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海省青海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能力自我检测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教学孟子选读,教师设计了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层作业供学生选择。下列对该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A.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B.教师意在增加阅读训练强度C.教师重视学生学以致用D.教师追求作业设计新颖别致【答案】A2、阅读以下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问题。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做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
2、“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想象、开放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掌握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来说,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A3、学习诗歌天仙子,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词表达的感情,理解“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特点B.引导学生理解古典诗歌内容,体察作者情感C.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体察、阐发与评价文本内容或形式D.基于知识积累
3、和生活经验思索、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答案】B4、教师教学文言文阅读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纳梳理。下列学生的归纳梳理不合适的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答案】D5、教学爱莲说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师列举应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说明,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陆游卜算子咏梅B.郑燮竹石C.贺知章咏柳D.于谦石灰吟【答案】C6、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
4、下面的问题。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A7、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现象,下列语句没有包含“古今异义”的是()
5、A.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D.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A8、阅读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学导入设置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民族文化.还激发了他们对安塞腰鼓文化的兴趣B.这一设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消除了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陌生感,使他们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C.使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文章的整体气势。把握节奏,通过选取词句,能够让学生准确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D.选取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6、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不利于学生对整体内容的理解【答案】D9、教师在教学完逍遥游后,引导学生对“其”的代词用法进行归纳分类,下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未有知其修者【答案】B10、某教师选择曹禺的北京人开设校本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B11、在教学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察”的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的
7、“察”是动词“看清楚”的意思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形容词“仔细看”的意思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的“察”是形容词“精明”的意思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是动词“考察后加以推荐”的意思【答案】B12、鸿门宴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道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对这一题目设置分析不正确的是的()A.借助读后感,学生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B.重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C.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D.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答案】B13、在学习了戏剧单元后,有许多
8、学生对悲剧剧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悲剧剧作的认识,鼓励学生搜集其他悲剧。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莫里哀伪君子B.关汉卿窦娥冤C.纪君祥赵氏孤儿D.莎士比亚麦克白【答案】A1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意象”主题研究,指出“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表达思乡的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具有思乡含义的诗句。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A.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江上笛)B.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D.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答案】D15、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为了让
9、学生进一步体会陶渊明的归隐情结,整理出以下句子供学生品析。其中不适合的是()。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答案】C16、阅读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B.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阅读较少,对文本内容解读有脱离阅读文本之嫌C.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比较生硬D.对文本的鉴赏局限于第 5 自然段.体现了教师抓住重点段落进行重点赏析的教学思想【答案】D17、阅读某位
10、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时的教学结束语,回答问题。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满激情、积极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总结文本写作特点,重申文章思想内容,增加知识储备D.补充拓展梁任公语言特点,人物背景及人生态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答案】A18、下面是高中学生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对下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重复学生回答的核心词语“随遇而安、奋起反抗”,表示对学生回答的肯定。B.教师肯定性的评价起
11、到鼓励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但是如果学生给出的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完善,我们就不能给予肯定性评价。C.当学生面对的问题相对较难的时候,教师不应放弃,而是在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而保证课堂的流畅进行。D.教师对学员的回答进行一定的概括,使之变得更有条理、更加明确【答案】B19、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某专题设置了儒学飞人澳星风险发射两篇文章,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A.小说与戏剧B.诗歌与散文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运用【答案】C20、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
12、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学生们该如何选择()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D21、阅读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整个过程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B.该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C.充分运用启发法、读书指导法、朗读法、讨论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D.强调多种方式的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感知、理解、积累、吸收、运用语言的能力【答案】C22、学习完师说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韩愈的进学解和梁衡的散文读韩愈,对该设
13、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B.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题高没有太大作用C.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D.这样的设计符合语文探究学习的理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答案】B23、教师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学生说出其他包含节日的诗作,以下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王安石元日D.李清照醉花阴【答案】A24、阅读下文有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反思,回答下面的问题。A.这名教师在自己上课结束的时候,能够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总结课堂的得失,以便于日后教学的不断改进和
