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学校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推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沟通。 2、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及力气,使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同学进一步体会大事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关怀同学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同学能够利用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介
2、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宠爱什么颜色的球?假如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宠爱的颜色吗? 生:或许,可能摸到。 二、初步熟识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师:老师带来的口袋里放了放个黄球和个白球,假如让你来摸一摸,你估量状况会怎么样呢? 生1:很简洁摸到黄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认为摸到黄球的次数会多一些。 师:状况真是这样的吗?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 生: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试一试。 师:那我们就来亲自动手试一试吧。 老师呈现活动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记录摸得的结果,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换下一位连续摸。每组
3、一共摸20次。” 师:依据要求,摸球时我们要留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抢。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任凭摸的意思。 小组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说一说。 师:请按小组汇报一下,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统计的。 生1:我们是用打勾的方法统计的; 生2:我们是用画横线的方法统计的; 生3:我们是数正字的;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用数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的吗? 同学介绍方法。 师:你们觉得数正字的方法怎么样? 生1:简洁,一目了然。 生2:一个正字五画,数起来很便利。 师生依据统计表共同分析结果。 、议一议。 师:通过摸球活动,你觉得能验证你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4、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黄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也可以怎么说?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小。 老师板书:可能性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变式思考,明晰概念。 老师出示图并提问:口袋里装着个黄球和一个白球,任意摸,状况会怎样呢? 生:摸到白球 师:确定是白球吗? 生:不愿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会怎么样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试验比较,加深感悟。 老师出示图并提问:假如把口袋里的球换成4个白球、2个黄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一些。 生2:黄球摸到的次数可能比白球少。 师
5、:让我们来连续通过试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同学动手试验,老师针对各小组的不怜悯况,分别赐予指导。 统计各小组摸到不同颜色球的状况,记录并分析。 师:同样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发觉吗? 生1: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数相差没那么大了; 生2:由于白球和黄球相差没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没那么大了。 3、促进迁移,深化理解。 老师出示图并提问:假如是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任意摸球,又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黄球。 师:现在摸到这两种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样的,相等的。 师:为什么? 生1:由于它们的个数一样的。 生2:球的个数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老师板书:相等
6、4、引发探究,鼓舞创新。 老师出示口袋,里面放着5个白球。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黄球? 生1:摆6个。 生2:摆6-9个。 师:这几种摆法中,哪一种只多那么一点点? 生:应当摆6个。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摆1个,2个,3个都可以。 师:你们也能利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摸到的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个。 生2:摸个也行。 生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摆几个黄球? 生4:5个。 四、体会等可能性的公正性 、感受等可能性在实际生活的运用 播放录像:足球竞赛抛硬币选择场地的情境
7、。 师:谁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抛硬币的方法选场地,还可以确定谁先发球。 师:你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准备场地和谁先发球,是不是公正合理呢? 生1:由于硬币有两个面,只要两个队长选择一个面就可以了,很便利。 生2: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一样的,就比较公正。 师:类似于这样的公正竞争的方法还有哪些呢? 生1:铁锤、剪刀、布。 生2:掷骰子。 、设计等可能性。 多媒体播放两同学下棋场景,两小伴侣正用掷骰子的方法准备谁先走棋。 画外音:“掷到六点朝上就你走,掷不到六点就我走。” 师:假如是你,你情愿按这个规章与他下棋吗? 生1:不情愿。由于六点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几面,不公正。 生2:六点很难抛
8、到,1、2、3、4、5很简洁抛到。 师:假如你来下棋,同样用掷骰子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公正的规章吗? 生1:假如掷到单数就你走,扔到双数就我走。 生2:假如掷的点数大,你大你就走。 生3:假如掷到1,2,3面,你走,假如掷到4,5,6我走。 生4:假如掷到单数,或是双数也可以的。 师:为什么这些规章你情愿接受呢? 生:由于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五、综合应用可能性大小的学问。 师:老师前两天我去逛商场,看到商场里正用转盘搞一场“转、转、转,转出幸运星”的有奖促销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转盘 老师先指导同学观看转盘,并说一说转动这个转盘,结果有几种可能。 师: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你会制定怎样的
9、中奖规章? 生1:绿色没有奖,红色一等奖。 生2:绿色三等奖,紫色二等奖,红色一等奖 师:我留意到,你们都是把红色定为一等奖,为什么呢? 生1:由于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比较少。 生2:一等奖奖品贵,应当由少数人得,不然老板就亏了。 师:其它几个商场的老板看到这个转盘,也都想用转盘搞一场有奖促销的活动,不过每个商场老板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依据老总的要求来设计一个转盘? 分小组按要求制作转盘。 沟通各组制作的转盘。 师:假如你是消费者,你最希望去转哪个转盘?为什么? 生1:我最希望转我们自己的转盘。 生2:我最希望转这个,由于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奖的可能性很大,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10、 师:假如你是老板,你希望设计哪个转盘? 生:当然希望是得大奖的人数少的了。 师:想想这几个转盘都是按哪个要求制作的? 生:中奖和不中奖的可能性相等。 师:在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是随处可见,关键是要靠我们用光明的双眼去查找、去发觉,用你才智的大脑去分析、去推断。 学校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1,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同学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 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同学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把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初步观看、比较、抽象、概括力气以及语言 表达力
11、气。 3、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同学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预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叙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爱好。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预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沟通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假如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同学沟通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
12、你是怎样算的? 7、同学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预备,使同学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沟通、启发达到共同进展的效果。让同学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慢慢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同学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 (1)要求同学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老师巡察指导。 (2)沟通汇报。 2、引导同学完成练习四第1题。 同学认真观看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同学完成练习四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玩耍中,并让同学体验成功的欢快,让同学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13、。 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校数学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7、6加几 教学目标: 、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敏口算。 、经受操作、争辩、沟通,养成自主探究的力气和迁移推理的力气,优化算法。 、激发学习爱好,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把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迁移推理的力气。 教学预备: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加几、加几、加几的转盘各个。 教学设计说明: 本小节的教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加几的口算,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口算方法,能灵敏口算。在设计时,通过
14、教学环节逐层深化,让同学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玩耍中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敏的方法优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学比较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爱好,同时娴熟口算。 其次部分是“用数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充分运用情境图让同学学数学用数学;引导同学仔细观看图意,体验相同的问题,观看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会不同;在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分成和? 今日的天气真好,小红和伴侣一起去儿童公园玩
1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量同学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引出式子?) 二、 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教学。 ()小组内争辩: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相互说一说,再把思路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老师参加小组争辩。) ()同学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回答。 为什么把分成和? ()小结: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老师真为你们兴奋,同学们真了不起! 、小竞赛:转转盘(教学例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加几和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 ()你们看一片
