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万寿山导游词_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颐和园万寿山导游词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万寿山导游词_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颐和园万寿山导游词颐和园万寿山导游词1 万寿山前的主要景观包括长廊、万寿山中轴线建筑群、万寿山前东侧的紫气东来城关和西侧的听鹂馆。 首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游廊。它南临昆明湖,北靠万寿山,奇异地将这两个景区连接在了一起。它以中央的排云门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其间点缀着四个亭子和两个敞轩。四个亭子自东向西分别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在留佳亭与寄澜亭之间有一敞轩,名“对欧坊”。秋水亭与清遥亭之间有一敞轩,名“鱼藻轩”。长廊内有大量的苏式彩绘,共1.4万余幅。彩绘题材大致分为三类:山水、花
2、鸟、人物。山水画主要以临摹著名画家作品和江南美景为主;花鸟画主要是吉利图案;人物画主要取材于历史典故和神话传奇。1990年,长廊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画廊之冠。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万寿山中轴线建筑群。中轴线上由南至北的主要建筑依次为: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晖殿、佛香阁、众香界琉璃牌坊、才智海。 云辉玉宇牌楼位于万寿山中路的最南端。牌楼南面正中的坊额上题“星拱瑶枢”,是群星环围着北极星的意思。将万寿山四周众多的建筑形象地比方为环绕北极星的星辰,突出了排云殿作为“北极星”的尊贵地位。北面正中间的坊额上题“云辉玉宇”,是云霞殿宇交相辉映的意思。“玉宇”是传奇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将排
3、云殿比方为“玉宇”,寓意慈禧太后是长生不老的神仙,既祝寿,又歌功颂德。 在云辉玉宇牌楼和排云门之间东西两侧对称安放着12块形态各异的太湖石,由于它们的形态神似十二生肖,所以叫做“十二生肖石”。这12块太湖石原是畅春园遗物,光绪年间移至此处。另外,过去官场官员升座后,下属衙役分列两旁,称作“排衙”,十二生肖石的布局形如其制,所以又被称为“排衙石”。 排云门的北面是二宫门,门上悬挂“万寿无疆”匾。,每年旧历十月初十为慈禧祝寿时,光绪皇帝在二宫门正中跪拜,二品以上王公大臣在二宫门外分列两侧,三品以下官员则全部跪在排云门外。 二宫门的北面是排云殿,这里最早是明代圆静寺旧址。乾隆皇帝为其母亲祝六十大寿时
4、,在圆静寺旧址上建筑了大报恩延寿寺中的大雄宝殿,英法联军占据北京时,大雄宝殿被毁。重建颐和园后,改建为排云殿,这里是慈禧太后在庆寿典礼上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出自晋代郭璞游仙中“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寓意此处是神仙居所。 在排云殿的北面是德晖殿,这里是帝后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休息和更衣的地方。 德晖殿的北面是佛香阁。佛香阁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建,是颐和园的核心建筑。佛香阁为八面三层四重檐攒尖顶建制,高约36米,内部由8根铁梨木巨柱支撑,曾经是供佛的地方。 佛香阁之北是众香界琉璃牌坊。众香界琉璃牌坊是才智海的山门。牌坊坊额南面题“众香界”,“众香”是佛国的名称。北面题“祇树林”,祇
5、树林指祇园精舍,是古印度最早的两座佛教寺院之一,后来泛指佛教寺院。 才智海位于众香界琉璃牌坊的北面,建于乾隆年间,建制两层,外墙颜色以黄绿为主,墙上镶嵌1008尊琉璃佛,大殿为券拱式结构,俗称“无梁殿”。“才智海”一名来自无量寿经中“如来才智海,深府无涯底”,意思是如来佛才智如海,佛法无边。 “紫气东来”城关位于万寿山东麓,城关上南北题额均为乾隆皇帝御笔。南面题额“紫气东来”,出典于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函谷关关令尹喜看到东方紫气映空,直到将有圣人经过,便沐浴更衣预备迎接。其次天果真见老子骑青牛缓缓而来。乾隆皇帝用此故事题为关名既取祥瑞之意,又点明白城管的地理位置。北面题额“赤城霞起”,出典于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颐和园 万寿山 导游 _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