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老年护理-第二章教学方案.doc





《中职老年护理-第二章教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老年护理-第二章教学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老年护理-第二章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变化的主要表现特点和与老化相关的各系统疾病的特点。能力目标:了解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组成,熟悉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变化。素质目标:沟通、协作能力;观察、信息收集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变化教学难点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5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注 释第二章 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变化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变化呼吸系统主要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下呼吸道由 气管和支
2、气管构成。另外,呼吸系统还包括胸膜、胸廓以及膈。一、鼻、咽、喉老年人鼻黏膜的特点是上皮层低矮,常有生长暴露区,固有层致密,细胞浸润数减少,有粗大的胶原纤维;血管数量有减少趋势,许多管腔内不含红细胞,血管壁改变明显,管壁(尤以小静脉为著)增厚,其中层及外膜层有硬化表现,弹力纤维断裂,血管周围围绕有粗大的胶原纤维及嗜银纤维,血管的容积比显著减小。二、气管、支气管老年人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减少,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细胞萎缩、脱落,黏膜上皮和黏液腺发生退行性改变,纤毛的运动幅度减小、力量减弱,以致呼吸道的防御和清除能力下降,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老年性支气管炎。三、肺老年人肺组织萎缩、弹性
3、回缩能力下降,肺体积变小、硬度增大,不能有效扩张,导致肺通气不足。肺动脉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肥厚、纤维化等改变,使得肺动脉压力增高,这些改变使肺的顺应性降低,肺活量与最大呼气量减少。进入老年后期肺活量逐渐降低,而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使老年人的换气效率越来越低。出现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扩大是“老年肺”的典型特征。四、胸廓及呼吸肌由于老年人普遍易发生骨质疏松,椎体下陷,脊柱后凸,胸骨前凸,引起胸腔前后径增大,称为桶状胸。同时,老年人肋骨斜度变小,肋间隙增宽、饱满。老年人胸廓弹性阻力变大、顺应性变小,导致呼吸费力。五、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
4、患者由于同时伴有呼吸道解剖结构的改变,故临床表现更加严重。除痰的量和性质发生改变外,多合并呼吸、循环和其他系统的功能衰竭。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和体液组成。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另外,循环系统还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合称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病因复杂,包括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风湿热、高血压、感染、内分泌代谢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理化因素刺激、肿瘤、遗传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一、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
5、包绕在心脏外面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多,束缚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尤其是舒张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心脏瓣膜由于纤维化、硬化而增厚,柔韧性明显降低,影响了瓣膜的正常关闭和开放,从而产生狭窄及关闭不全,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心功能不全。心肌纤维发生脂褐素沉积,心肌间结缔组织增加,影响心肌的功能,加上心包膜下脂肪沉积增多,室壁肌肉老化而呈结节性收缩,导致心脏顺应性下降,且主动脉和周围血管老化也可导致其顺应性变差,进而影响心功能。二、血管老年人的血管因弹性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而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加上钙沉积于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造成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三、心功能1.心肌收缩力减弱,
6、心排血量减少由于老年人肌质网状组织不足,受体数目减少,心脏收缩时钙离子的释放和舒张时钙离子的吸收均减慢,造成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力降低。静脉壁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成分改变,伴随血管周围群收缩力减弱,以及静脉腔变大和血流速度碱慢,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排血量。心室壁顺应性下降,使老年人心室舒张终末期压力明显增高,引起心排血量减少。2.心率减慢因心脏传导系统逐渐老化,老年人的心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60岁时心率平均为66次/分,70岁时平均为62次1分,80 岁时平均为59次/分。3.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老年人心脏的神经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心脏节律细胞数目减少,特别是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及左、右希氏束传导
7、细胞数目减少,增加了心肌的不稳定性,也降低了心脏对交感神经冲动的反应力,容易出现心律失常。4.心电图改变通过对心电图的观察,可以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电图常出现心电轴逐渐左偏、PR间期轻度延长、sT段压低、T波倒置、右束支传导阻滞。四、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特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往往起病隐匿,心功能不全表现突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可相互影响,预后差。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以下特点: (1)易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2)易出现晕厥或意识障碍。(3)血压波动大。(4)易发生呼吸困难。(5)易出现周期性呼吸。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变化消化系统由消化管、消化腺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
