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中学高三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姜堰中学高三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堰中学高三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姜堰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2. 汽车在一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遇到一段泥泞的路面,导致汽车受到的阻力变大了,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汽车在泥泞的路面做匀速运动,则在图中关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
2、变化关系正确的图象是( )vvtt00ABvvtt00CDv0v0BA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4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A为固定电极,B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与零刻度在中央的灵敏电流计
3、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已知电流从电流计正接线柱流人时指针向右偏转,当待测压力增大时( )A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B电容器的电量将减小C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D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定A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g=10m/s2,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好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中,力F与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xF/N0100Ax060100C120F/N20x060120DF/N20x0BF/NAFB 二
4、、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FMm6如图所示,将粗糙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m放在斜面上,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使物块加速下滑,则斜面体 ( )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可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7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后“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四次变轨,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接近月球后,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在11月
5、7日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通过在轨测试后,卫星将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绕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比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大B“嫦娥一号”绕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 C“嫦娥一号”绕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 7.9km/s D“嫦娥一号”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0 x1 x2 x3 x4 x5 x6 x7 x/V328在某电场中沿x方向上,电势与x
6、方向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假想有一个电子在其中仅受电场力作用下移动,则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子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x3到x4区域内沿x方向存在匀强电场Bx6到x7区域内沿x方向场强为零C若电子从电势为2V的x1位置向右到电势为2V的x7位置,因为电子电势能不变,电场力不做功,则电子初动能大于零即可满足要求D若电子从电势为2V的x1位置向右到电势为2V的x7位置,为了通过x4处电势3V的位置,电子至少具有初动能1eV9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设两物体与水平地面
7、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 A0.1B若m1= 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C若F1 = F2,则m1小于 m2D若m1= 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0.(10分)(1) 下列有关几个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姜堰 中学 物理 期中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