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吨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吨教学反思15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吨教学反思15篇熟识吨教学反思1 课题 吨的熟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学校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素养教育目标 学问教学点: 1熟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力气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育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力气。 情感渗透点: 数学学问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育同学的搜集信息力气。 2指导同学通过计算、观看,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2、 3培育同学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参与 1关于吨的学问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同学对吨的感性熟识,并培育同学搜集信息的力气。 二、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同学
3、学习的爱好,调动同学参与的乐观性。 三、借助直观形成表象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毕竟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班级的同学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看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同学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知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看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呈现课前的学习状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同学一个呈
4、现自我的机会。 让同学通过推算,然后观看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四、解决问题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知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洁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缘由。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聘请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
5、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知同学: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日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日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
6、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沟通。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登记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育同学的解决问题的力气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同学从小就懂得要疼惜路桥。激发同学仆人翁的情感。 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同学关怀生活的热忱。 结合生活事例,让同学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同学学习小明擅
7、长观看、宠爱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觉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学问。 让同学学会准时反思,整理所学的学问。 六、课外延伸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看生活,把你发觉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确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同学主动去发觉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生活。 板书设计 吨的熟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能把数学学问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同学,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乐观性,同学的思维活跃,参与热忱高,也培育了同学联系生活实际
8、解决问题的力气。 只是小组争辩时没有组织同学进行合理分工,留意纪律,使得小组争辩时表面上看起来热吵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乐观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进展提高,使得小组争辩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确定要留意组织同学有目的、纪律的争辩,培育同学乐观参与的热忱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力气。 熟识吨教学反思2 有了上节课的教训,今日在教学重量单位的时候就顺多了。 依据上节课的阅历,我先让同学回忆已经学过的重量单位,并板书在黑板上。问同学,在什么时候用克千克作单位,并回忆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然后再问同学有比千克更大的重量单位吗?于是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9、 通过例一中的大米图,同学很快的了解了1吨=1000千克,但是毕竟1吨有多重,同学还是不清楚。于是在算几个这样的学校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的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同学算一算,40个学校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接着同桌相互抱一抱,看看你能否抱得动你的同桌。由于班级中有的同学胖一些,有的瘦一些,所以有的同学很兴奋的说我可以,而有的同学却无法抱动同桌。在同学活动之后,我便说:“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的体重是在25千克左右,个别同学的体重比25多一些,抱起来就有些吃力了。那两个这样的同学你还能抱动吗?”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于是我请了三名女生上台,请其中的一个来抱抱看,结果可想而知。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相互抱一抱,充
10、分感受到了1吨是很重很重的,吨是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的。 熟识吨教学反思3 “吨”这个概念对三班级的同学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它又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引导同学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响应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让同学体验1吨,产生真实的、深刻的感受呢?怎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针对这些问题,课前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细心的预设。 第一部分,我关怀同学复习了三班级上学期学习过的两个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通过两个小练习,让同学选择合适的单位。当出示:“一辆大卡车苹果重3( )”时,同学发觉原来学习过的两个