16、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鸟儿在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 天空上有只小鸟,又飞来了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草地上一边有朵花,另一边有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书列式: ()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和。 ()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 为什么把分成和? 为什么把分成和? ()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加几,还能算、加几。 (二)、教学、加几 、小组合作玩转转盘。(限时分钟) 玩法:转盘中间和四周都有一些数,转动圆盘,转到几,先说出算式,并写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数。比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多。 ()转盘有: ()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行汇报
17、得数(只要求说和、和、和的计算方法), ()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动动脑(教学例) ()计算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同学们自由回答。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巩固练习 、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页,第题 、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页,第题 、坐火车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然后依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和四列火车)。老师在、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长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同学玩耍,设 “才智星”,老师巡察指导。
18、五、 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加几、加几和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方法? (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学校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经受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进展观看、归纳、猜想、验证的力气.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究,培育观看、分析、抽象的力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究性和制造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做 出示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它们
19、的规律. 例1 (1)(+5)(+3)=_;(2)(+5)(-3)=_ (3)(-5)(+3)=_;(4)(-5)(-3)=_ 例2 (1)(+6)(+4)=_;(2)(+6)(-4)=_ (3)(-6)(+4)=_;(4)(-6)(-4)=_ (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 想一想 你们发觉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如何? 同学活动:计算、争辩 总结 一正一负的两个数的乘积为负;两正或两负的乘积是正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想一想 两数相乘,积的确定值是怎么得到的呢? 同学:是两因数的确定值的积. 学校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进一步熟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进行简
20、洁的换算; 2、使同学进一步熟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把握三角形与梯形的分类; 3、进一步熟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4、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进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平移和旋转等。 教学资源: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揭题:今日,我们把几个还没有复习的单元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单元没有整理过呢?(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及统计。) 提问:在这些单元中,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自由发言) 引入:接下去,我们来复习这些学
21、问,希望大家通过复习,对各方面学问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都有所提高。 二、复习升与毫升 1、整理与复习第14题 先让同学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再启发同学依据生活阅历和对升与毫升的熟识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整理与复习第15题 同学先独立填写,再沟通想法,进一步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1升=1000毫升,以及相关的换算方法。 3、小结:升与毫升的有关学问。 三、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整理与复习第16题 同学独立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沟通正确的画法,强化同学对这几个图形的正确熟识。 2、整理与复习第17题 先引导同学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含义,再让同学分别
22、在图中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 3、整理与复习第18题 先让同学依据题目要求用2厘米、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分别围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结合有关学问的理解,分别回答有关的问题。 4、整理与复习第19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计算,指名两位同学板演,然后汇报沟通,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特征的熟识。 5、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学问。 四、复习平移、旋转与统计 1、整理与复习第20题 让同学在方格图在分别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把简洁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沟通画法,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把握把一个简洁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和旋转90度的方法
23、。 2、整理与复习第21题 (1)预先布置同学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从学校一班级到四班级上学期每学期期末的身高状况;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有什么优点? (3)争辩沟通:某位同学一至四班级身高增长状况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表示收集的信息比较合适? (4)独立完成统计图; (5)小组沟通:说说从图中能看出些什么?依据统计图中的变化趋势估量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3、小结:平移、旋转与统计的重要学问点。 五、全课总结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你们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认真复习,迎接考试,以取得另自己满意的成果。 学校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同学活
24、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让同学在合作中沟通、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预备 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 1。小伴侣们,今日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师:这是怎么回事? 二、引导探究,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 1。 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仔细观看。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消逝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2)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
25、)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 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学问,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2。 请同学用手中的镜子做玩耍。 (1)发给同学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方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 (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看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3)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伴侣照镜子图(例3) 师:这位小伴侣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伴侣又在干什么? 3。师说:“小伴侣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同学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同学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
26、的。(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同学任意做动作 三、运用拓展 1。 推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教科书第71页第5题) 2。 找伴侣。 3。 思考题:第71页第1题、2题。 (1)看镜子写数 (2)看镜子写时间 四、小结评价 师:看,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学问,你知道了吗? 学校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受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看,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洁的换算。 3、使同
27、学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同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量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同学认真观看。老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量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量”一栏中。 (3)对估量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量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沟通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熟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觉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
28、系吗?”。 (2)同学观看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觉这个关系的过程。 2、关怀同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看1毫米的长度,相互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老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诞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沟通。 (3)要求同学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终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
29、: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支配同学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同学先估测,后推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同学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同学估量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同学对估量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 2、师总结。 分米的熟识 学习设计 学校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结合实际情境,通过操作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娴熟地计算。 2.
