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_1.docx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_1.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数学教学工作方案1 一、同学状况 上学期,村小撤并,重新编班。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磨合,对大部分同学已比较生疏。从现有状况看,本人所任教的五班级x班优等生很少,女生偏多(女生xx人,男生xx人),后进生的面偏大,其中有10名左右的同学,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有4名同学数学学习难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的乐观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动身猎取学问,抽象思维水平有了确定的进展.基础学问把握比较结实,有确定的学习数学的力气。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能乐观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确定的观看、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力气,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力气
2、不高。有10名左右的同学基础学问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支配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
3、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学问。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班级数学教学的学问量比中班级大,同学的学习力气和自我意识比中班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等内容,容量明显偏大。 三、教学目标 (1)基础学问: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敏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依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熟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
5、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同学乐观主动参与猎取学问的全过程,让他们熟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宠爱数学,乐学数学。 形成对数学的深厚爱好,树立同学自尊心和自信念,提高同学的相互合作力气和人际交往力气。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进展。教学时留意引导同学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
6、适时教育同学要乐观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确定的方式强化同学良好的学习态度。 制造让同学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爱惜同学对数学的惊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同学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学问的教学,使同学切实把握好这些基础学问。 (5)训练同学独立学习、争论,猎取学问的力气。 (6)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同学自主学习为主,主见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和发散思维力气
7、。 (7)利用小组争辩的学习方式,使同学在争辩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欢快。 (8)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使每位同学的力气有所提高。 (9)体现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爱学、会学,教同学把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依据教学目标和同学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同学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工作方案2 一、同学基本状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八班级(5)和(12)的数学,八班级是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本学期要想获得理想成果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作为老师也要进一步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充
8、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体作用,留意教学方法,培育力气。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1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更多的留意同学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使同学在直观熟识和简洁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动身,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阅历和数学活动经受,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通过对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观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熟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洁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
9、定的概念。 第3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体现了数与形的完善结合,主要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图形的面积证明勾股定理,力求呈现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引导同学感悟定理的发觉、证明中蕴涵的数学文化以及丰富的数学思想,以突出勾股定理在数学进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4章实数:主要xx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这一章是同学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熟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同学进一步深化对数的熟识,扩大了数学视野与界限。 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借助同学生疏的现实问题情境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把一些简洁图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平移
10、、翻折、旋转等运动,引导同学用点的坐标来描述运动后的图形位置,探究运动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点坐标的关系,从而为后续函数图像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6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争论其中最为简洁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争论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熟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力气。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在学问与技能上,通过对三角形全等的学习,能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让同学能把所学的轴对称学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xxx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相关学
11、问,使同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争论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初步理解函数的定义,把握理解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及其应用,进一步培育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在数学的熟识与理解上要再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同学熟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熟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育同学实事求是、严峻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对数学的宠爱,对生活的宠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中感受学习的欢快。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同学乐观参与对学问的探究,经受发觉学问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让同学经受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同学的动手实践力气,提高同学的规律
12、推理力气和思维力气,使全部同学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进展。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展同学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同学的素养。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同学思想品德的教育,端正同学的学习态度。 2、认真备课、细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中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育同学力气上下功夫。 4、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准时依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加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5、认真争论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及自身业务素养。 6、教学中留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加强同学个别辅导,准时查漏补缺,提优补差。 8、留意学困生的帮扶工作以及优秀生
