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甘肃兰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甘肃兰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甘肃兰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花圃(p) 棘手(l) 迥乎不同(jing)B.稽首(q) 喑哑(yn) 吹毛求疵(c)C.慰藉(j) 枯涸(h) 骇人听闻(hi)D.狡黠(xi) 剽悍(pio) 锲而不舍(q)【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A项,“棘手”的“棘”是难读易错字,应读“j”。B项,正确。C项,“慰藉”的“藉”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j”“ji”,此处应读“ji”,表抚慰。作“含蓄”讲时,也读“ji”,如“蕴藉”;另外,作“践踏,凌辱”讲时,读“j”,如“狼藉”;作为姓氏时也读“j
2、”。D项,“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此为形声易错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尴尬 威摄 广袤无垠 B.荒谬 孪生 迫不急待C.亵渎 真谛 恪尽职守 D.愧作 褶皱 咫尺天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A项,“威摄”应为“威慑”,“慑”与 “摄”为同音、形近字误用。“慑”有“威胁,使害怕”之意;“摄”有“拿;捕捉”等意。B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C项,没有错别字。D项,“愧作”应为“愧怍”,意思是“惭愧”。“怍”字也有“惭愧”的意思。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3、分)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 人合一的产物,它_ 、_ ,妙在 。 A.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C.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明确三个词语的意思。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然后通读语段,理解语段的内容及层次。该语段是按照由表象到本质的顺序写的,前面两空的主语是“它”,写的是黄河奇石的外表特征。继
4、而写黄河奇石深层的“妙”处。所以从词语的意义角度来看,前两个空应填写描述奇石外表形状的词语,先描述其姿态的“千姿百态”,后对黄河奇石的姿态加以评价“栩栩如生”;最后一空写奇石的“妙”处,要填词的意义是更为抽象的“浑然天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项,宾语残缺,应改为“
5、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B项,句式杂糅,应该去掉“的原因”,或者把“因为”改为“由于”。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表递进关系,“而是”表转折关系,应把“而是”改为“还是”。5.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1)(2)题。(4分)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 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_ ,等等。(1分) 【答案】小福子【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情况及名著人物的了解。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讲了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善良,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平后,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6、。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致告终。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小福子是一个悲剧人物,先被卖给一个军官,后来又被卖到窑子里,最后上吊自杀,一步一步走向了毁灭。也是因为小福子的悲惨命运,祥子才彻底堕落。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虎妞掏钱买车 虎妞假装怀孕 虎妞“下嫁”祥子 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了解情况。骆驼样子中的虎妞是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也是主人公祥子的妻子,她使用各种心机来促成自己和祥子的婚姻。她假装自己怀孕逼迫祥子,为此她和父亲在父亲的生日宴上闹翻,之后虎妞“下嫁”给
7、祥子。婚后,虎妞一直掌管家里的钱财,为了控制住祥子才给他买的车。6.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材科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
8、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答案】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的提取和对信息的转化能力。观察【材料二】,关注节目受众的占比情况:18-23岁的占比33%,24-29岁占比42%,30岁以上占比29%。然后将占比换成具体现概括性、总结性的说法,如“多数”“少数”“占比最
9、高”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准确将扇形统计图转化为文字表达即可得分。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 ,_ 。【答案】示例: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及仿写能力。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解答本题,需仿照“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所采用的句式,从【材料三】中摘取体现书信作用的关键词,组织语言作答即可。(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脸,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10、) 【答案】示例: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解析】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素养。首先要理解“阅读的力量”是指阅读的作用及其带来的有益的影响。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读书给自己精神层面带来的好的影响。语言要简洁,语句要通顺,言之有理即可。7.默写。(7分)(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
11、)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 。【答案】(1)人迹板桥霜 (2)明月楼高休独倚 (3)江入大荒流 (4)贤者能勿丧耳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能力。题(1)(5)属于直接默写题,根据已知诗句定位即可。要注意(1)“人迹板桥霜”中的“迹”不要写成“际”,(2)“明月楼高休独倚”的“休”不要误写成“体”,(4)“贤者能勿丧耳”的“耳”不要写成“尔”。题(6)属于理解默写题,原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奏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内容简短,前两句写景记事,后两句主要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对当政者的不满。
12、二、古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金城北楼高适 北接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磻(p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体道:是指体悟道理。更:经历。8.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2分)【答案】积水连山 城头残月【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提取及理解。能确定位诗歌中意象(即景物)的出现位置,并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描述即可。前四句诗每句都有一个意象(即景色)诗歌前四句分别写了: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
13、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的景色胜过美丽的画卷;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睛空”“积水连山”“湍上急流”“城头残月”能找到这些关键词,将其转化为四字词语填空。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胜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衰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优,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C项,诗句中的
14、“塞上翁”指塞上的老翁,不是“塞翁失马”。【参考译文】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
15、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
16、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想对。厚币:丰厚礼品。饰诈:作假骗人。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 (2)时时而间进 间: (3)自子之居即墨也 居: (4)封之万家 封: 【答案】(1)偏爱 (2)间或,偶然 (3)主管,主政 (4)封赏,赏赐【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能力。(1)(2)小题出自课内所学,调动积累作答即可。注意“私”在句中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应解释为“偏爱”。(3)(4)小
17、题来自课外,需要结合语境、句意推测词义。小题(3),根据下文齐威王对即墨大夫所说的话,结合对“自子之居即墨也”句意的理解“自从你到即墨主政(任官)”,可以推测出“居”字在此处的意思。小题(4),结合句意“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可推测“封”字的意思。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 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答案】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断句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下,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进行。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城),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其中
18、“阿”指地点阿城,所以此外要断开。“田野不辟”“人民贫馁”句式对仗整齐,“田野”对“人民”,“不辟”对“贫馁”,所以“不辟”后面要断开。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答案】(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称誉你啊!【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根据注释,先了解字词义,再组成句子。(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是:即判断动词“是”。子
19、:对对方的敬称。事:巴结。左右:指身边人。厚币:丰厚礼品。以:连词“来”。求誉:谋求好的名声。 13.回答下面问题。(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答案】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能力。甲文中“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讲述的是邹忌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他却由此联想到了治国大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赵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不之蔽甚矣”表明齐威王的处境与自己相似,也受到蒙蔽。(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
20、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举措有关?请概括作答。(4分) 【答案】 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能力。在梳通文意的基础上.可分别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甲文是课内文亩文。同学们对其大意能够容易把握。乙文抓住“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俱,莫敢饰诈。务尽其情”这句话理解、概括即可。【乙文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21、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三、现代文阅读(37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20分)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美)威廉萨洛扬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甘肃兰州 中考 语文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