30、让同学在观看,操作中逐步培育探究、思考的意识和力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算法的沟通、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把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课前预备】 1.老师:,桃子,光盘 2.同学: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师:听说一(2)班的小伴侣特殊聪慧,老师想来考考你们,情愿接受挑战吗?在做挑战任务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10+1= 10+5= 10+8= 10+4= 10+3= 10+7= 10+6= 10+2= 2、才智比拼 看来十加几的算式难不倒小伴侣,那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才智
31、比拼。 你能立即算出每幅图中三个数的和吗?看谁能答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复习十加几,有利于同学更好的学习9加几,在计算9加几时,更能想出凑十法。】 二、新课讲解 1.谈话导入:小伴侣们猴妈妈发觉小猴最近表现很好,它买了小猴最宠爱的水果嘉奖给小猴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桃子),恩,是桃子。猴子观看桃子可兴奋了。(出示) (1)师:仔细观看图,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摆的? 指名回答。 师: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真棒,你提的问题与猴妈妈一样,猴妈妈说,假如小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吃桃子。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你们能不能帮它
32、。该怎么算呢?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就是把9和4合起来,该怎么列式?) 生:9+4=13 师:很好,你也把得数算出来了,那我们现在来验证他算的对不对? 和你的小伙伴争辩一下预备用什么方法验证?老师巡察。 争辩:你们预备如何验证9+4=13这个得数是否正确? 生1:我是数数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生2:我是这样想的:10+4=14,所以9+4=13。这位小伴侣真会动脑筋,假设全部放满,就是10+4=14,现在缺一个,所以用14减去1得13。) 生3:我是从盒子外面拿一个到盒子里,就成10个,加上外面的三个,正好是13个。 师:拿一个?怎么拿?请你到前面来演示着说一说。 生:
33、先拿一个放进盒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这位同学刚刚从外边4个中拿走了几个?(1个)他把这一个放哪里了(给9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凑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宠爱哪一种?为什么? 生: 数数。(可能是你对数的方法比较熟) 生:拿进去一个,凑成十的方法。算起来很简便。(你真会思考) 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 算式来表示? 生:9+4=13 师板书:9+4=13 (多提几个人说说凑十法的过程,然后全班一起说) (1)谈话:小猴在你们的.关怀下吃到了桃子,猴妈妈又买了些花嘉奖给小猴和你们呢(出示“试一试”)。 师:
34、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朵花吗?该怎么列式?(9指哪边的花?7呢?) 生:9+7 师:你会计算吗?先圈出10朵,再计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思考过程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师:要把7分成几和几?7为什么不分成3和4或2和5呢? (2)师:我们今日学习的加法题都有什么共同地方? 都是9加一个数,得数也都是十几。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9加几,计算时都是把第 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然后拿9和1凑成10,10加几等于十几。 师:你想试试其他的9加几算式吗?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再放一块就是10块了,你能看图说说小猴的算法吗? 小猴为什么搬1块到左边?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能依据
35、这些,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同学做,老师巡察。 指名回答,全班齐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像这样摆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在书上把它圈一圈。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同学做,集体订正 (3)圈出10根后,右边剩下几,得数就等于十几。 3、“想想做做”第3题 9+1+1= 9+1+4= 9+1+8= 9+2= 9+5= 9+9=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想发觉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让同学熟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式子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蚂蚁搬家的玩耍”,出示。 指名同学回答,老师板书。 你能按挨次说出9加几的算式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引导同学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觉9加一个数,得数都是十几,并且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数少1。 四、挑战自我 出示题目: 9+()15 9+()17 想一想:1、( )里能填哪些数? 2、( )里最大能填几?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