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管理会计电子教案-第3章 成本计算方法 .doc
《(本科)管理会计电子教案-第3章 成本计算方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管理会计电子教案-第3章 成本计算方法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管理会计电子教案-第3章 成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优缺点。能力目标:掌握完全成本法的过程及计算方法;掌握变动成本法的过程及计算方法。素质目标: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异同。教学重点完全成本法的过程及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过程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异同。教学手段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学时4课时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注 释第三章 成本计算方法理论知识 第一节 完全成本法成本信息是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需要选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向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中,按照对生产成本构成的不同认
2、识,分为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一、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完全成本法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等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完全成本法是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所认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的存货计价和成本核算中,如分批法、分步法等都属于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制造成本,不论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
3、性。完全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存货估价、确定损益和制定产品价格提供可靠的依据。(二)完全成本法的特点1.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公认会计准则认为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分割,应尽量保证持续经营假设下经营的均衡性。这种分割受到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转销的时间选择并不十分重要,它是一种可以在将来换取收益的资产。2.强调固定性、变动性制造费用在成本补偿方式上的一致性。完全成本法认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固定性、变动性制造费用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用于直接材料的成本支出与用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所以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
4、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而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3.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归集于产品随产品流动而流动,本期已销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构成上是完全一致的。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所以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刺激生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二、完全成本法的过程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构成及流转过程如图3-1所示,成本由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两部分构成。其中生产成本(产品成本)下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构成了在产品成本。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下的销售费用、管理费
5、用、财务费用是构成期间损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图3-1 完全成本法流程图例3-1 甲企业只生产A产品,售价为每件40元,20x7年第一季度产品的产销量和成本资料如表3-1和表3-2所示。该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计价。要求: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并计算各期损益。 表3-1第一季度生产及销售情况 单位:件 项目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期初存货量0025 000本期产量50 00075 00040 000本期销量50 00050 00057 000期末存货量025 0003 500表3-2第一季度成本资料 单位:元成本项目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直接材料300 000450 000120 000直接人工20
6、0 000300 000160 000制造费用1 375 0001 500 0001 360 000销售和管理费用80 00085 00089 000解:根据以上资料,产品成本计算如下:表3-3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成本项目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直接材料663直接人工444制造费用27.5()20()34()单位产品成本37.53044各期损益如表3-4所示,该企业二月份销量不变,利润却比一月份大幅提高:三月份销量增加,却出现亏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全部制造费用(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外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要分配到产品中。因此,即使实际发生的制
7、造费用总额不变,产量的多少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当期单位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单位制造费用,进而影响当期单位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总额。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不仅与销量有关,而且与当期产量有关。表3-4 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 单位:元项目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销售收入2 000 0002 000 0002 280 000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0750 000 加:本期生产成本1 875 0002 250 0001 760 000 减:期末存货成本0750 000154 000销售成本合计1 875 0001 500 0002 206 000销售毛利125 000500 00074 000减:销售和管理费用80 000
8、85 00089 000营业利润45 000415 000(15 000)750 000(75 00050 000)30154 0003 50044三、完全成本法的评价(一)完全成本法的优点1.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概念与财务会计相符合。完全成本法是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所要求的成本计算方法,其计算的产品成本归集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成本。按照完全成本法进行期末存货计价和损益计算,容易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相结合,便于直接提供对外财务报告的相关数据。2.完全成本法促使企业经营者重视生产环节。完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全部分摊到每件产品上,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费用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多而减少,进而单位产
9、品成本亦会随之降低。对于企业来说,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具有刺激生产的作用。3.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资料是产品定价决策的重要基础。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所需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支出,定价决策只有以产品的全部成本为基础,才能保证固定制造费用得以足额补偿。(二)完全成本法的缺点1.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单位成本不能如实反映生产部门的业绩。生产部门降低单位产品成本途径有两种:一是降低单位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二是增加生产量,即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如果生产部门不采取控制变动性成本的措施,而只是一味地增加生产量,虽然也会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但无
