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doc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 全球化1、 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 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第二部分 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 文化环境1、 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及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2、 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及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3、 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4、 文化要素:具体要素抽象要素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
2、)审美观基础设施宗教信仰教育价值观和态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第三章 全球贸易环境1、 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2、 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3、 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
3、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4、 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5、 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
4、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6、 进口限制:自愿限制协议;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7、 自愿限制协议:不违反现存的国际贸易规则,8、 关税:根据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征收的税收9、 配额:对允许进口的国外商品数量的限制。10、 非关税贸易壁垒:购买国货运动,及外国投标者相比给予国内投标者更优惠的待遇;及国际标准不同的国内标准;强调产品的设计而不是性能。11、 进口限制的影响: 要求国内消费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进口限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供应来源,而当地生产者从中受益。(欧盟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进口构成随之发生变化,国内生产商可能转向别的原材料来替代。(美国队进口钢
5、铁征收30%的关税),当然,也可能让他们调整经营和生产结构来提高效率。 为国内某些企业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以便其能成长、发展或重新获得竞争地位。12、 出口限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外国订单会转移,影响本国企业的发展。13、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host-country)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促进资金流动降低了研究开发水平技术转移增加了资金外流的风险促进地区发展加剧国内竞争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增强竞争,对经济有利侵蚀了东道国的文化有利于收支平衡扰乱了国内商务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外国政府干预的风险14、 母国对投资政策的看法 就业方面,引起工会的反对 技术优势:技术外溢15、资本外逃:
6、由于投资者认为投资回报或者是资本的安全在他们自己国家得不到足够的保障,而使得私人资本流向国外。第四章 政治及法律1、 政府行为的三个主要领域对国际商务经理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是禁运和贸易制裁,出口控制以及对国际商务行为的管制。2、 制裁: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包含特定强制性贸易措施,以扭曲自由贸易流向的政府行为。如取消贸易融资或者是禁止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制裁预期的目标却总达不到,需多方共同实施。3、 禁运: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是全面禁止贸易的政府行为。4、 出口管制制度:禁止或者至少是延迟敌对国家得到战略性重要商品的制度。5、 政治风险:由于东
7、道国政治行动的结果,而使得国际企业资产、盈利能力或者是管理控制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所有权风险、经营风险和转移风险。6、 所有权风险:及保有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内在风险。7、 经营风险:政府或者是其他集团干预某个公司国外业务的危险。8、 转移风险:某人将利润或者是产品转移进或转移出一国的能力受到政府规章制度限制的风险。9、 政府活动包括征用、没收和国有化。10、 征用:政府通常以低于公司资产投资的低水平补偿接管某一公司。11、 没收:政府强制性地取得某一公司,而对于所取得的资产没有任何补偿。12、 国有化:政府要求将部分所有权和管理权从外国公司转到当地的实体,有或者是没有补偿。13、 经济风险有外汇
8、管制、税收政策、价格管制。14、 法律基本体系包括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类。普通法是基于传统,根据过去的判例和习惯的做法而非成文的调理和规章的法律。大陆法系是基于成套的成文规章条例的法律。第五章 经济一体化1、 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 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都已解除,尽管有时仅限于某些商品或者是服务。(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南非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并且允许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经济联盟:具有共同市场的特点,并且在货币政策、
9、税收和政府支出方面协调一致,并使用统一货币的贸易国家之间的联盟。2、 经济一体化的代价及其所带来的好处: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贸易创造: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即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好处。贸易转移: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损失。例子:西班牙及欧盟之间农产品自由流动,对美国的农产品征税,则会导致美国竞争力下降 降低进口价格:一个国家集团对外征收关税,需求的下降程度会很大,所以迫使出口国降低价格。 竞争加剧和规模经济 市场规模越大,参及竞争的企业数量越多,结果
10、是消费者能获得较低的价格,同时也将刺激那些缺乏活力和低效率的经济体积极行动起来。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内部由于市场扩大,产量增加而引起的生产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多个企业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更低的生产成本。 要素生产率提高:使得劳动力和资本能够从生产效率低的地区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地区 地方主义和名族主义3、 欧洲的一体化1957年,罗马条约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1994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布欧盟成立第三部分 全球贸易和投资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以国家所拥有的稀有金属来衡量国家的财富,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从而让
11、贵金属流入,主张经济名族主义。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效率较高(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较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些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产品美国英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1布(码/小时)453、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即使都处于绝对劣势状态,也能发生贸易)产品美国英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1布(码/小时)42此时互惠贸易比率的范围是:4C6W12C4、 比较优势
12、的例外: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及另一国相同。5、 为什么英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生产效率都低于美国,也可能向美国出口? 当两种商品均用一国的货币表示时,英国的工资要比美国的工资低很多,以至于一种商品在英国较便宜。因此,美国可能出现的要抵制英国的廉价劳动力以保护本国工人的高工资是错误的。6、 比较优势一开始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是错误的。7、 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机会成本理论指一种商品的成本为额外生产一单位该商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8、 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a.
13、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其以内的点是可能的,但不是有效的;其以外的点是不可行的。向下倾斜(斜率为负)的直线(固定成本)。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只能消费它生产的商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b. 小麦的机会成本=小麦及布匹的相对价格/斜率的绝对值c. 贸易所得分析和有贸易时的相对商品价格(见后)d. 固定成本下,小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国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这是因为小国满足不了大国的进口需要。9、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 机会成本递增: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
14、的另一种商品以释放刚好足够的资源。凹向原点。b. 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 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的Y的数量。c.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d. X对Y的边际替代率(MRS):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凸向原点。e. 孤立均衡是反映一国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如何确定均衡点,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点。孤立条件下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在孤立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f.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及贸易所得(见后) 两国之间同一商
15、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构成互利贸易的基础 相对商品价格在两国相等时才停止。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国家1对国家2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强,而国家2对国家1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弱,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于国家1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两国存在不完全分工g.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工的情况。H. 交易所得及分工所得(见后)I.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见后)10、 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由马歇尔和埃其沃思共同提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商务 基础 知识点 整理 工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