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教学计划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师教学计划10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教师教学计划10篇科学的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七个班。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2、、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
3、,改善实验条件。 五、实验安排 (略) 科学的教学计划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
4、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5、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
6、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科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助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教学班级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7、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选取了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习性、升值等方面的过程后,本单元讲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四位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较粗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的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8、。 第四单元太阳家族,本单元从认识太阳系的结构开始,分别研究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并未进一步学习天文学的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单元海洋资源作为最后一个结束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的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地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美丽。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9、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
10、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了解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2、归纳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3、了解食物链和光合作用的含义 4、了解细菌和病毒真菌的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认识不同形式的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6、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7、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四、教学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
11、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应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习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1名
12、幼儿,其中有部分幼儿之前已经在春雷幼儿园进行学习,所以他们已初步具有集体荣誉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能初步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班级氛围宽松自由。他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爱老师,爱同伴。但还有一少部分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幼儿胆量小,不敢与同伴大方交往,不敢表现自己,还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甚至有个别幼儿还经常哭闹,这就需要在本学期加以引导。 二、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
13、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
14、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四、教学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
15、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五、具体措施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
16、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科学教学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17、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
18、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 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
19、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本学期教五年级科学,随着孩子的成长,也经过了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孩子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1、整体学习状况: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的
20、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语数教学。 3、儿童心理分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
21、: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新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
22、情况,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器材,取得学校的支持,再购入一批和教材相配套的器材。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注重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平时表现和科学记录本为主要方式,关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6、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
23、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教学计划 篇六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总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
24、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25、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
26、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
27、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
28、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
29、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今年毕业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子课题“导、学、练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五六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准备好摆放在书桌上,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提问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
30、,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课课内容当堂理解掌握,下节课提问打分制度,单元一练一测验的模式,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评定。 科学教学计划 篇八 一、学期工作思路: 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围绕我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学的教研质量与教研水平;实施
31、专业化指导与学术性。 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构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沛提高教学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群策群力、一起研讨。 二、学期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掌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将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规范、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考虑,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战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
32、和经验。 (3)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优秀教案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充沛发挥教研工作对于发明性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动力作用,充沛、全面解读科学课程规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 改革保守教研方式,积极参与教研,与教师一起协商、平等对话,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沛发挥全体科学教师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
33、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生长的行动理念。 2、发动全体科学教师积极参与上级开展的各种重点课题研究活动。 (四)认真参与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自身专业生长。 认真参与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科学教学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
34、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
35、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
36、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
37、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
38、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39、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
40、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材内容 2.122. 始业教育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19-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 2.26-3. 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3.53.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3.123.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1.热起来了 3.193. 2、给冷水加热3.液体的热胀冷缩; 3.26-4. 4、空
41、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4.2 4. 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 4.94.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单元复习; 4.164. 期中考试1.时间在流逝; 4.234. 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 4.305. 5、机械摆钟6 .摆的研究; 5.75. 7、做一个钟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5.145.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1.昼夜交替现象; 5.215.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证明地球在自转; 5.286. 4、谁先迎来黎明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46. 6、地球在公转吗6.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6.11-6.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6.18-6. 单元复习概念梳
42、理;机动 6.25-7. 总复习 科学教学计划 篇十 一、目标: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
43、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具体措施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主动探索,特别是通过摆弄、操作具体事物材料来学习。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3、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进行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 常规 第三周 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 找春天 第七周 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 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 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 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 吹泡泡 第十七周 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 下雨了 第二十周 复习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