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力的教案范文合集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力的教案范文合集八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力的教案范文合集八篇力的教案 篇1 支配同学验证课题:由于时间关系,而且我们要验证课题的因素较多,所以我们全班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一、二、三、四小组同学分别验证明验1、2、3、4,做完试验后把合作探究过程和分析课题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并与其它各小组合作沟通、总结推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投影试验报告)。 (1)验证明验1:取相同体积的铝块、铁块和铜块,使其全部没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浮力。由于三者的密度(物体的重)不同,但浮力相同,故推断:F浮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无关。 (2)验证明验2: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几种不同形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形状不同,但浮
2、力相同,故推断:F浮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 )验证明验3:把同一块胶水瓶浸入的不同液体(水、酒精、盐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的液体(密度液)不同,浮力也不同, 故推断:F浮与浸入的液体密度液有关 (4)验证明验4:把胶水瓶浸入小桶的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水中的深度h不同,但浮力相同,故推断:F浮与浸入的液体深度h无关。可能消逝两种推断: A: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慢慢浸入水中,发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慢慢削减,证明F浮与深度h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慢慢浸入水中,发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慢慢削减,当胶水瓶完全没入水
3、中后,连续增大深度,发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证明F浮与深度h无关。 师:这两个结论似乎是冲突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h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觉,请同学们进一步观看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 A在验证明验中没有把握变量确定(即没有把握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故推断错误。 师:这两个结论似乎是冲突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h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觉,请同学们进一步观看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 A在验证明验中没有把握变量确定(即没有把握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故推断错误。 师:刚才同学们把饮料瓶慢慢压入水中,体会感受饮料瓶所受浮力变化
4、,故猜想F浮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可能有关。下面同学们一起验证明验5。 (5)验证明验5:把胶水瓶浸入的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不同,浮力也不相同,故推断: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而与液体深度h无关。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合作验证,争辩分析推断,熟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重、形状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均无关,而与液体的密度液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而且由试验可得液体的密度越大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越多,即物体排开液体的重G排液也就越多,可见浮力的大小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G排液有关的。提出问题
5、:F浮与G排液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呢?若相等?(由F浮=G排液=排液g=液V排液g说明只与液、V排液这两因素有关),若下相等(F浮G排液=排液g=液V排液g说明还有其他因素)? 4、探究F浮与G排液的关系。(投影) (1)、同学自主猜想: 如何通过试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2)、 布置同学争辩并设计试验方案: 试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物体(沉体、浮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两种方法)设计一个试验记录表格。 试验室供应器材:物体(1沉体:胶水瓶、石块、橡皮泥2浮体:木块、蜡块)、液体(水、酒精、煤油、盐水)、大烧杯、塑料杯、塑料盘、弹簧测力计等。说明:
6、这里接受让同学分组,可用不同的液体做试验,再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组织试验:桌上有同学们所需要的器材,各小组可按需要选用,我们要亲自做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看哪个组协作的好、试验操作娴熟、测量数据精确。 (3)、 同学分组试验: 同学分别对于沉体和浮体争辩验证方案,设计试验合理后,设计试验纪录表格,并按试验步骤进行试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沉体(如胶水瓶)全部浸没和浮体(如木块)部分浸没在液体(如水、盐水或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 对于沉体(胶水瓶)全部浸没的记录表格:(F浮= G-F拉) 胶水瓶的重: G物= (N) 胶水瓶在液体中受到拉力 F拉= (N) 胶水瓶浸
7、没在受到的浮力 F浮= (N) (选用塑料杯重可忽视不计) 胶水瓶排开液体的重 G排液= (N) 对与浮体(木块)部分浸没的记录表格: 木块的重 G木= (N) 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 (N) (选用塑料杯重可忽视不计) 木块排开液体受到的重 G排液= (N) 老师巡察,并关怀同学将试验顺当完成。几组试验报告,提问试验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方案? 师:刚才我们分别做了不同物体(胶水瓶、木块、橡皮泥、石块、蜡块)在不同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与这些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现在我们归纳一下我们的试验结论。 (4)、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投影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
8、的浮力,(在误差范围内)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就是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数学公式表示为:F浮=G排=排液g=液V排液g。 原理的适用范围:它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简介阿基米德的发觉:投影资料。 (见投影)1、学问要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计算浮力:F浮=G排=排液g=液V排液g和F浮= G-F拉。2、小结课题探究的一般过程。师:今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班同学的合作,探究了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同学们表现了很高的热忱与乐观探究科学的精神,共同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目前国际上很多领域也接受象我们这样的合作探究方式探究科学课题,如我国与国际合作探究、沟通核科
9、学技术(投影)。 今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将这种合作探究、学习沟通的精神发扬下去。 布置作业 1、完成提纲(达标反馈) 2、实践性作业:动手制作利用浮力工作的模型(如: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力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缘由。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受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过程,会依据图像分析处理试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洁计算。 2.经受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
10、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同学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爱好,提高同学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力气。 2.在科学探究中培育同学的沟通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亲热相关的一种力。重力学问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学问的学习特殊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试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同学体验特殊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同学进