11、重量单位都不合适,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来表示。接下来通过课本上的图片,让同学初步体会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其次部分,是让同学充分体会“1吨”毕竟有多重?我先让同学感受我们自己学校一袋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能不能搬的起来,对于三班级的同学来说,25千克已经是很重,搬不动。当同学知道40袋这样的大米才是“1吨”的时候,初步能体会到“1吨”是很重的。紧接着又让同学通过生活中的物体进一步感受哪些物体重“1吨”1000棵大白菜、全班同学的.体重通过图说说不同物体的重量与1吨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同学对1吨有多重的印象,可以说一说多少头奶牛、多少桶石油、多少袋水泥、多
12、少头猪的重量是1吨。 巩固练习部分,主要利用课本上的联系复习巩固,最终通过一则数学日记,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用错单位,会引起笑话。 整节课,同学爱好比较深厚。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同学的计算力气有限,不会推算多少个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吨。虽让同学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10岁的孩子,“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熟识吨教学反思4 教学之前,同学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熟识,同学对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毕竟有多重,同学并没有感性的熟识和直观的参照。教材上
13、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假如我们依据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同学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明显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同学熟知的生活实例,给同学确定的经受、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基于课前的反思,我设计了拎一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我从食堂借来了一桶的色拉油,让同学在课堂上试着拎一拎、说一说。弱小的女同学几乎拎不起来,她们直喊太沉了;力气大些的男生们虽然拎离了地面,但也坚持不了20秒。他们埋怨道,太重了手都拎酸了,还红了一道印子。于是,我顺势利导,“才小小的一桶重的色
14、拉油,都把大家累成这样,要是50桶这样的色拉油,你估量我们班谁能拎的动?你们知道多重吗?”同学纷纷表示,50桶这样的色拉油1个人不行能拎的动。在同学沟通的同时,我板书着:一桶 50桶(*)千克。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就是1吨。 环节二:在同学中找几个重的同学。我让班上一些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同学的乐观性很高,有的同学能背动一个的同学,有的能一边背一个,一边抱住一个,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感受到体验的欢快。再问他们多少个的同学是,也就是(*)吨时,同学很快说出答案。接着,我“借题发挥”,让前后的男生或女生分别告知对方体重,再相互背一背,估量多少个的重量是
15、一吨。 教学完后,我留意到这两个环节上同学的心情高涨,留意力比较集中。这说明,同学特殊宠爱这样的体验环节,他们通过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熟识。但是,我也反思到在环节一上,有些力气小的同学没有充分体验到的重量,而且环节一的与环节二的差别不大,有重复之感,很难说同学的体验有多明显。我想,环节一假如改为用的色拉油(重),多预备几瓶这样的色拉油,让同学两手拎一拎,看看各种同学拎起的不同瓶数后,再引入多少瓶这样的色拉油重,也就是1吨时,效果会更好。而且,这样的处理后环节一和环节二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具的有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熟识吨教学反思5 今年区“
16、五四杯青年老师赛课”增设了一个新项目:评课,我有幸为那些参加竞赛的老师上了节熟识吨。我是刚工作三年的年轻老师,由于阅历不足,所在的学校是小班化学校,为了凸显我们小班特色,最终选择了熟识吨这节课。由于参加竞赛的老师很多是教学上的精英,所以让他们来听我的课,评我的课,心情很紧急,也很重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上过这节课,看过老师们的点评,我也来谈谈上过这节课后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设计奇异,突破重难点,环环相扣 导入部分:用现在流行的“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赛”切入,既新颖有具有时代特色,引人入胜。同时通过选拔赛对体重要求这一冲突情境,让同学填蜜蜂3( ),小兔3( ),既让同学复
17、习了旧知,同时为下面大象3( )作铺垫,从直观上可以知道大象不行能填“克”或“千克”,当很重的物体就用“吨”作单位,同学初步熟识了吨。然后通过图片让同学了解到“大宗物品”也用“吨”作单位。 新授部分: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环节,让同学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等形式让同学体会到一个这样的物体有多重,由此通过感受、想象来感知1吨有多重。这三个活动分别是:拎50千克的大米、抱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小伴侣、拎10千克的水,第一次拎米让同学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同时引出“1吨=1000千克”,其次次背或抱同学,进一步强调吨的重,加深同学的感受,第三次让同学先拎水再猜重量,培育同学的数感。活动后通过现实中1吨的物体进一
18、步让同学体会1吨很重。 练习部分:通过小结什么时候分别用“克”、“千克”、“吨”为下面练习填合适的单位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复习克、千克、吨的进率让同学能正确的换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同学能学以致用,真正把握所学内容。 二、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 由于我们学校是小班教学,所以从一班级开头我们就培育他们小组合作力气,五到六人一组,桌子围成确定的形状。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感知的环节,活动过程中由组长领导同学排好对,有秩序地去拎大米、抱同学以及拎水,课堂吵闹而不乱,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很多环节还接受了同桌互说,找最宠爱的一个或两个好伴侣互说等形式,让同学充分地沟通,让同学真正做学习的仆人,从课堂反
19、映来看,同学的小组活动并没有走过场,流于形式,每个合作环节同学都认真有效地完成了。 三、教学留意分层,有些细节处理比较细致 针对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把“想想做做”1和2做了调整,先完成第2题,再完成第1题,由于第2题是直观题,同学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出答案,而第1题同学只能依靠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思维难度加大,所以通过第2题做铺垫 ,同学通过小组说再沟通的形式,为后面做好充分的预备。再如:对同学描述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时,留意同学表述完整;填单位名称中:一头大象是3000( ),我追问同学:“大象不是很重吗?为什么这里不用吨呢?
