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安全措施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缆安全措施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安全措施15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缆安全措施15篇【第1篇】电力电缆施工作业安全措施 1.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图纸,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电揽敷设位置及确保不损坏运行电缆和其他地下管线。 2. 为防止损伤运行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施,在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不应使用大型机械来开挖沟槽,硬路面面层破碎可使用小型机械设备,但应加强监护,不得深入土层。若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应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 3. 掘路施工应具备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区域应用标准路栏等严格分隔,并有明显标记,夜间应加挂警示灯,以防行人或车辆等误人。 4. 沟槽开挖深度达到l.5m及以上时,应采
2、取措施防止土层塌方。 5. 沟槽开挖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分别堆置,堆置处和沟槽应保留通道供施工人员正常行走。在堆置物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器物,以免滑人沟槽伤害施工人员或损坏电缆。 6. 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进行,以免误伤电缆。 7. 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如下面需要挖空时,应采取悬吊保护措施。电缆悬吊应每1-1.5m吊一道接头盒悬吊应平放,不得使接头盒受到拉力若电缆接头无保护盒,则应在该接头下垫上加宽加长木板,方可悬吊。电缆悬吊时,不得用铁丝或钢丝等,以免损伤电缆护层或绝缘。 8. 移动电缆接头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必须带电移动,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
3、记录,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在专人统一指挥下,平正移动,以防止损伤绝缘。 9. 锯电缆以前,应与电缆走向图图纸核对相符,并使用专用仪器 (如感应法)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钉人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扶绝缘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 10. 开启电缆井井盖、电缆沟盖板及电缆隧道人孔盖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同时注意所立位置,以免滑脱后伤人。开启后应设置标准路栏围起,并有人看守。工作人员撤离电缆井或隧道后,应立即将井盖盖好,以免行人碰盖后摔跌或不慎跌入井内。 11. 电缆隧道应有充足的照明,并有防火、防水、通风的措施。电缆井内工作时,禁止只打开一只井盖 (单眼井除外)。进入电缆井、
4、电缆隧道前,应先用吹风机排除浊气,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井内或隧道内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含量是否超标,并做好记录。电缆沟的盖板开启后,应自然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下井工作。电缆井、隧道内工作时,通风设备应保持常开,以保证空气流通。 12. 充油电缆施工应做好电缆油的收集工作,对散落在地面上的电缆油要立即覆上黄沙或砂土,及时清除,以防行人滑跌和车辆滑倒。 13. 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与10kv电缆头之间,宜加装过渡连接装置,使工作时能与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的情况下,末采取安全措施前,不得在跌落式熔断器下桩头新装、调换电缆尾线或吊装、搭接电缆终端头。