11、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好玩,而且特殊有用,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 科学探究既是同学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培育同学擅长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舞同学制订简洁的科学探究方案,培育同学处理信息的力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同学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预备 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视频:观看奔
12、腾的黄河、倾泻而下的瀑布、空投的救灾物资、体育竞赛掷铁饼等与重力有关的画面。 思考:视频和试验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转变?这些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同学试验: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再把它竖直向上、沿水平方向、向任意方向抛出,观看并描述橡皮的运动状况。 通过观看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同学对重物下落缘由的熟识,激发同学爱好,引发求知欲。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重力 思考:视频和试验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产生这些现象的缘由是什么呢?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上升的直升机、烟囱里冒出的烟、放飞的风筝都是向上运动。它们是否受重力的作用?地球四周有没有不受到重力作用的物体?假如没有重力
13、,可能会消逝怎样的场景? 引导同学分析视频和试验中物体最终都落回了地面,与这些物体有着共同联系的物体是地球,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重力。 同学分析归纳出地球表面四周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通过地面四周上升的物体也受到重力,强化地球表面四周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熟识。 二、重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就来争论重力的三要素。 体验:让同学手拿质量不同的钩码,体验重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猜想。思考如何设计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何测量重力大小? 提示留意观看依据测量数据做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联系数学学问分析,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坐标
14、轴上的两个量是正比例函数,两个量成正比。 写出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给出例题。 同学沟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的方法: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然后同学分组试验,记录数据,画出图像。 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得出试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98 Nkg。 让同学经受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过程,会依据图像分析处理试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洁计算。 三、重力的方向 活动:(1)观看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
15、挂起来,观看静止时线的方向。 演示:(1)重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2)重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归纳: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 思考: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依据。 思考: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 同学观看得出: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同学领悟到:假如重垂
16、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假如重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 通过分析让同学说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由于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当叫做“向上”。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同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化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四、重心 思考: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头,取出其中
17、一个,这个粉笔头受不受重力的作用?换另一粉笔头,它受不受重力的作用?里面的每个粉笔头都受重力的作用,整个粉笔盒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 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章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 引导同学分析: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处。 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这样处理形象生动,同学易于接受。 五、重力的由来 活动: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课本所示的图做试验,说说你的感受。 叙述:我们知道月亮在不停地围着地球
18、旋转。就像橡皮围着你的手旋转一样,也是由于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面四周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同学说出: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 让同学通过试验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由于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同学跟所学学问的距离。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试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同学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学问的巩固把握。提升同学的沟通表达力气。 力的教案 篇3 提问:是什么缘由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知道
19、摩擦力是什么?设问:同学们,桌上有一个装有满米的玻璃杯,还有一只筷子,你能用筷子将杯子离开桌面吗? 老师播放:筷子提米的试验。 提问:是什么缘由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1设问:摩擦力是什么? 在什么状况下会产生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熟识。 (指导同学完成试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下放几支圆珠笔芯,照旧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 提问:弹簧测力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呢?你能作何猜想?乐观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现象,思考。 (小组争辩后)回答问题。 做试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
20、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轮下放几支圆珠笔芯,照旧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运动。 观看弹簧测力计,有示数,猜想可能有其它的物体 力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预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日要和大家一起来熟识一件特殊重要的
21、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觉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毕竟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熟识弹簧测力计 1、同学沟通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看,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同学观看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老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看熟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
