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讲练析教案13专题十三免疫调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讲练析教案13专题十三免疫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讲练析教案13专题十三免疫调节.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三 免疫调节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本讲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本讲难点:考点点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原、体液免疫、浆细胞;细胞免疫、靶细胞、效应T细胞、宿主细胞;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疫苗、器官移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
2、中分布的场所 例如:胸腺、骨髓等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二)知识网络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在骨髓中成熟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人体内的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疾病防卫功能监控功能清除功能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内容见疑难问题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疫苗对组织内抗原检测根据抗原能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器官移植免疫学的应用(三)疑难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和
3、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以抗病原体来说,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它的特点是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尤其是对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难以一时消灭,这就需要特异性免疫来发挥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出现较慢,但是针对性强,在作用的强度上也远远超过了没有针对性的非特异性免疫。由于机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异物,如果全部都以特异性免疫来对付,机体的消耗就会过大,因此先以非特异性免疫来处理,对机体更为有利。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进入机体的抗原,如果不经过吞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多数抗原将无法对免疫系统起到刺激作用,相应的特异
4、性免疫也就不会发生。此外,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例如,人体接种卡介苗以后,除了增强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以外,还增强了吞噬细胞对布氏杆菌和肿瘤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以及增加了干扰素的含量等。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摄取、处理) 增 分 感应再 B细胞 殖 化 阶段次 侵 增殖分化 入 反应 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 阶段 增殖、分化 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效应 阶段抗原 靶细胞(凝结、沉淀) (激活溶酶体酶)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从图解不难看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式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
5、用。3吞噬细胞在棉衣过程中的作用(1)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充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吞噬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可以伸出伪足,将抗原摄入胞内,在胞内溶酶体中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清除抗原,有少数抗原被分解成保持抗原活性的多肽片断(抗原决定簇);抗原多肽与吞噬细胞中的MHC(主要组成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结合后,转移至细胞膜上,被T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并与之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最终在其他信号刺激和这种结合的共同作用下,引起了B细胞、T细胞的增殖分化(以上过程也被称为抗原的呈递),从而引发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需要说明的是,抗原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其被加工、处理和呈
6、递的机制也不同,所引发的免疫应答方式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细胞免疫过程中也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实际上,除了某些抗原可直接由T细胞识别外,其他的多数抗原是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和呈递的。4.过敏反应(1)过程图解(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三 考点例析例1 (05年广东卷)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答案B分析过敏反应一般不会损伤组织,效应B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皮肤、呼吸道,
7、还发生在消化道上皮。例2 (06年高考理综)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分析 此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之“(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之“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入手,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产生的抗体会更快更多。A、C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降到零,而是上升的时间和限大值。答案A。四 自我检测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
8、性免疫的是A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B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3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有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B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4人体感染了细菌外毒素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阶段”是(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抗体5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
9、见病。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6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7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免疫球蛋白B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C主要分布在血清中D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A血液和精液 B唾液和泪液 C尿液和乳液 D以上都有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高考 生物 第一轮 复习 讲练析 教案 13 专题 十三 免疫调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