20、”引导同学体会到填单位不但要看单位,还要把前面的数合起来才能填出正确的单位。 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加强同学的感知 通过卡通的课件,既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又关怀同学直观地感受1吨有多重。如:通过课件演示由1袋50千克的大米到20袋这样的大米,由2个25千克重的同学到4个、40个这样的重的同学过程,让同学对1吨有直观而猛烈的感受。 五、重视评价激励体制,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 我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小组,并给四个组取上名字:“欢乐队”、“欢快队”、“才智队”、“机灵队”,对表现好的小组通过“树上画苹果”的形式进行激励,还有同桌互评,在习题纸上画笑脸,准时表扬等形式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课堂当中。 当然这节
21、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重“体验”,但设计的环节没运用到最大 虽然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活动体验,但教学时过快,同学可以感受再充分些,对于“1吨重不重”之类,渲染得不够,同学感叹得没那么的猛烈。教学完这三个环节后,可以追问:1吨相当于多少袋这样的大米?到少个这样重的同学?等,让同学建立起1吨的重量相当于多少个身边的生疏的事物的概念,让教学落到实处,其实之前设计有个环节,试上时同学答不上删掉了,事后再问同学时同学都能很好地举出实例,可能是低估了同学的实际状况。 二、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处理不够机智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讲“大鲸鱼”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金鱼”才会让听课老师觉得我没有留意倾听同
22、学的回答,还有请同学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吨表示,同学说:大米,我当时想的是1袋大米,其实一粒大米用“克”,多少大米用“吨”,这样处理更直接、有效、水到渠成,当时根本想不到那么多,很大的一败笔。 由于第一次教三班级,对于一些说法我不知道是正确的,导致我还是依据教案的说法教学,比较呆板。如9吨=( )千克时,有同学提出:由于1000千克=1吨,所以9吨=9000千克,这种说法也对,可以适当引导多种方法,灵敏处理。 三、练习可以适当精简些,更放手些 由于生源的问题,课本上的有些题目我进行了调整,转变,有的没有接受,从整体上题目设计有层次,但可以更完善。比如( )千克= ( )吨,这样的开放题的
23、位置可以放最终,让同学好好地说一说。又如一棵白菜重1吨,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由于怕同学答不上来,没有让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反馈,而是请好的同学说了说,放手少了些。 四、教学行为需要改善 教学中的语言不够简洁,提问和回答都比较琐碎,当同学表述不出来时,有心急帮同学说。板书过于简洁,可以更精细些。 熟识吨教学反思6 在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前,同学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熟识。知道了1千克=1000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可作单位,而一般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这样一来同学就知道了测量较重的物体或者是大型物体时常用吨作单位。但是“吨”毕竟有多重呢?同学没有直观的熟识。也不行能像熟识克和千克那样让同学
24、通过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或者是两袋盐的重量来建立感性的熟识。所以,对于 吨这个质量单位要想建立吨的观念的确有确定的难度。 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我是先让同学用所学“吨”的学问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量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同学体验到“吨”的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学问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同学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利用孩子们的体重,从数量上体会。我找了班上体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个同学,而我的体重是50千克。这 样同学可以想象大约
25、四十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20个老师的体重就是1吨。让同学在对比的数字中感受1吨之大。 但吨的确在生活中不常见,所以感受力气比较差的同学对吨还是不能完全熟识。 熟识吨教学反思7 今年区“五四杯青年老师赛课”增设了一个新项目:评课,我有幸为那些参加竞赛的老师上了节熟识吨。我是刚工作三年的年轻老师,由于阅历不足,所在的学校是小班化学校,为了凸显我们小班特色,最终选择了熟识吨这节课。由于参加竞赛的老师很多是教学上的精英,所以让他们来听我的课,评我的课,心情很紧急,也很重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上过这节课,看过老师们的点评,我也来谈谈上过这节课后自己的一些感想: 1、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设计奇异,
26、突破重难点,环环相扣 导入部分:用现在流行的“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赛”切入,既新颖有具有时代特色,引人入胜。同时通过选拔赛对体重要求这一冲突情境,让同学填蜜蜂3( ),小兔3( ),既让同学复习了旧知,同时为下面大象3( )作铺垫,从直观上可以知道大象不行能填“克”或“千克”,当很重的物体就用“吨”作单位,同学初步熟识了吨。然后通过图片让同学了解到“大宗物品”也用“吨”作单位。 新授部分: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环节,让同学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等形式让同学体会到一个这样的物体有多重,由此通过感受、想象来感知1吨有多重。这三个活动分别是:拎50千克的大米、抱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小伴侣、拎10千克的水,第一次
