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报告15篇_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物学实习报告15篇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实习报告15篇_2.doc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物学实习报告15篇植物学实习报告1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头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熟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爱好。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动身,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大路熟识沿路植物并
2、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熟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试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
3、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熟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利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像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看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看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惊奇,有些形状惊奇,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
4、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发觉生命的奇异。我每每惊异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致构造而遗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忱。我想,两年过后我会遗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久不会遗忘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阅历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由于标本残缺等缘由,我试图依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精确更权威,最终却发觉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洁又有用,只要把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知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试验
5、室里更为精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有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简洁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看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精确地区分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竞赛着、相互关怀着、相互提示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沟通的高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
6、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浩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看植物的挨次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看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留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看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劳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沟通取代了每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适。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7、。 植物学实习报告2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4日 参与人员:河北师范高校汇华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全体同学以及带队老师 动物学指导老师:李巨勇、韩广欣 植物学指导老师:王晓蕊 随着本学期的结束,我们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同学开头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本次实习将在张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区度过。在这里,我们将对课堂上学习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进行检验并初步综合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认知自己身边常见的动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脉的最北端,居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蔚县与涿鹿县交界的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
8、量充分。小五台山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冰冻期长,无霜期短,降雨量大并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显。五台山地区植被类型为夏绿阔叶林,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布显著,植被、土壤、垂直带谱比较完整,物种饱和度大,拥有杉、松、柏、杨、柳、槭、栎、花椒、樱桃、苹果、榛、忍冬、山楂、绣线菊等常见物种,特有物种有蚂蚱腿子、榛子、土贝母、地枸叶、小台黄芪、小五台柴胡等,还有苏铁、银杏等珍稀物种。动物和昆虫的种类繁多,其中野生爱惜动物有20余种,省级重点爱惜动物41种。有世界珍禽、国家一级爱惜动物褐马鸡、金鸟;二级爱惜动物斑羚;还有豹猫、狐、狍、獾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中国林蛙等。 二、实习过程 7月9号,
9、我们前往东金河沟进行标本采集。由于天气缘由,小雨始终不停,这导致我们采集到的动物标本比较少,以蝗虫为主,没有蝴蝶和蛾子一类的昆虫。植物采集的比较多,我们见到的植物有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等,采集的标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属)、薤白(葱科 葱属)等。当晚原本预备进行灯诱,但由于始终下雨,放弃灯诱,因此在最终灯诱的成果比较小。 7月10号,队伍前往章家窑采集标本,还是小雨天气。不过这次采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由于捕获过程中的行为不当和三角袋的使用不娴熟,导致最终剩下的标本鳞翅目标本较少,翅膀有
10、不同程度的损害。除了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以外,还捕获到两栖纲的蛙类和蜈蚣等动物,最终放入毒瓶中的蜈蚣变为绿色,于是放弃了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的采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唐松草(毛茛科 唐松草属)、紫荆(豆科 紫荆属)等。此次的路程比较长,始终是小雨不断,路面比较湿滑,但是本小组成员相当团结,没有掉队和不满心情,在今上午的标本采集中,大家热忱都比较高。下午在王晓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队两天来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并且学会了使用植物志。在李巨勇和韩广欣老师的关怀下,我们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鉴定,并挂牌。晚上上由于小雨不断,原本方案的灯诱又没有进行。今日蛾子标本的收获基本为零。不过代替灯诱
11、的是小组内的活动,我们将第一天采集并压制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丢弃了一些发霉和个体较大的植物,并对较好的植物进行压制。 7月11号,我们今日上山采集标本,其实只是西台山的山脚吧。由于前几天的雨,导致路面湿滑,淤泥很多,基本没机会追赶蝶类。不过采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飞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等动物。植物标本包括瞿麦(石竹科 石竹属)、车前草(车前科 车前草属)、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珍宝梅(蔷薇科 珍宝梅属)等。今日上山,同学们的热忱都比较高,湿滑的路面在我们眼里似乎算不上是什么困难了。总体来说,除去以前采集重复的标本,今日的收获还是不错的。晚上
12、进行灯诱,由于风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只捉到了四只蛾子,当晚进行了展翅。 7月12号和7月13号,这两天我们分别前往西台山和金河口景区。在金河口景区,水流充分,我们的任务是观看水生的动植物。在西台山,我们的任务是观看植被分布和采集标本。看到的植物有油松(松科 松属)、中华落叶松(松科 松属)、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榛(桦木科 榛属)、金莲花(毛茛科 金莲花属)、蓝刺头(菊科 蓝刺头属)。并且在爬山的过程中,观看了整个山体的植被分布状况。 21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甸带,由于随海拔的上升,植株慢慢矮化,木本植物削减, 仅有金露梅、银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种草类。 1
