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机密*考试结束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一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ln) 诀别(j) 淋漓尽致(ln) 畏罪潜逃(qin)B.澎湃(pi) 累赘(zhu) 悲天悯人(mn) 忍俊不禁(jn)C.歼灭(qin) 镌刻(jun) 不辍劳作(chu) 惟妙惟肖(xio)D.崩溃(bng) 驰骋(chng) 风雪载途(zi) 家喻户晓(y)【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
2、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解答】A有误,“诀别”的“诀”应读“ju”;B正确;C有误,“歼灭”的“歼”应读“jin”;D有误,“崩溃”的“崩”应读“bng;”故选:B。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萌发 帷幕 消声匿迹 震耳欲聋B.烦躁 坍塌 锋芒毕露 微不足道C.喧器 狼藉 坦荡如砥 无动于衷D.云霄 安详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消声匿迹”的“消”
3、应改为“销”;BCD正确。故选:A。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B.五四运动距今100多年了,在这10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中国诗词大会竞赛过程扣人心弦,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D.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
4、,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正确;D有误,“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句中只有梨花。故选: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
5、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D没有语病;C有语病,“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句式杂揉。故选:C。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把握。【解答】通读
6、语段可知,该语段列举毛主席的诗句,阐述“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点。所以为首句。紧承具体举十六字令三首的例子,为第二句。具体阐释了所列举的三首词的特点,为第三句。句对上面内容小结,引出“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分别为四五句。排序为:故选:C。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孩子”,“垂髫”指“老人”。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7、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A有误,“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BCD正确。故选:A。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 ,君子好逑。(关雎)(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子: ,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 , 。(5)雨丝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
8、“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喜小儿亡赖”的雨中嬉戏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窈窕淑女(注意“窕”的书写)(2)悠然见南山(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注意“阴”的书写)(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5)小题,共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
9、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答出其中二点输2分),(1)认识“爨”字 “爨”,读音“cu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学的现代写法。“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请你将
10、爨字规范 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2分)(2)走近“爨”学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2分)邀请函 : 期待您的到来!珠江源学校(签章)2019年6月30日(3)传播文化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2分) 名著阅读(4分)(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 图二出自课文: (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汉字的书写与
11、笔画数,第二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第三题考查广告语的拟写,第四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和仿写的能力。【解答】(1)根据题干对“爨”字的介绍,用正楷或行楷将其规范书写至指定的位置,书写时数出笔画数即可。(2)本题要求写的是邀请函,格式题干已给出,按题干所给的信息,拟写正文即可。拟写时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与内容,表达得体。(3)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定广告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比如运用对偶的方式,拟写为:饮爨乡水,书爨体字。(4)观察图片一,其中有两个孙悟空在打斗,可想到情节“真假美猴王”;图片二是一个神怪:无头,以乳为眼
12、,以脐为口,让我们想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观察被仿写句,就是选择某一名著,写出名著的作者以及自己最想游览名著中的某一处景点。比如:我最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答案:(1)“爨”30画(2)示例:邀请函尊敬的王馆长: 我校定于2019年6月30日下午X点X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走近爨文化”活动,特邀请您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专题讲座。 期待您的到来!珠江源学校(签章)2019年6月30日(3)【示例】饮爨乡水,书爨体字。同饮珠源水,共抒爨乡情;(4)图一:真假美猴王 图二:阿长与山海经示例1: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2: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
13、草园。(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本大题含924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分) 【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
14、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的判断。ACD正确;B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15、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他们面对理想的破灭难免心生孤寂郁闷。答案:(1)B(2)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
16、,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C.一怒
17、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 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分)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15.谈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18、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 【分析】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
19、叫做大丈夫!”【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到了你丈夫家里。女:通假字,同“汝”,你。句意为: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由:遵循。(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D第一个“焉”,怎么;第二个“焉”,在那里。选
20、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居,居住;立,站立;行,行走;大道,最宽广的道路。句意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分析正确。D“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故选:D。(5)本题为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云南省 曲靖市 中考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