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T-ISC 0013—2021).pdf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T-ISC 0013—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T-ISC 0013—202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ISC 00132021 ICS 35.210 CCS A09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 总体框架 2021-12-21 发布 2022-03-21 实施 团体标准 T/ISC 00132021 中 国 互 联 网 协 会 发 布 Capability model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isk governance General architecture T/ISC 00132021 目目 次次 前 言.IV 引 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总体框架.2 5.1 概述.2 5
2、.2 风险治理能力.3 5.3 风险治理领域.3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风险管理流程参考.6 参考文献.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口口相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
3、贸易有限公司、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美团)、顺丰科技有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央广新媒体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玲玲、陈杨、张龙、应叶、温博、魏涛涛、高磊、李黎、董纪伟、王海棠、赵炎杰、尚梦宸、王阳、王建莹、马可、刘榕、叶串、栾浩、姚凯、王向宇、吕丽、赵一龙等。T/ISC 00132021 引 言 互联网行业业务模式的快速创新和信息科技的深度应用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
4、的因信息科技应用而产生的风险。当前,互联网企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在基本框架和治理内容方面缺少标准和共识,需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促进行业共识形成,指导企业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机制,实现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置和监测,保障企业运营合规,业务稳健运行,提升信息保护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促进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T/ISC 00132021 1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 总体框架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的总体框架。本文件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为其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引。其他相关行业或组织可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5、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 3527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ISACA Glossary of Terms Third edition 2015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0692010、GB/T 352732020、ISO/IEC 38500:2015、ISO/TR 21506:2018(en)、ISO/IE
6、C/IEEE 21841:2019(en)、ISO 9000:2015、ISO 31000:2018(en)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管理 management 为控制和领导组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 注1:管理包括建立政策、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过程等活动。注2:“管理”有时指人,指对组织的领导和控制负有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此时,管理概念的使用应当避免与上述一组活动的管理概念相混淆。例如,不推荐使用“管理应”,而推荐用“最高管理者应”。应将如管理和管理者之类概念的不同之处传达给相关人员。来源:ISO 9000:2015,3.3.3 3.2 信息科技风险 information t
7、echnology risk 在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运营、内部管理等方面,信息科技运用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方面的风险。3.3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领导和控制组织面临风险的协调活动 来源:ISO 31000:2018(en),3.2 2 3.4 风险偏好 risk appetite 组织在追求其使命、战略和目标时以及在需要采取措施处理或管理风险之前愿意接受的风险水平。3.5 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持。注:另外,也可包括诸如真实性、可核查性、抗抵赖和可靠性等其他性质。来
8、源:GB/T 292462017,2.33,有修改:注中的“其他特性”改为“其他性质”3.6 网络安全 cybersecurity 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来源:GB/T 222392019,3.1 3.7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 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数据有效保护和合规使用的状态。来源:GB/T 379882019,定义3.1 3.8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来识别特定自
9、然人身份或者反映其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注 1: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信通讯联系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注 2:个人信息控制者通过个人信息或其他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信息,例如,用户画像特征标签,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也属于个人信息。来源:GB/T 35273-2020,3.1,有修改:“身份证件号码”改为“公民身份号码”,删除原注2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IT 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5 总体框架 5.1 概述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应该从风险治理能力和风险治理领域两个维度指导企业构建自身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提升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水平。风险治理能力维度:应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策略、流程和技术平台四项关键能力。T/ISC 00132021 3 风险治理领域维度:应包括但不限法律合规、业务安全风险域、应用风险域、数据安全风险域、平台风险域、基础设施运营风险域、个人信息保护风险域、内容治理风险域、新技术应用风险域和生态建设风险域等。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图1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 5.2 风险治理能力 通过定义互联网企业
11、开展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须具备的能力,供企业构建和评价其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的全面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成熟度。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从组织、策略、流程和技术四个维度展开。组织:企业内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组织的架构建立、职责分配、沟通协作、人员培养、意识教育和绩效考核等。策略: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类型、管理需要和外部环境确定的风险治理框架、管理体系、风险决策机制、风险汇报路径、风险偏好、风险文化等。流程:企业开展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和风险监测的闭环管理机制。组织可采用适合的风险管理流程,本文件不做限定,这些风险管理流程应为实现目标而定制,并适用于其所在的内外部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能力模型总体框架T-ISC 00132021 互联网 信息 科技 风险 治理 能力 模型 总体 框架 ISC 0013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