22、体的重力大小吗? 2、同学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觉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留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量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沟通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争辩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记 力的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
23、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同学试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看,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24、。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依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同学拿起弹簧秤,观看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看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留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争辩“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同学试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同学先阅读课本试验部分,然后按
25、步骤进行试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试验中老师巡回检查,准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力的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力这节课是同学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课本从同学生疏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对以后物理概念的教学起着参照、类比的作用,然后引导同学通过一些简易试验,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同学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无疑力这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理解力
26、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熟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方法与过程: 让同学经受和体验归纳概括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培育同学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看法的力气;培育同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力现象的惊奇,初步领悟力现象中的奇异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宠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沟通的欲望,熟识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27、 让同学经受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对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归纳、概括力气,以及培育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同学经受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而通过一些简易试验体验力的作用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培育同学敢于公开自己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同学学习有确定的困难,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通过一些简易试验体验力的作用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启发和讲解结合法。 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全面进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接受多媒体演示法很好地解决了试验教材的图画多于文字的鲜
28、亮特点,同时增加了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培育了同学的信息素养。接受启发式教学思想和让同学探究结果的方法,留意双边活动,每一个结论都让同学参与探究,自己公开见解,自己总结结果,而不是我直接给出。我所起的作用只是启发+规范(启发是指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老师调动了同学的心智活动,让同学动手动脑,主要是动脑。规范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在接受启发式教学时,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得出的结论是各式各样的,结论的表述可能也是不精确或共性化的,此时老师就应当因势利导,把同学得出的结论统一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上来,使结论标准化)。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从同学生疏的生活、自然图景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常见的力现
29、象导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也激发了同学学习力现象的爱好。 2、新课教学 媒体演示、实例分析、老师引导、同学参与。 本节课有三个问题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我再讲每个问题时都贯彻了媒体演示、实例分析、老师引导、同学参与的教学思想。 如讲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时,我首先用多媒体依次演示课本供应的6种与力相关的图景,从表象看,这些图景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涉及有生命的人、动物;有的涉及无生命的磁铁、推土机;有的发生力作用是在相互接触,有的则不接触;作用方式则有举、推、拉、吸引、排斥在这些不怜悯景的背后,又隐含着共同点-都与力有关。在我的启发与引导下,并赐予适当的点拨与提
30、示。 力的教案 篇7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具、学具预备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仪、交互式动画 -示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我们学过了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但是物体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始终线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两个人在打夯时,他们用来提夯的力是互成角度的那么,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又该如何合成求它们的合力呢? (二)新课教学 1演示试验 参照课本中的演示试验中的第一步,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把橡皮绳拉长到某一长度,记录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同学操作,老师沿着拉力的方向做出力的图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代替刚才的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绳,即用一个力F代替F1和F2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记录弹簧秤的
31、读数和拉力的方向 (老师演示并画图) 2分析试验 (1)力F1和F2的合力大约多大? (2)合力F和两个力F1和F2比较,合力F比F1和F2之和大还是小?比F1和F2之差呢? 老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F比F1和F2之和要小,比F1和F2之差要大 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方法 本学问点的教学可使用交互式动画关心教学 以F1和F2的力的图示为一组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转变两个力的夹角重做上面的试验,可以看出,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它们合力的方法是成立的 用投影仪将交互式动画投影到屏幕上,找几名同学亲自拖动鼠标,转变两个力的夹角,观看它们的合力大
