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4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生词 2、齐读课题 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 (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
2、葫芦? 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 (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 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 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 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 (一)质疑 课件出示:葫芦落了 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 板:葫芦落了? (二)探究 1、读、思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
3、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 3、原因二:不听劝告 (1)邻居 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 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 (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 (三)悟出道理 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 四、惋惜4自然段 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
4、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 五、分角色齐读课文 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教学反思 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一、好句子、好词语积累。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
5、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平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 二、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 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 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我再顺式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
6、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他那么喜欢葫,那他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 三、读、画、说结合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以抓重点词来理解,指导朗读,如“自言自语”说话就要小声,在读这句话时要想象自己这时就在跟自己说,
7、“快”邻居的劝告很急,“奇怪”种葫的人无知又不听劝告的语气等。不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不同的语气,但在读时的语气还没表达出来,主要是重点词的读的引导还不够。 几点思考: 教师的提问欠精。 有时提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得不知方向,如“哪句话写出了葫芦的可爱?”“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需再细推敲。模棱两可的提问使问题繁杂,不成体系,又浪费了课堂的时间。 朗读的指导欠方法。 当每种情绪分析出来后,学生还是读不出感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
8、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
9、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 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10、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 (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 (3)出示词组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5、最后,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3、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的语气。 4、过渡:为什么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可爱?后来却落了
11、呢?请大家看二、三自然段。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插图二)观察后问:叶子有什么变化?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读句子,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陈述句。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怕。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再读句子,注意加强肯定。 (6)开火车比赛读。 3、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邻居的话。 4、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读好他们的话。 5、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理解词语:盯着、自言自语,加上动作帮助理解。 葫芦
12、并不可能赛过大南瓜,由此说明那个人十分喜欢葫芦,希望葫芦快些长大。 两个“快长啊,快长啊”读出迫切之情。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我要的是葫芦。 读好问句,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 (3)一个邻居看见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的语气,体会邻居着急的心情。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7、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8、说说你对种葫芦人的看法。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五、启发想像,拓展学习 1、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
13、结果。 3、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比一比,谁的故事编得好。 六、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一写你想写的词、句。 板书设计: 23、我要的是葫芦 (长了蚜虫的葫芦叶图片) (长了许多蚜虫变黄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图片) 不怕 不治 (变黄枯了的葫芦图片) 教学理念: 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
14、,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课堂讨论。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去发现,去探究。 2、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谁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15、,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3、表演积累与创造 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表演中,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篇三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爱看动画片,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好,请欣赏。(播放动画) 2、好,我们就欣赏到这儿。里面的小葫芦真可爱!你们喜欢小葫芦吗?有一个人也很喜欢小葫芦,今天我们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4篇 葫芦 教学 设计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