14、完善。B.教师的自我反馈,要是再加上学生的自我反馈,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C.语文教学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学反思。D.对于语文教学我们要求有大语文观,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对具体的句子进行指导,而且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答案】C25、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渎,以下不合适的是()。A.李白月下独酌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王维使至塞上D.王绩野望【答案】A26、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
15、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了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答案】D27、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28、教师在讲授红楼梦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时,
16、下列情节不相关的一项是()A.探宝钗黛玉半含酸B.埋香冢飞燕泣残红C.林潇湘魁夺菊花诗D.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答案】D29、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文学知识竞赛”。在“快速抢答”环节中,主持人出示了以下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并判断正误。下列文学常识内容说法有误的是()。A.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达.芬奇传米开朗基罗传B.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C.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都是大仲马的作品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正剧【答案】A30、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词的修辞手法。下列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17、滚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A.夜中不能寐,起坐弹呜琴(阮籍咏怀八十二首)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C.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D.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李白将进酒)【答案】B31、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将教学重点之一设置为“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对于这一做法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度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性B.合理地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C.这一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政治背景不熟悉的特点D.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演讲的深远意义【答案】A32、阅读某教师关于寓言四则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A.课堂
18、气氛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C.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吸引了学生注意力D.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唯一任务【答案】D33、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A.语文教学要民主而有效,“民主”是将思考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上均有收获B.大多数人都能够根据文本分析得出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用再带着学生去理解分析C.通过不同的角度概括莲花的美德,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D.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19、【答案】B34、某教师在教授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时,为了让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体会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分析封建社会女性悲惨命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以下符合要求的是()A.药B.明天C.孔乙已D.狂人日记【答案】B35、高三下学期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并系统梳理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学生发现其中大多数作品均出自小说集呐喊,以下小说人物不是出自呐喊的是()。A.孔乙己B.祥林嫂C.阿 QD.闰土【答案】B36、阅渎一位教师对课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分析,按要求答题。A.符合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要求B.该教师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C.该教师准确把握了散文教学的重难点D.该教师脱离了对文本的解读【
20、答案】D37、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作品进行归类。下列不适合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A.在酒楼上B.伤逝C.离婚D.孤独者【答案】C38、阅读以下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B.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D.在具体教学时,教学方式需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答案】D39、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词类活用现象,下列语句中不包含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C.潭西南而望,斗
21、折蛇行(小石潭记)D.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答案】B40、某教材必修(3)第四单元的选文为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物理学家的教学历程,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A.重视精神科学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B.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C.学习科普文的写作方式,能够运用这种体裁进行文本创作D.注意审美鉴赏。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答案】C41、某教材在节选了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并在其课文的背后补充了元杂剧的折、锲子和本,这一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A.助读系统B.选文系统C.作业系统D.知识系统【答案】D42、在“经典广告语”学习活动中,课前教师
22、让学生搜集运用典故的广告语。下列学生搜集的广告语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A.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B.世外桃源怡园寻,安居乐业好家园C.胶鬲生涯,桓宽名论;夷吾煮海,傅说和羹D.美味引来天下客,酒香引出洞中仙【答案】D43、阅读郑振铎猫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B.教师应严厉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避免学生再犯类似错误C.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文章D.教学片段在最后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升华了主题【答案】B44、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句式的特殊性,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
23、子。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同用法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C45、阅读口语交际课“采访”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材要求和学情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B.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具体、完整,具有可操作性C.活动化的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D.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应该由学生来确定【答案】D46、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水浒传这部经典著作,并请学生说出作品中著名的故事情节。下列学生总结的情节不属于水浒传的是()。A.智取生辰纲B
24、.三打祝家庄C.火烧博望坡D.大闹飞云浦【答案】C47、以下教师对“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有重点地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答案】D48、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实词“间”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奉命于危难之间(时候)B.数月之后,时时
25、而间进(间或)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空隙)D.从郦山,道芷阳问行(从小路)【答案】C4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答案】D50、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自我 检测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