32、小如何变化,合力与分力的夹角如何变化? 最终老师在同学观看、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两个力互成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小于这两个力之和,大于这两个力之差;两个力的夹角减小时,合力增大;夹角增大时,合力减小当两个力的夹角减小到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和当两个力的.夹角增大到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差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上节所学的在同始终线上二力的合成,是这里所学学问的特殊状况 (三)总结 老师可适当向同学介绍一些有关力的合成的方法,例如三角形定则等 第六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教案一 力的教案 篇8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2、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摩擦现象。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
33、力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摩擦力是发生在两个 物体之间,在物体发生 或 有这种趋势时,阻碍物体间的 。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 3、举诞生活中的有益摩擦: 举诞生活中的有害摩擦: 。 三、提出怀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学问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准备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熟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经受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过程。 2. 经受制定方案设计试验的过程,学习把握变量的方法。 3. 学习设计表格、分析试验现象、归纳试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34、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热忱,养成用所学学问联系实际生活、生产的习惯。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看多媒体画面:(汽车在雪地上困难行走,而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简洁拧开了; 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老师出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问:假如老师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假如我要去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 这都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二)、新课导学 自学课本
35、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摩擦力产生在怎样的物体之间? 2、两个物体在什么状态下能产生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小试验:请你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光滑的桌面和粗 糙的桌面上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6、每个同学都擦过黑板,对黑板擦和黑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小组里同学沟通一下。 (三)试验探究 1、猜想,结合前面的争辩,每个小组同时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进行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大胆猜想,要说明你的猜想缘由。小组争辩 后,全班沟通。) 猜想
36、 。 。 2、制定方案,设计试验 把握变量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都有关系时,我们要把握其他因素不变,只转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来争论该物理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针对老师确定的猜想,通过小组争辩。选定一个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全班沟通。 3、进行试验 试验方案通过后,小组进行试验,把试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试验次数 1 2 3 留意:在拉动木块时,确定要水平拉动,并且在木块匀速运动时再读数,为什么? 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数据对全部进行呈现。 4、得出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5、沟通与评估 评估试验结论是否与实际状况相符,试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假如不相同,
37、是什么缘由? 6、综合全班的试验结果,共同总结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四)小组自学科学世界,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小组内沟通 1、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吗?列举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每组至少列举6条) 2、怎样可以转变摩擦力的大小? 3、增大摩擦力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4、减小摩擦力大小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反思总结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愿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愿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F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 围
38、,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状况准备。 四、当堂检测 1、推断题 (1)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自行车刹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 ) (2)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可以消退摩擦 ( ) (3)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 ( ) (4)物体运动越快,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 ) (5)物体静止时,就确定没有受到摩擦 力 ( ) (6)假如没有摩擦,我们就寸步难行 ( ) 2、甲、乙两同学沿同始终线,水平向右拉一木箱,甲用60N的力,乙用40N的力,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100N,方向向右 B100N,方向向左 C20N,方
39、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 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冬天下雪后,常见民警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 D工厂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4、笨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而上,我们推不动它是由于 ( ) A、这物体的惯性很大 B、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头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
40、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大小总正比于接触面上的压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确定是静止的 B、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确定等于N D、静摩擦力不愿定是阻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确定有弹力 B、弹力的
41、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确定垂直 C、滑动摩擦力确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确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需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确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ABC静止。( ) A.C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B.A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6、一根质量为m,长为a的均匀木棒,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F力推动,当其经过如图所示位置时,求f。 7、物体静止,F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当力F变为3F时,再求静摩擦力。 A错;假如受的是静摩擦力,则可能压力增加但摩擦力不变,比如手握油瓶,握得再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mg,B对C错;D正确。 3、【答案】ABC 4、【答案】 AC 【解析】没越多,为了不掉下来,必需增加最大静摩擦力,A对;由受力分析知:竖直方向只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瓶始终静止,说明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平衡,大于始终等于mg,不变,B错C对D错。 5、【答案】AC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