13、4002000米 :真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阔叶树中有白桦、红桦、北京丁香、唐松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丛带,主要棺木有沙棘、绣线菊,草类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主。 1200米以上:主要农作物产区,主要果树为杏、桃、苹果、梨、核桃等。 三、实习收获 1、学习收获 动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看到的动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丝带凤蝶(鳞翅目 凤蝶科)、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嵌带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中国林蛙(两栖纲 无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水龟虫(鞘翅目 水龟虫科)、蝌蚪(林蛙幼体)
14、、飞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蚂蚁(膜翅目 蚁科)、菜粉蝶(鳞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看到的植物有 石竹,石竹科,叶线状披针形,基部成短鞘围抱茎节 花单生,花萼圆筒状,花瓣瓣片菱状倒卵形,基部具长爪 金莲花,毛茛科,茎不分枝,有纵棱 基生叶有长柄,三全裂,主叶叶柄短 花单生于茎顶,金黄色,萼片椭圆形,花丝丝状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茎球形,鳞形,叶鞘长 风车草,唇形科,单叶互生,边缘具缺刻,锯齿状,叶椭圆形 茎四棱 轮伞花序,苞片线形,花萼狭管状,上部紫红色,花冠紫红色 水蓼,蓼科,茎节部膨大 托叶鞘圆筒状,膜质,褐色 花穗状花序 质
15、生,花粉红色 车前草,叶卵形近全缘果蒴果等 2、思想收获 在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台山金河口的野外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学习方面的,我们实习就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巩固课堂学问的过程。我们从课本理论走向亲身实践,我们可以在野外观看、比较、分析动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种类,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熟识了这个布满奥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验证、复习和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学问,检验我们对动植物分类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补充了课堂与试验教学中的不足。每天收获的就是下午在老师的关怀下鉴定动植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植物志的使用和昆虫标本的制作。增加了实践动手力气。 其
16、次是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在这次实习中,由于天气缘由给我们的实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断的小雨使路面积水,变得湿滑。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几天都是穿着湿的鞋外出采集标本,但是这没有打击同学们的乐观性。在上山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关怀,没有让一个同学掉队。在采集标本时,我们团队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次实习增加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表现的更为团结友好。 最终,在这次实习中同学们充分的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奇异。在西台山顶,同学们制造的垃圾都自觉的带走,可见同学们爱惜环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的实习,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问,确定程度上也转变了同学们的生活态度。
17、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笔大的财宝将会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和生活当中。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实习中对我的关怀。 植物学实习报告3 一、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的目的: (1)把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意义: 熟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制造条件。 二、 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爱惜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 实习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
18、本的方法、留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习报告 (4)老师考察学习的状况 四、 实习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内内、校内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头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熟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像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好玩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欢快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困难的往上爬,查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
19、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看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珍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相互说着话、相互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终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乏,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欢乐。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支配下,我们活动
20、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急但特别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熟识到阅历继承的重要性,假如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始终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特殊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宏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植物学实习报告4 1、前言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把握了基本的理论学问,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学问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学问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激
21、发我们乐观探究自然界的神奇的爱好。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学问,进一步培育独立工作力气。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加对本专业的感性熟识。 (3)初步把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学问。 (2)通过实习可以培育同学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
22、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育宠爱自然,爱惜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乐观探究自然界的神奇的爱好。 1、2实习时间: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29日至7月3日。 13实习地点与实习地自然概况: 5月20日5月25日: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周边植物,校内内; 6月29日7月3日: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爱惜区;渔港公园。 本次实习的地点主要为校内和湛江的周边地区。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分,植物资源较丰富,盛
23、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林牧业产品。该地资源的爱惜和利用较为规范,管理比较完善,符合本次实习的要求。 2、实习日程与实习内容: 5月19日:植物学课程实习动员大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讲授。 5月20日: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观看与识别。 5月21日:常见野生植物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2日:山地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3日:常见农田杂草的采集、制作与鉴定。 5月24日:鉴定与整理标本。 5月25日:休息。 6月30日:热带经济植物种类识别 7月1日:了解当地种苗培育技术,参观花卉市场。 7月2日:红森林生态调查,参观渔港公园。 7月3日:温习寸金公园,校内植物的鉴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学 实习 报告 15 _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