8、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和胃腺、肠腺等。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及排泄废物。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一、口腔1.唾液腺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每日分泌量仅为青年人的1/3,在病理状态下或使用某些药物时唾液分泌减少得更为明显,从而影响了口腔的自洁作用和保护作用。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萎缩,易于角化,常导致口千、味觉减退、言语不畅,以及影响食物的吞咽。2.牙齿牙齿组织的退化始于青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咬合面的牙釉质和牙本质逐渐磨损。二、食管老年人食管黏膜逐渐萎缩,黏膜固有层的弹力纤
9、维增厚,可出现吞咽困难。食管非蠕动性收缩增强,伴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活动减慢,而食管蠕动性收缩减弱,使食管扩“张,输送食物的功能减弱,可导致老年人进食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三、胃1.黏液黏液覆盖于胃黏膜表面,形成黏液屏障,保护胃黏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黏液屏障是指覆盖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层连续性凝胶层,由糖、蛋白、水、电解质、肽以及脂质组成。作为胃黏膜保护层的第一道屏障, 黏液屏障具有润滑作用和消化酶的消化作用。老年人胃黏膜萎缩,黏液分泌减少,黏液屏障作用减弱,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理化因素的侵袭,使老年人出现消化性溃疡的概率增加。2.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发挥作
10、用所需要的环境;还可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后还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等物质的吸收。3.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前身胃蛋白酶原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产生,在胃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催化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为胃液中最主要的消化酶,最适pH为2,随着pH的增高,酶的活性降低,当pH升到6以上时,此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丧失其水解蛋白质的作用。4.内因子与维生素B,有关的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缺乏此因子,就会产生恶性贫血。四、肝胆老年人肝实质细胞减少、变性,肝脏萎缩,使肝脏重量逐渐减小;肝脏内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五
11、、胰腺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重量逐渐减轻,正常成人30岁时胰腺约为60 100 g, 50岁后逐渐减轻,80岁时减至40 g。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下降,但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的含量与年轻人相同,而脂肪酶减少,影响了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易产生脂肪泻。六、肠老年人小肠黏膜和肌层萎缩、肠上皮细胞数量减少,小肠液分泌减少,肠壁血管硬化,血液供应减少,使小肠的吸收功能减退,易造成老年人吸收不良,甚至导致小肠功能紊乱,出现急性肠麻痹。老年人结肠黏膜萎缩,结肠壁的肌肉或结缔组织变薄,易形成结肠憩室。七、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1)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人神经反射迟钝,感受性降低,患病后常缺
12、乏典型的症状与体征。(2)病程长,恢复慢。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程长,有些是在青年时期就发病,反复发作,迁延至老年期;有的则是在进入老年期才发病,但起病隐匿,症状轻微,常被忽视,只有疾病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引起注意。(3)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这与老年人某些脏器的代偿能力差,以及常同时存在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密切相关。(4)药物治疗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都存在障碍,使药物在机体内的半衰期延长,长期应用可致药物积蓄中毒。第四节 泌尿系统的变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其中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其主要
13、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人体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此外,肾脏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泌尿系统的其他器官均为排尿管道。引起泌尿系统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如免疫机制异常、感染、肾血管病变、药物、毒素、创伤、结石、肿瘤等。一、肾脏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重量逐渐减轻,主要是因为肾实质逐渐萎缩、肾单位减少。肾脏的重量从成年期的250 270 g减少到80岁时的180 200 g。1.肾脏滤过、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减退对老年人的影响老年人肾脏滤过、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中的毒素在体内堆积,加之其对钠代谢的调节能力受损,容易导致水钠潴留和急性肾衰竭。2.肾脏内分泌功能减
14、退对老年人的影响老年人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浆肾素活性降低,使水钠失衡;血和尿中的醛固酮含量减少,影响血流量;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成熟与生成障碍可引起贫血。二、输尿管老年人输尿管平滑肌肌层变薄,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减少,输尿管收缩力降低,将尿送入膀胱的速度减慢,容易导致代谢废物滞留和尿液中病原菌的滋生,加之尿液容易反流,使发生逆行感染的概率增加,易发生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三、膀胱老年人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括约肌收缩无力,膀胱缩小,膀胱容量减小。50 岁以后,膀胱容量比20岁时减小约40%。四、尿道老年人尿道肌肉萎缩、纤维化变硬、括约肌
15、松弛,使尿液流出速度减慢或排尿无力。老年人易出现尿路感染,使尿道口充血、肥大,尿道黏膜出现皱褶或狭窄,导致排尿困难。五、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如下:(1)易患尿道炎。主要表现为排尿不畅,部分老年患者也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查体可见尿道口红肿。(2)易患膀胱炎。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不适感。全身症状一般由老年患者全身性疾病而非膀胱炎引起。常伴有白细胞尿,30%的患者有血尿,偶可见肉眼血尿。(3)易患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多由大肠埃希菌引起,其次为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等。第五节 生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护理 第二 教学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