13、的提优工作。 本学期我担当八班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依据这两个班同学数学基础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都相对较差,而且两极分化比较严峻的实际状况,本学期制定以下教学方案: 一、教学方面 1、课前备课.课前认真备课,争论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析理清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全面深化地把握教材内容。依据同学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每一节的教学任务。 2、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明确技能,力气培育要点。 3、备同学,深化了解同学思想实际和学问力气水平,充分估量同学学习新学问时可能消逝的问题,遵照同学的认知规律,细心设计教学程序和
14、教学方法。 4、认真考虑如何关怀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调动学习爱好和乐观性,关怀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争论科学的学习方法,培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同学的学习状况,依据同学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同学理解把握基础学问。 5、备教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同学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同学的实际,要有利于培育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学习乐观性,有利于培育同学的自学力气,思维力气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6、备作业,依据同学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 7、课堂教学。教学要面对全体同学
15、,认真组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同学全面和谐地进展.建立师生交往,共同进展的民主,公正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抓准,语言简洁生动,板书条理分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设同学感爱好的情境,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以同学为主体,由浅入深,层层深化.另外,要关注学困生,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准时关怀其解决,对于一些简洁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念.这样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同学乐观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
16、以同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8、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身边的数学,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同学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从而使同学情愿学习数学。 (2)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同学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看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爱好,体现同学的主体性。 (3)课堂教学,做到精讲细练。即:教学语言简洁明白,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懂老师的话,多让同学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看,动脑思考,做到手勤、眼勤、脑勤。 (4)关注学困生,不卑视学困生,敬重、关怀、疼惜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怀。设置一些简洁的问题,由他们
17、回答,增加他们的自信念。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急躁,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急躁解答。 二、提优补差 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学问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力气和解决问题的力气。鼓舞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习等方式拓宽他们学问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力气。对于学困生多关怀和关怀。 三、自我提高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力气。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深化争论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力气。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成功
18、教育等,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每周准时参加教研组活动。每周一篇小字,几篇学习笔记,定期到图书室看书学习等。 四、课题争论。本学期的争论课题是如何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依据八班级同学的学习状况,本班级同学基础差,力气也很差,对学问的把握和灵敏运用较差,因此学习爱好不深厚,针对这种状况制定了这一课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教材中每章后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同学动手操作,观看,小组争辩,合作沟通的力气,增加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数学教学工作方案3 一、目的 为了能做到有方案、有步骤、有效率地完成高三数学学科教学复习工作,
19、正确把握整个复习工作的节奏,明确不同阶段的复习任务及其目标,做到针对性强,使得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位,特制定此方案,并作出具体要求。 二、方案 1、第一轮复习挨次: (1)集合与简易规律不等式函数导数(含积分)数列(含数学归纳法、推理与证明)。 (2)三角函数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3)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复数算法与框图。 2、第一轮复习目标:全面把握好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推论等基础学问,切实落实好课本中典型的例题和课后典型的练习题,落实好每次课的作业,使同学能较娴熟地运用基础学问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同时搞好每个单元的跟踪检测,留意课本习题的改造,单元存在的问题在月考中去强化、落实
20、。 3、其次轮复习挨次:选择题解法填空题解法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重要学问点的专题深化。 4、其次轮复习目标:在进一步巩固基础学问的前提下,留意方法、思想、重要学问的专题深化,使同学能娴熟地运用基础学问和数学方法、思想解决较为简洁的数学问题。同时落实好每次测试,每月一次的诊断性综合考试,并对存在 在的问题作好整理,为第三轮复习作好前期工作。 5、第三轮复习挨次:每周一次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训练规范答题卡训练。 6、第三轮复习目标:对准高考常见题型进行强化落实训练、查漏补缺训练和答题卡作答规范化的训练,同时落实好每次课的作业,每周扎扎实实地完成一套模拟试卷,使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和较高的适应高考的数学综
21、合力气。 7、复习时间表: 周 次起 止 时 间内 容 高二下学期 和暑期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和幂函数;综合应用,导数的概念及运算,导数的应用,积分的概念和应用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第1周8.88.12;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第2周8.138.19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三角函数中的求值问题 第3周8.208.26三角函数的性质;y=asin(x )的图象及性质;三角形内的三角函数问题;三角函数的最值、综合应用 第4周8.279.2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对量的数量积 第5周9
22、.39.9正弦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应用 第6周9.109.16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7周9.179.23二元一次不等式和简洁的线性规划;综合应用 第8周9.249.30简洁几何体的三视 图和直观图;柱体、椎体和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9周10.110.7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线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第10周10.810.14空间中角与距离的解法;空间向量运算及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11周10.1510.21复习,章节训练 第12周10.2210.28复习,综合训练;期中考试 第13周11.311.11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第14周11.1211.18直线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汇编 15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