,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或逻辑能力,给予普遍化的理论知识最高的价值地位,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非理智因素沦落为知识教育的附庸。唯理智教育将智育结果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导致学校教育以学科为中心,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很少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因而就导致以下教学现象的出现:由于囿于认知领域,丰富的教学活动演变成纯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走在一条唯理智的功利主义的道路
16、上,科学主义的教学潮流越来越背离科学性;由于忽视或轻视情感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传统教学往往不顾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灌输方式与高压策略,以完成所谓的既定目标,学习成为天生的苦差事,缺乏愉快的体验、审美的感受和主动的构建。重知轻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不仅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畏学厌学,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知和谐发展。2001年全国新课程改革推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国家教育层面,情感成为一项教育教学目标被纳入基础阶段教育的培育体系当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认可。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尚未跟上改革的步伐。使
17、每一个教师都理解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真正做到“以情优教”,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第三节 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情感一、情感在人的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 对于个人而言,满足需要的动机是促使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原因。人有本能性情感和社会性情感两个层次的情感需要。本能性情感需要与低级需要有关,它促使人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社会性情感与高级需要有关,它使人追求尊重和自我的实现。人的情感一般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完整的人,是理性与情感的双向度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发展严谨的理性与丰富的情感,是实现人格完整的必要途径。此外,良好的情感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不良情感则会不
18、利于个体的健康。情感不仅使个体需要得到满足,还能赋予文化规范和规则力量。如果人失去了积极的情感,就没有了“致良知”的行动,没有了社会责任感,没有对孤立疏离境遇的焦虑和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感、道德感甚至社会的整合与秩序也就无从谈起。丹森(Danson)认为,“情感处于社会生活所有层次即微观的、宏面的、个人的、组织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宗教的等等的中心”。情感的作用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联结个人组成群体乃至社会的基因。二、情感发展的社会机制1.社会交往与互动 人的情感由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内容构成。社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社会互动,即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
19、与群体等在心理上、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涉及他人,还强调行动双方都有意识地与对方发生关联。情感的产生、情感需要的满足与情感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互动。情感总是发生于有互动关系存在的情境里,没有关系便无所谓情感。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而“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互动关系”。大部分人类情感的根都扎在社会生活中,如幸福与痛苦,都产生于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之中,而不是感官的直接产物。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敞开程度以及参与社会互动的程度决定着情感感受的广度与深度。因为缺乏或丧失,人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需要,而情感需要无法自给自足,总是指向外部的,因此,在情感需要缺乏或丧失
20、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互动。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把人类的互动仪式称为一种“市场”,他认为,在互动仪式市场中,人不仅追求缺乏的情感的满足,其最终目标更是要追求情感能量的最大化。情感能量是一种社会互动的情感资源,是一个情感投入产出的积极过程,是个体追求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目标;个体在互动仪式中投入如时间、精力、物质、文化资本等各种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情感能量的最高回报。在情感的社会互动中,人通过言语、姿态及各种有意义的符号来表达和交流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体验与感觉。在此过程中,人逐渐学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不同的社会互动情境以及不同社会地位的互动对象,发送不同的情感符号,获得不同的情感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情
21、感能力就得到了发展。2.发展共情能力 共情(empathy)也称移情,一般指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情绪、情感相互交流的替代性体验,是人际双向移动的过程,可以是主体知觉到别人的情感体验时引起自己的情绪性反应,也可以是主体以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去理解别人的情感反应。简单来说,共情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共情能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孩子的正向情感、激发与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prosocail behavior)具有重要的作用。爱的滋养与爱的教育则是提高学生共情能力、滋养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现代教育对知识、分数、排名、
22、竞争等方面的强调,教育中常常出现爱的缺失或爱的教育的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正向情感。三、家庭、学校与青少年的情感互动 情感是否发展得健康,影响着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有序发展。因此,面对青少年的负向情感,充满爱的积极的情感互动与情感支持、适切的情感教育,是青少年情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1.家庭方面 个体和谐丰富的情感离不开充满爱的家庭情感互动。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与此同时,互动仪式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
23、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允许的活动。理想的家庭互动情境是生活于其中的家庭成员相互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关注焦点上,有意识地关注对方的一言一行,并且彼此都能够通过身体的在场而相互影响。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理解和尊重,会通过互动仪式创造出一种正面的情感符号。在这种家庭互动中,子女一方面不断汲取情感能量,一方面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互动动机,同时感到自己的情感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又会激发出他们更多的自信、仁爱、乐观、积极的情感能量,从而形成情感互动的良性循环。良好的家庭情感互动方式虽无一定之规,但有一些核心的、共性的方法值得借鉴。第一
24、,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稳定、和谐、融洽占主导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心理环境,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构成家庭情感氛围的主要因素。父母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经常表现出愉快、幽默、乐观向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就会使孩子感到轻松、快乐、幸福,并为孩子学习、理解、表达和处理情绪提供良好的榜样,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丰富子女的情感体验。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爱是亲子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父母应增加子女的情感经历,为子女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机会,引导子女给不同的情感感受贴标签,帮助孩子恰当地表达情感。与此同时