27、拎米让同学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同时引出“1吨=1000千克”,其次次背或抱同学,进一步强调吨的重,加深同学的感受,第三次让同学先拎水再猜重量,培育同学的数感。活动后通过现实中1吨的物体进一步让同学体会1吨很重。 练习部分:通过小结什么时候分别用“克”、“千克”、“吨”为下面练习填合适的单位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复习克、千克、吨的进率让同学能正确的换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同学能学以致用,真正把握所学内容。 2、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 由于我们学校是小班教学,所以从一班级开头我们就培育他们小组合作力气,五到六人一组,桌子围成确定的形状。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感知的环节,活动过程中由组长领导同学排好对
28、,有秩序地去拎大米、抱同学以及拎水,课堂吵闹而不乱,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很多环节还接受了同桌互说,找最宠爱的一个或两个好伴侣互说等形式,让同学充分地沟通,让同学真正做学习的仆人,从课堂反映来看,同学的小组活动并没有走过场,流于形式,每个合作环节同学都认真有效地完成了。 3、教学留意分层,有些细节处理比较细致 针对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把“想想做做”1和2做了调整,先完成第2题,再完成第1题,由于第2题是直观题,同学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出答案,而第1题同学只能依靠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思维难度加大,所以通过第2题做铺垫 ,同学通过小组
29、说再沟通的形式,为后面做好充分的预备。再如:对同学描述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时,留意同学表述完整;填单位名称中:一头大象是3000( ),我追问同学:“大象不是很重吗?为什么这里不用吨呢?”引导同学体会到填单位不但要看单位,还要把前面的数合起来才能填出正确的单位。 4、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加强同学的感知 通过卡通的课件,既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又关怀同学直观地感受1吨有多重。如:通过课件演示由1袋50千克的大米到20袋这样的大米,由2个25千克重的同学到4个、40个这样的重的同学过程,让同学对1吨有直观而猛烈的感受。 5、重视评价激励体制,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 我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小组,并给四个组取上
30、名字:“欢乐队”、“欢快队”、“才智队”、“机灵队”,对表现好的小组通过“树上画苹果”的形式进行激励,还有同桌互评,在习题纸上画笑脸,准时表扬等形式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课堂当中。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重“体验”,但设计的环节没运用到最大 虽然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活动体验,但教学时过快,同学可以感受再充分些,对于“1吨重不重”之类,渲染得不够,同学感叹得没那么的猛烈。教学完这三个环节后,可以追问:1吨相当于多少袋这样的大米?到少个这样重的同学?等,让同学建立起1吨的重量相当于多少个身边的生疏的事物的概念,让教学落到实处,其实之前设计有个环节,试上时同学答不上删掉了,事后再问同学时
31、同学都能很好地举出实例,可能是低估了同学的实际状况。 2、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处理不够机智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讲“大鲸鱼”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金鱼”才会让听课老师觉得我没有留意倾听同学的回答,还有请同学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吨表示,同学说:大米,我当时想的是1袋大米,其实一粒大米用“克”,多少大米用“吨”,这样处理更直接、有效、水到渠成,当时根本想不到那么多,很大的一败笔。 由于第一次教三班级,对于一些说法我不知道是正确的,导致我还是依据教案的说法教学,比较呆板。如9吨=( )千克时,有同学提出:由于1000千克=1吨,所以9吨=9000千克,这种说法也对,可以适当引导多种方法,灵敏
32、处理。 3、练习可以适当精简些,更放手些 由于生源的问题,课本上的有些题目我进行了调整,转变,有的没有接受, 从整体上题目设计有层次,但可以更完善。比如( )千克= ( )吨,这样的开放题的位置可以放最终,让同学好好地说一说。又如一棵白菜重1吨,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由于怕同学答不上来,没有让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反馈,而是请好的同学说了说,放手少了些。 4、教学行为需要改善 教学中的语言不够简洁,提问和回答都比较琐碎,当同学表述不出来时,有心急帮同学说。板书过于简洁,可以更精细些。 熟识吨教学反思8 “吨”的熟识是人教版三班级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的学问点,是同学熟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后需要学习