5、如必须进行上述工作,则应采用专用绝缘罩隔离,在下桩头加装接地线。工作人员站在低位,伸手不得超过跌落式熔断器下桩头,并设专人监护。上述加绝缘罩工作应使用绝缘工具。 雨天禁止进行以上工作。 14. 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1.5m;电压在10kv.以上者,不得小于3m。不得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变压器、油断路器 (开关)附近以及在电缆夹层、隧道、沟洞内对火炉或喷灯加油及点火。 15. 制作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 16. 电缆施工完成后应将穿越过的孔洞进行封堵以达到防水或防火的要求。 17. 非开挖施
6、工的安全措施: 1)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前,应首先探明地下各种管线及设施的相对位置。 2)非开挖的通道,应离开地下各种管线及设施足够的安全距离。 3)通道形成的同时,应及时对施工的区域进行灌浆等措施,防止路基的沉降。 【第2篇】排水管路及电缆下放安全措施 一、 概述 天发一矿改扩建工程已进入三期施工阶段,井底车场以及各运输巷、采区石门、回风石门等均已完工,为保证井下泵房的正常排水需下放矿方设计要求的排水管路,以满足生产排水需要。 二、 施工方法 利用悬吊稳车在井口临时起吊,在副井天轮平台上悬挂两个定滑轮,下放管路及电缆到位后,采用钢丝绳(18.5mm的钢丝绳2根)卡固、悬吊留绳至井口封口梁上。
7、三、 施工准备 1、 在副井天轮平台上安装10t滑轮2个。 2、 在井口绞车房前布置稳车一台,并接电上绳。 3、 将管路连接配件运至井口合适的位置,摆放整齐,便于使用。 四、 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检查各悬吊装置的安全性、牢固性及操作灵敏性。清理干净井口附近及天轮平台上的杂物,防止坠物伤人。 2、井口施工地点的辅板必须加固结实牢固,所有在井口及上平台工作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 3、连接法兰盘时,下放管路口必须盖严,防止配件及手头工具坠入井下,损坏井筒内的设施。 4、手头工具必须要有安全留绳,防止失手脱落。 5、施工时,除了安装人员外,井筒上、下及马头门附近禁止无关人员逗留、穿行。 6
8、、在+572水平设置专人看护确保管路顺利通过+572平台。并设有灵敏可靠的声光信号及电话以便及时和地面施工人员联系、配合。 7、在管子道上平台安排专人配合施工,管路到位及时通过专用对讲机和地面联系,通知地面人员夺钩、留绳。 8、以封口套架底梁为主梁,每根绳增加一根辅助梁,将管路牢固的悬吊在封口底梁上。绳卡数目不少于4个,且必须确保所有绳卡都卡牢、锁死。 五、文明施工 管路安装和电缆下放完毕后,必须将井筒上、下及平台所有剩余的施工材料及工具回收入库。封闭好管路口,并清扫干净,切实作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第3篇】高压电缆回收安全措施 一、施工概述 由于平地从变电所至门金线杆高压电缆闲置,不再使
9、用需进行回收存放管理。为确保电缆回收时的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作业环境及施工时间 1、作业地点位于平地变电所至门金线杆处 2、施工时间:2022年月日 时 三、施工组织 施工人员40人 现场负责人: 黄瑞宾 四、施工前准备 1、电缆回收时,高压电缆沿线下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2、回收电缆所用的工具(顶杆2根,滑坐1个,麻绳30米,闲电缆盘2个),材料必须提前运至作业现场。 五、施工步骤: 1、 回收时组织人员将高压电缆头从变电所把电缆头拉出。 2、安排人员对高压电缆验电、放电、拉出的一头挂接地线。 3、施工人员通过脚爬上到电线杆子上,把滑坐固定在钢绞线上。 4、把麻绳固定在
10、滑坐上,通过人力拉麻绳,控制滑坐移动。 5、滑坐施工人员缓慢把固定高压电缆的卡子去掉,在去卡子过程中,地面的人员通过顶杆把电缆顶起,配合操作。 6、高压电缆下放完后,通过人力运送电缆。 7、把电缆头固定在电缆盘上,铲车把电缆盘提起,利用人力转盘,把电缆盘在电缆盘上。 8、电缆盘好后,用铲车把电缆送回仓库保存。 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人力徒步运送电缆时,要指定负责人,人员分布要均匀,用力一致,步调一致,行走时注意防滑,确保安全,严禁随意丢下电缆。 3、在高压电缆回收下放过程中,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缓慢下放。 4、回收时,铲车下面禁止站人,铲车司机必须坚守岗位。 5、回收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11、进行作业,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6、以上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操作。 7、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第4篇】第五章架空和电缆线路上工作的安全措施一 第一节 线路停电工作的安全措施 第148条 线路停电工作,除应完成第三、四章规定的有关技术和组织措施外,还应遵守本章的规定。 