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优秀4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化学教案(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优秀4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高二化学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 篇一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
2、渐增强)。 二。掌握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较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Ba等除外)。 2、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夺取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F2除外) 三。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主族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1、记住7个横行,即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
3、全)。 2、记住18个纵行,包括7个主族(AA)、7个副族(BB)、1个第族(第8、9、10纵行)和1个0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3、记住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硼、硅、砷、碲、砹与锂、铝、锗、锑、钋之间)。 4、能推断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 四。能综合应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正价数=8-最低负价。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位于金
4、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某些金属的性质,又表现某些非金属的性质。 五。能综合应用同短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及其特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主族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正价及最低负价数同为奇数或偶数。 六。能综合应用元素周期表。 预测元素的性质;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等。 七。典型试题。 1、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 H2YO4 HXO4 B.非金属性:X Y 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
5、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 2、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 B C D B.原子序数:d c b a C.离子半径:C D B A D.单质的还原性:A B C D 4.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6、C.该元素位于A族 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 5.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 W Z Y。W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电子,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Z原子核外电子中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Na、Mg、C、O。 (1)X元素的单质与Z、Y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_2Mg+CO2点燃 2MgO+C。 Mg(OH)2 NaOH (2)W、X元素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 _(填化学式)。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_ _ _ _(填元素符号)。Na Mg C O。 6、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铍元素
7、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是两性氢氧化物,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e(OH)2+H2SO4BeSO4+2H2O;Be(OH)2+2NaOHNa2BeO2+2H2O。 7、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 _ H2O、HF; 第三周期SiH4 PH3 _ _。 (2)化合物的毒性:PH3 NH3;H2S_H2O;CS2_C
8、O2;CCl4 CF4(填、=)。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制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制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是_ (4)然而,这种制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毒性 沸点 易燃性 水溶性 颜色 A. B. C. D. 八。拓展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B.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
9、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2、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 C.NaH D.H2O2 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事实能证明其金属性比钾强的是 A.其单质跟冷水反应,发生剧烈爆炸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大 C.其单质的熔点比钾的熔点低 D.其氢氧化物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4、短周期元素X和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且X呈价态,Y的原子序数为n,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n+5 B.n+3 C.n-3 D.n-11 5、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与
10、周期表中A、B、C、D四种元素上下左右紧密相邻,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的是(镧系、锕系元素除外) A.4x B.4x+6 C.4x+10 D.4x+14 6.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 D.X2Y3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8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按原顺序改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第8、9、10三列元素
11、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半径:Na+ Mg2+ Al3+ F- B.碱性:KOH NaOH Mg(OH)2 Al(OH)3 C.稳定性:HCl H2S PH3 AsH3 D.酸性:H3AlO3 H2SiO3 H2CO3 H3PO4 9、已知X、Y、Z、T四种非金属元素,X、Y在反应时各结合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放出的能量是Y X;氢化物稳定性是HX HT;原子序数T Z,其稳定结构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而其离子半径是Z T。四种元素的非金属型从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
12、、Z、T B.Y、X、Z、T C.X、Y、T、Z D.Y、X、T、Z 10、我国最早报道的超高温导体中,铊(Tl)是重要组成之一。已知铊是A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判断值得怀疑的是 A.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B.铊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C.Tl(OH)3的碱性比Al(OH)3强 D.Tl(OH)3与Al(OH)3一样是两性氢氧化物 11、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中的元素种类数,请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 A.18 B.32 C.50 D.64 12、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质子数总和为32,价电子数总和为18,其中X与Z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
13、1或2:1形成通常为液态的化合物,Y、Z、W在周期表中三角相邻,Y、Z同周期,Z、W同主族。 (1)写出元素符号:X_、Y_、Z_、W_。H、N、O、S。 (2)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 13.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 mol该化合物含有42 mol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2n。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式写出:N、O、P、Li。 (1)A、B元素形成酸酐的化学式_N2O3、N2O5。 (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Li+2H2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教案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