33、的另一个表示质量的单位,吨的熟识教学反思。三班级同学,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特殊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同学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同学眼前,从而拉近1吨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这节课的重难点。 新课标下的数学特殊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当从同学生疏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除法,使数学贴近同同学活,变得好玩、生动、简洁感受,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起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然后围绕能否同时过桥顺当
34、引出课题吨的熟识。在同学把握了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后再让同学去解决如何过桥的问题,鼓舞同学们尽量把方法都想出来,渗透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反思吨的熟识教学反思。 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同学们背一背25千克重的同学,这一实际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的乐观性,而且也为下面建立1吨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同学们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后,再引导同学去思考多少个25千克重的同学的重量才是1吨?在这同学对于40个25千克是1吨的推导困难比较大,因此在讲解中要放慢速度,也不能一带而过,尽量一步步引导同学得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没有预想到同学对这个学问点的障碍,在讲解过程中跳步了,导致有部
35、分同学似懂非懂,这是教学中的一个不足,以后要加强,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到同学可能消逝的问题,并用同学的思维去想问题,也就是要备同学。 为了加强同学对1吨的概念的熟识,接下来设计了两个练习题。紧接着就是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让同学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用到吨作质量单位的,然后在出示一些生活上用到吨的事物的图片,让同学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让同学形象观看了图片之后,让同学总结一下以吨为单位的物体的特点,提高同学总结概括的力气。 我在运用新知的环节中加入了一个同学生疏的生活情景,帮小明的数学日记改错,让同学在欢快中运用新知,也渗透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终布置同学们回去调查一
36、下自己家里的家庭用水,并教育同学要节约用水。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效地组织了教学,并合理支配各个环节的时间,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加深了同学的体验,并让同学在欢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下猎取新学问。 熟识吨教学反思9 同学的有效数学学习应具有猛烈的生活性,让数学真正贴近同同学活,让理论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与同同学活碰撞、交融。 “吨”的概念本身特别抽象,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让同学比较形象地熟识质量单位“吨”,初步感知“吨”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我在教学时,让同学参加一些体验物体重量的实践活动。通过猜一猜,搬一搬,背一背等活动,使同学能联系实际物体重量进行想象
37、,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吨的表象,感悟“1吨”的重量,并逐步抽象到具体,可以使同学形象地建立“吨”的重量观念,熟识到吨与千克的进率关系。 猜一猜 一上课,我让孩子们猜想老师的体重,不管合不合理,勇于大胆猜想的,老师予以表扬。正在猜想的.喧闹氛围中,老师告知大家一个隐秘,20个这样的老师的体重合在一起有1吨重,引起孩子们对“吨”的悬念。 二、搬一搬 在搬桌子的实践活动中,同学经探究得知,一张桌子20千克,搬50次,正好是1吨。50个20千克的桌子是1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吨的概念。 三、背一背 在“背一背你的伴侣,估量体重”的玩耍中,老师使同学再次感受到了,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作是
38、25千克,40个这样的好伴侣合在一起才会有1吨。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问与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同学的生活实践,所以,我们要引导同学在生活实际中发觉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同时把所学到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念,从而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熟识吨教学反思10 吨的熟识重在于关怀同学建立吨的观念。力图体现“猜想、验证、操作、感受”等以同学“体验”为主的总体思路。依据课堂实况具体反思如下: 一、以“动态生成”为魂,发觉学问的生长点。 1、猜想中生成的悬念: 一开课,让孩子们猜想老师的体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勇于大担猜想的,老师预以表扬正在猜
39、想的喧闹氛围中,老师告知大家一个隐秘,20个这样的老师的体重合在一起有1吨多重,使孩子们引起对吨的悬念 2、探究中生成的概念: 通过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活动,探究得知,20千克一桶矿泉水,搬50次,正好是1吨。50桶20千克的矿泉水是1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吨的概念。 3、感受中生成的新知: 在抱一抱你的伴侣估量体重的玩耍中,再次感受到了,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作是25千克,40个这样的好伴侣合抱在一起才会有1吨。而在班稼有52个小伴侣,此时此刻想说些什么?有小伴侣从平安的角度分析,这么多同学去乘同一辆公共汽车会超重,产生担忧全的隐患,渗透了人文精神;又有些小伴侣说到:6025=