第149条 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的产权属于用电单位,并自行负责维护者,需由供电局变电站停电时,应事先与供电局用电监察科联系并办理停、送电手续。 第150条 停电的安全措施完成后,应立即在已停电的线路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线路上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12、线路上多组人员同时进行工作时,标示牌的数量应与工作班组数相同。严禁约时停、送电。 第151条 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做完质量检查,拆除所有的接地线,全部工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后,方可申请送电。一经申请送电,线路即视为带电,任何人不得再登杆工作,如需要再进行工作,应重新办理停电手续。 第二节 土方工程 第152条 在可能埋有地下电缆和各种管道的地方挖坑或挖电缆沟前应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查明地下设施的确实位置,做好防护措施。挖坑(沟)过程中应特别小心,尽量使用铁锹。无特殊措施时,不许使用机械、镐、镩等工具。 第153条 在土质松软地带挖坑时应有防止塌方的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13、第154条 在超过1.5米深的坑(沟)内向上掷土时,应注意防止土石落回坑内,砸伤工作人员。 第155条 在居民区和通行道路附近挖的杆坑和电缆沟,应设围栏或坑盖,夜间悬挂红灯。 第156条 使用大镩挖坑时,应两腿分开,站好位置,防止碰伤脚和头部。 第157条 挖电缆沟深度超过1米时,沟旁应随时有人清土,两侧应清出走道。 第158条 挖电缆沟应先检查工具,挖沟时,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碰伤。 第159条 遇有坚硬土层和开路面时,使用大锤和铁杆应带护目眼镜。打锤人不应带手套。扶钎人应蹲在打锤人的侧面。 第三节 登杆工作 第160条 登杆前应先检查杆根,是否超过安全期限,如超过安全期限或虽未过
14、期限,但有疑问时,应检查杆根是否牢固。遇有地面冲刷、起土、上拔的塌杆,应先培土夯实或支好架杆,打好临时拉线(绳)后再行登杆。杉木杆糟朽杆径二分之一以上者,或松木杆糟朽杆径三分之一以上者,应打邦桩后再行登杆。新立电杆的杆基未夯实以前,禁止攀登。 第161条 登杆前应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安全带、梯子等是否牢靠。安全带、脚扣、梯子、小绳等的机械强度应符合附录二的要求。 一、 使用脚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扣大小应与电杆的直径相适应; 2 脚扣上必须有大、小皮带,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整无损。如有豁裂或糟朽应换好后再用; 3 使用胶皮脚扣登杆时,应检查胶皮层有无脱落、离骨及平滑现象; 4 脚扣使用前,
15、应检查是否已摔过,如开口过大,过小或歪扭等,都应进行修理。 二、 使用安全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有无腐朽、脆裂、老化、断股等现象,所有钩环是否牢固,带上的眼孔有无豁裂; 2 安全带上的钩环应有保险装置,防止自动脱钩; 3 安全带应拴在可靠处,禁止栓在横担、戗板,杆尖上以及将要撤换的部件上; 4 安全带栓好后,首先将钩环钩好,保险装置上好后再行探身或后仰,禁止听响探身。在杆上转位时,不应失去安全带保护。 三、 使用梯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梯子的长度应与施工场所的高度适应; 2 梯子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牢固,有无劈裂。竹、木梯登应为榫连接; 3 梯子的荷重应大于工作人的体重及
16、所荷物的全部重量; 4 梯子竖立与地面的夹角以60度为宜。在光滑及冰冻地面上应有防滑措施; 5 梯子上的工作人员,不应探身,以防止重心偏移摔伤。同时必须把腿别在梯登中间,不要站在最上一凳上工作; 6 梯子应有专人扶着。梯子上有人工作时不应移动梯子根,且梯子下方不许过人; 7 梯子如架在导线上或金属架构上,应有金属钩,金属钩与梯子连接必须牢固; 8 梯子不应架在箱、桶、平板车等不稳固的物体上; 9 杆上索梯子时,使用的小绳直径不宜小于15毫米; 10 双梯(高凳)下端应设有限制开度的拉练。高度超过4米时,下部应有人扶着,上边工作人员应尽量拴安全带作业。 第162条 杆上、杆下传递工具、材料等,禁