10、法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2.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息税前利润会鼓励企业片面追求生产量。完全成本法鼓励企业片面追求生产量,容易造成存货积压甚至浪费。用例3-2加以说明。例3-2 甲企业20x6年生产A产品60万件,销售50万件。20x7年生产A产品100万件,销售50万件。单价均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均为6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为120万元,管理费用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80万元,假设20x6年期初无存货(存货发出按先进先出法)。甲公司20x6年和20x7年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简化利润表如表3-5所示。表3-5 甲企业利润表项目20x6年20x7年销售收入750750减:销售成本400368期初存货0
11、80加:生产成本480720减:期末存货80432销售毛利350382减:期间费用130130管理费用5050销售费用8080息税前利润220252从表3-5可以看出,甲企业20x6年与20x7年的销售量和单位变动成本并没有变化,仅因生产数量的增加,使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减少,从而使得息税前利润增加了32万元。从表面上看利润似乎是增加了,实际上不但成本没有降低,而且还造成了产品大量积压。由此可见,完全成本法会误导企业追求利润而片面增加生产量。3.完全成本法下无法计算边际贡献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按成本习性对成本进行分类,所以无法计算边际贡献,不便于进行预测、决策及规划企业的生产经
12、营活动。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由美国哈里斯于1936年率先提出。20世纪60年代后,变动成本法已成为管理会计中应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企业管理当局要求会计部门提供更广泛有用的会计信息。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数据的获得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成本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通过会计账簿系统来提供数据。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变动成本而不包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直接转为费用,列作损益表的减项。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本质区别是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制造
13、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或者固定制造费用。与混合成本分解得到的成本信息不同,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是特定会计期间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实际成本,而不是历史平均值或标准值,主要用于业绩评价与考核。它与完全成本法共同构成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尽管变动成本法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对成本计算的要求,不能用来编制对外报告,但它是管理会计用于企业内部管理、规划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两种方法并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并存。在完全成本法下,将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耗费归属于产品成本;而在变动成本法下,以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认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14、变动性制造费用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并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应该被归入产品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经营条件而发生的,它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并不密切,在一定范围内,产量的变动与固定性制造费用数额的多少无关。相反,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会计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同时期的经营条件不同,相应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额就不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归属于会计期间,计入期间成本。(二)变动成本法的相关概念1. 边际贡献这又称为贡献毛益、边际利润或创收额,它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扣除相应的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变动成本法中的重要概念,反映产品对企业最终利润的贡献大小,但它并不能代表企业最终利润。边际贡献
15、,首先要补偿整个企业的固定成本,在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还有余额,才能形成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即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以前的营业利润;若边际贡献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企业将会发生亏损。边际贡献具有补偿成本和创造利润的特征。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除了用单位量指标(单位边际贡献)和总量指标(边际贡献总额)两种表现形式外,也可用绝对指标(如边际贡献、生产领域边际贡献)和相对指标(边际贡献率)形式来表示。单位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其中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它反映单位产品的盈利能力,即每销售
16、一个单位产品所能提供的毛益。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与销售收入之比,等于单位边际贡献与单位产品售价之比。它反映每单位销售额所能提供的贡献金额。对于单一产品: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产品售价*100%对于多种产品,应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3.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指变动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也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位产品的售价之比。它反映每单位销售额中变动成本所占的比例。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售价*100%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
17、为企业所做的贡献,两者关系可表示为: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1即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两者之和为1,它们具有互补的性质:变动成本率高的产品其边际贡献率低;变动成本率低的产品其边际贡献率高。例3-3甲企业生产经营A产品,产品单位售价为1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总额90000元,产销平衡且产销量为20000件。试分别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和息税前利润。解:单位边际贡献=18-12=6元边际贡献总额=620000=120000元边际贡献率=6/18=33.3%变动成本率=1-33.3%=66.7%息税前利
18、润=120000-90000=30000(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一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变动性制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认为固定性制造费用转销的时间选择十分重要,它应该属于为取得收益而丧失的成本。二是强调不同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应该在其销售收入中获得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量无关,只与企业是否经营有关,因此不应该将其纳入产品成本,而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三是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全部计入
19、当期成本,导致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产品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量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减去期间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其他固定性费用)是利润。变动成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知识衔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3号变动成本法第五条,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所处的外部环境,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市场竞争环境激烈,需要频繁进行短期经营决策。(二)市场相对稳定,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以利于企业进行价格等短期决策。第六条,企业应保证成本基础信息记录完整,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善。第七条,企业应建立较好的成本性态分析基础,具有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管理会计电子教案-第3章 成本计算方法 本科 管理 会计 电子 教案 成本计算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