40、1500千克,1500千克就有1吨500千克了,超过1吨了,依次得出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这样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整堂课在学问呈现的方式中,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相互激烈地碰撞,真正地在动态生成中产生学问的生长点。 二、以“体验学习”为主,变革同学学习方式。 1、体验于建立表象时: 通过掂2分硬币,体验1克的感受,再次提1千克的物品,静静地体验1千克的物品提在手中,停留片刻,有沉的感觉,通过掂、提的亲身经受,对1克、1千克有了进一步的体验。接着试抱老师,抱不动,估量老师的体重,想象20个老师合抱在一起约有1吨,1吨有多重:1吨重的物品还能用手来掂、提吗?通过掂、提、抱
41、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吨”。 2、体验于方法引出时: 在抱一抱你的伴侣,猜一猜体重,听一听真实的体重的体验活动中,动态生成了一个新问题:现在咱们班有60个小伴侣,平均每人的体重看作是25千克,那么全班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呢?此时就涉及到了“1500千克”,超过了1吨该怎么表达自己此问题,很自然地引出了1500千克=1吨500千克,4吨800千克=4800千克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引出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将学习变成了主动的学习。 熟识吨教学反思11 吨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很少接触,可能有的同学听过吨这个质量单位,但是具体1吨有多重,他们是不太清楚的。如何让同学建立1吨
42、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开头我一复习旧知“千克”和“克”的学问,引出新的质量单位“吨”。教学新授的时候,充分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从同学常见的能感受的.事物中选取。我以“算算同学体重”这个小玩耍,让同学直观的感受到:以一个体重是25千克的女生为例,要40个这个女生的体重加起来有1000千克重。而又适时的引出1000千克也就是1吨这个本节课的重点,这个时候同学们会感受到1吨是很重的,这个时候再提出自然界中还有那些动物的体重是以吨为单位的,同学会适时发挥想象,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动物。 当然,一节课上下来我也发觉了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觉得在课上的时候同学对于一吨
43、的感受还不是很深刻,在做练习的时候,同学对于新旧学问的转换也不是很娴熟,在填物体单位的时候,我遗忘提示他们了不仅要看单位,还要看单位前面的数,以至于在做练习的时候应当填千克的好多人填了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多提示他们留意。其次,同学的空间观念还不是很强,老师应当多举例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以生活中的事例与数学学问紧密结合起来,将课本上的学问活学活用。 熟识吨教学反思12 开学第一周,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熟识。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头学习有关质量学问,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学问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同学在生活中接触
44、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阅历。而这些质量单位,也是同学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留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 课前,我预备了天平、2分硬币。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同学供应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去建构学问。 在课堂上,结合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借助身边的事物和课前预备的天平、硬币,指导同学用观看、比较的.方法,来发觉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本节课,在教授千克、克时,先让同学通过天平、硬币,来感受1克,再通过千米、米之间的关系,结合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让同学自主得出结论:1千克就是1000克。在教授吨时,通过同学自己的体重(大约25千克左右),计算出4人
45、的体重是100千克,40人是1吨,由此感受“吨”这个质量单位。 课后,我设计了课外小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但在教学中,发觉同学课堂上学的很有兴致,可对学问点的把握却不是很结实。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将课后小调查放到课前进行。我觉得这一举措,或许可以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熟识吨教学反思13 在熟识吨时,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场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等,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常见的袋装大米的重量和一般学校生的体重,来熟识1吨有多重。本课教学前,我让孩子预先了解了自己的体重(千克为单位),在搜集了一些体重数据后,让同学感受多少个就是1吨,他们都发出了感叹。再了解书上介绍的有关吨的信息,就减低了认知的难度。 总体感觉,三班级的孩子对于熟识“吨”,有确定的难度,一是他们的年龄准备了感知的难度,二是由于其实“吨”在孩子的身边并不常消逝,无法有更多更感性的接触,就凭想象多少个同学的体重,看一些图片,感知仍比较薄弱。这在做习题时,表现的特别明显,同学无法选择合适的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