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案(2023新课标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材简析】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的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活动一: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了解植物种子外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活动二:通过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比较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种子有种皮和胚,胚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从而进一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进一步构建多样性与共同性相
2、统一的认知。【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的外部形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因此观察植物种子外部形态活动相对简单。但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还不了解,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本课要学习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认识,激发学生研究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认识到种子外形各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能说出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科学思维通过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和比较,概括出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
3、特征,推测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探究实践能综合运用感官、借助工具(如放大镜)、采用解剖等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特征。态度责任通过观察、解剖种子等活动,产生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比较得出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难点基于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并推测其作用。【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1.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学生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2.放大镜、镊子、白纸等;3.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1.出示各种植物种子图片。提问:这些是什么?2.提问: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种子 孕育 生命 教案 2023 新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