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案【7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生物教案【7篇】高中生物的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1在资料分析中,进一步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一: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体现的。资料三 :人的学习等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资料四: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小结:细胞是生命
2、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高中生物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学会从个性中归纳共性的科学方法。 3、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爱范文,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水华与多种蓝藻图片,简单介绍水华与蓝藻之间的关系。淡水水体富营养化会使得蓝藻生长过度,导致水华的产生,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教师提出问题:
3、那蓝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师分别出示蓝藻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让学生识图、辨认、归纳和总结。提问: (1)相较于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蓝藻细胞有什么不同?(蓝藻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植物细胞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什么结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核糖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2、教师分别出示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提问: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有何共同特点呢? (两者均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是拟核。细胞器方面,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教师总结:科学家根据细胞有
4、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那蓝藻细胞、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哪个是真核细胞?哪个又是原核细胞呢?(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植物细胞为真核细胞。) 4、教师提问:同学们总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巩固提升 教师讲解蓝藻有个“藻”字,它能不能也能光合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蓝藻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呢?请同学仔细观察蓝藻模式图,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依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学生课下查阅有关水华的资料。 四、
5、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习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习一下氨基
6、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
7、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
8、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高中生物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
9、生活中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 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 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学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方法
10、】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 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
11、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 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 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随堂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
12、用青霉素 B把剂量加大,好得快 C根据情况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时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发酵工程,可以是产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无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质。 C抗生素能对 付所有的病原体。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 A分解蛋白质,为细胞的繁殖提供营养。 B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C是为了 保证细胞的活性 D为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质。 【布置作业】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高中生物教案 篇五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xxxxx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篇 高中生物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