25、,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不独断专行,不强迫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2.学校方面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成长期,学校生活构成了学生生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重要的情感互动对象,所以,在学校生活中,以教师为主导,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互动,科学合理地开展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情感本身对人的重要性。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明辨力。”教师应明白,人
26、的情感与其价值观认同、道德品行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着密切关联,对完整的、健全的人的生命成长具有基础性的持续的影响。其次,教师应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不论是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情感现状,还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以及教育规律本身的客观要求,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走出知识传授者的“经师”角色模式,把自身的角色内涵定位于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灵的“人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拓展为学生的情感启蒙者和心灵导师。这就内在地要求教师必须是有情感的教师,用“情”施教。除此以外,师生关系对学生情感也有显著影响。一项关于学生情感素质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总情感素质得分与其师生关系呈同步逐级提高趋势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学生情感上的影响是全
27、方位的、多方面的、极其重要的。最后,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具备把握和引导学生情绪情感的能力。教师要具备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善于观察识别学生的情绪反应,妥当地对这些情绪做出相应的应答;(2)善于倾听学生的情绪坦露,灵活地处置其情绪宣泄;(3)能够自然地与学生平等相处,进行情感交流;(4)善于用语言、体态、手势等鼓励和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方向和情绪强度;(5)用语上与有关交往模式相匹配,善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惩罚性语言;(6)善于营造良好积极的情感氛围,并用幽默机智调节情感气氛;(7)能够初步诊断学生的情感病症,并给予初步的教育治疗。在与教师良性
28、的情感互动中以及在教师营造的积极的情感氛围中,青少年只要能掌握适当的情绪、情感调控方法,恰当地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共情能力得到发展,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渐渐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情感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维度,情感的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教育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有所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少年缺乏相应的情感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样不能忽略情感维度的发展。为此,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在家庭、学校、社区等诸多教育情境中
29、帮助青少年儿童提高情感能力,正确面对和处理负向情感,在不同层面具体的社会互动和交往中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时代展望 情感是人类非理性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发展的重要维度。情感无法自给自足,需要在社会互动中体验、在情感教育中发展。因此,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情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情感教育不仅包含家庭亲情、乡土情感,更要发展社会情感、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积极的、正向的情感才能融汇于个体成长与民族振兴、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同向同行的旋律中。本章小结1.
30、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人性中的美好情感为什么会缺失?2.情感缺失的教育原因有哪些?复习思考题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上海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随机抽取高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填写有效问卷1067人,其中,高中二年级学生290人、初中二年级学生410人、小学五年级学生367人;男生568人,女生499人。验证性因素分析时,再另外随机选择上海市普通学校的高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填写有效问卷1284人,其中,高中二年级学生446人、初中二年级学生420人、小学五年级学生418人;男生578人,女生706人。研究
31、缘由:研究缘由:社会上在“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如何”这一问题上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爬坡说”,认为青少年主流思想道德较好,同时承认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足;有“滑坡说”,虽认同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整体较好,但强调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极其严重;也有“中间说”,认为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喜忧参半。因而编制“青少年道德情感问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调查。实践研究研究工具:研究工具:根据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结合文献研究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理论推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编制出青少年道德情感初始问卷,共35个题项,七个因子。考虑到此类题项易具“趋中”态势,采用偶
32、数等级:从“完全不符合”记1分,到“完全符合”记6分。经预测后,对问卷的题项内容、编排形式和文字表述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试测。所得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和LISREL8.70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论:研究结论:青少年道德情感总平均得分为4.50,几乎与青少年总体情感素质平均得分(4.51)相当。道德情感下属四大因子平均得分在3.944.83之间。采用单样本t检验,并计算效果量指标d值,结果表明:爱国感、关爱感的平均得分与道德情感的平均得分之间有实际上的显著性差异(d0.2),且爱国感和关爱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道德情感的平均得分(p0.001);正直感、责任感的
33、平均得分与道德情感的平均得分之间有实际上的显著性差异(d0.2),且正直感和责任感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道德情感的平均得分(p0.001)。本次调查发现,青少年道德情感在内部各因子上并非同步发展,显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关爱感和爱国感发展可喜,正直感和责任感现状堪忧。实践研究1斯宾塞,沃尔比,亨特.情感社会学.张军,周志浩,译.南京:江苏教育出 版社,2015.2特 纳,斯 戴 兹.情 感 社 会 学.孙 俊 才,文 军,译.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2007.3郭景萍.情感社会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4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第3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戈尔曼.情感智商.耿文秀,查波,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刘雨,张晓旭.教育情感社会学研究引论.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8成伯清.情感的社会学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3(3).9潘泽泉.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种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5(4).10王鹏,侯钧生.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社会,2005(4).11郭景萍.情感社会学三题三议.学术论坛,2007(6).拓展阅读教 育 社 会 学 基 础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谢谢观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