17、止上下抛掷,应用小绳传递。小绳禁止拴在安全带上。 第163条 高空作业人员(包括地面辅助人员)应一律戴安全帽。帽壳内无弹力网绳者不许使用。冬季可用皮、棉帽代替安全帽。 高空作业时,杆下不许站人,并应注意行人与车辆。 第四节 在带电线路邻近或交叉处工作的规定 第164条 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只能在与导电部分相绝缘的部位上进行,而且应与导电部分保持不小于表1规定的安全距离。 第165条 在邻近(或交叉)其它带电线路工作时,工作人员与带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包括跨越架子)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0千伏,1.0米;35千伏,2.5米; 110千伏,3.0米;220千伏,4.0米。 检修的线路应可靠接地。
18、 第166条 如果停电检修的线路在另外一带电线路上方,原则上应将下方带电线路停电,否则应制订安全措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 带电与停电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第165条的规定; 二、 必须在带电线路上方搭跨越架或用高车等设备,并应有防止导线脱落、滑跑的措施。 第167条 使用绞车等牵引工具时,应接地。拆导线时,亦要将所拆的导线接地,以防止感应电压。 第168条 检修线路中某一段与带电线路邻近、平行时,应在检修的线路靠近带电线路的线段上挂好接地线。邻近带电的杆塔应挂有“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第169条 遇有检修线路与带电线路平行段较长时,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参加工作的人员指明
19、哪是检修的线路,哪是带电的线路,并使全体工作人员辨认清楚无误后,才能登杆工作,并应在带电线路的转角或地形有变化处的电杆上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第170条 同杆并架的线路,一路带电一路检修时,应设有专人监护。 第171条 邻近带电线路的停电工作,使用非绝缘绳索时,至带电导体的距离不应上于以下规定: 10千伏,1.0米;35千伏,2.5米; 110千伏,3.0米;220千伏,4.0米。 第172条 在与带电线路上方交叉的线路上进行检修并松动导线时,应在交叉处架设跨越架(或用高车),其架宽应比线路横担长出3米,并和线路中心位置相一致。跨越架两端应有栏线柱。 第五节 立、撤电杆工作
20、第173条 立、撤电杆工作要设专人统一指挥。开工前,应讲明施工方法和联系信号。工作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在居民区或交通道路上立、撤电杆时,应设专人看管行人和车辆。 第174条 立、撤电杆要使合格的起重工具,施工前,应在现场检查机具是否良好。禁止过载使用。 第175条 立、撤电杆过程中,杆坑内禁止有人工作。除指挥人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应撤至距杆坑1.2倍杆高的距离以外。 第176条 立杆过程中,如必须修理坑壁时,应暂停立杆工作,并采取防止杆身滚动的措施。 第177条 人工立杆的杆坑应挖有马道。使用架腿立杆,架腿不应少于两副,坑内应有滑板。 第178条 使用架腿立杆时,杆中心及架腿顶部应在一条地平垂
21、直线上。架腿应受力均匀,只有在杆基完全填平夯实后,方可撤去架腿。使用架腿立灰杆时,架腿链应采取防滑措施。 第179条 利用旧杆立新杆时,应先检查杆根,必要时应架装临时拉绳或采取其它措施。 第180条 使用吊车立、撤杆时,应注意事项: 一、 吊车位置应适当,吊车支架应放妥,发现下沉、倾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 钢丝绳套应系在杆身的适当部位,防止打“前沉”; 三、 用吊车拔杆时应先试拔,如有问题应检查有无卡盘及底盘等其它物体; 四、 起吊过程应有专人指挥,分工明确,并与司机明确指挥信号; 五、 起重臂下不许站人。 第181条 吊车在带电线路或设备附近工作时,吊臂及被吊电杆应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22、,并应有专人监护。吊车应接地。 第182条 对于整体组立杆塔,若用拔杆法立杆时,应制定具体施工安全措施。 第六节 放、紧线和撤线工作 第183条 在跨越电力和通讯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处放、撤线时,应搭跨越架,并事先与主管部门联系,取得同意,争取现场配合。与带电线路交叉跨越处应根据本章第四节有关条文的规定做好安全措施。 第184条 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均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所有工作人员应明确联系信号,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 第185条 在架设线路的上方或邻近有带电线路或设备时,放、紧线过程中,除将导线接地外,还应用小绳拴好,指定专人拽着,防止导线弹碰上方或邻近带电线路。 第186条 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 安全措施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