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动画设计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维动画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维动画设计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 授课时间 2009年-2010年 教案编写时间课程名称二维动画制作基础课程编号总学时 54讲课:26 学时实验:28 学时实习:0 学时学 分 数3课型必修课() 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任课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门课程系统的介绍了二维动画的各种基本技法,并通过创作实训,拓展学生的思维思路、提高学生手绘能力以及准确把握各种角色、物体的动作动态,为今后的动画软件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1.打开创作思维2.手绘原画是创作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人体的理解及把握,角色透视及四肢透视、人的转面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原画技法、角色设计技法等;难
2、点:动画运动规律、原画技法教学进程第 单元授课章节学 时备 注1234567891011121314第一章 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回顾基础知识第二章 对人体的理解及把握,角色透视及四肢透视第三章 二维动画基本训练及人物头手转面技法第四章 动画的运动规律(人物的运动规律、动物的运动规律)第五章 原画技法,角色设定、口型设计及角色全身情感第六章 重量与力量,力的传递第七章 走路动态、上下楼梯各动作研究(走、跑、跳、上下楼、打斗作用等)第八章 临摹原画,线条运用的训练 第九章 创作练习一(角色设计,口型、服装、道具、色彩)第十章 创作练习二(角色与场景结合)第十一章 创作练习三(连续运动写生)第十
3、二章 创作练习四(重量与力量、作用力)第十三章 创作练习五(动态人物组合练习)第十四章 学生作品点评与优秀作品赏析444444444444442教 案 第一单元 学时4 周数 时间 课目、课题二维动画创作基础知识回顾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回顾大一所学的动画基础知识重 点难 点1如何能更好的创作动画;2.动画片创作总体讲究的一个因素和四项基本法则;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方法:讲授、讨论法 时间:4学时一、 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如何进行学习本门课程的提纲概述、学时及考查内容,二、 回顾、巩固基础知识1
4、. 如何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故事1)动画专业的历史和现状2)直接影响创作者的未来发展及其作品品位的高低必须要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个是对于动画艺术特性的认识问题;另一个是对于创作技法的把握能力。3)动画创造者的素质动画创造是有难度的工作,尤其是动画导演的工作,因为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导演具有全面综合的艺术素质和造型能力,以及动手操作一系列工艺技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导演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和对电影的语言形式风格的把握能力。(资料拓展)“漫画家的幽默感、插画家的想象力、画家的表现力、音乐家的灵魂、银幕作家的思想”的诠释动画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4) 动画片的创作总体要讲究一个
5、因素和四项法则。什么是一个因素?这个因素是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因素。我们要把握的四项艺术法则有:(问题式与学生共同探讨)1.喜剧法则用幽默手法为人们生活减压(举例说明)2.善恶法则为人们寻找心灵抚慰(举例说明)3.时尚法则体现了时代的需求(举例说明:)4.英雄法则实现人们感受到捍卫正义的梦。(举例说明:)三、动画创作的剧作分类1长篇剧作:指在电影院放映的剧情动画片,这样的动画剧本又可以分为戏剧式结构与小说式结构。戏剧式结构要求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手段表现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关系地展现完整冲突,环环紧
6、扣,以一个主要事件或主要人物、主要动作形成的中心组织戏剧冲突;以强烈的戏剧性悬念构成冲突。(资料拓展并请学生参与讨论)小说式叙事结构的特征与文学小说相近,运用小说叙事因素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不要求情节高度集中,而注重场面的安排和性格描写,在主要情境和人物之外需要次要人物和情境作穿梭,(资料拓展并请学生参与讨论)2短篇剧作动画短片分为电视系列片的每一分集(5分钟、10分钟或者20分钟)和作者动画(个人创作或小集团制作的,专门为参赛的动画短片,长短不限)短片,他们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有叙事方式都比较单纯。不同的地方时作者动画短片创作不太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的严密
7、性,没有戏剧性冲突线索,有时以造型手段展示生活中发生的某一段故事或者某一个事件的片段,不一定是完整的故事或事件;风格灵活多变,取材自由,或者表现哲理,(资料拓展并请学生探讨举出其他案例)3原创改编原创指的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直接评价与描述,是以动画本体语言作为构思的切入点,以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构架故事的,原创动画片大多属于个人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有对梦境的描绘、生活哲理的思考、对幻想和心境的表达。影院动画改编有的指改编歌剧,改编历史传说,改编文学作品,(资料拓展并请学生探讨举出其他案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 四、动画创作的情感动画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
8、赏心悦目,并且被感动。 表达情感可以说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艺术目的。动画是创造生命力的艺术手段,生命的形态是运动,运动时情感的外化,情感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内心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创造性地还原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情感或者间接认识到的情感生活,没有情感表现的动画片是绝不会吸引观众兴趣的。因此,动画创造最重要的东西:情感表达和性格塑造。心理共鸣是艺术品与观众互动的关键。五、了解动画导演的工作1.艺术构思,以文学剧本提供的内容为基础进行整体的体术构思。2.编写导演阐述,说明主题立意、情节线索、人物性格与冲突、环境描写与表现手法等。3.文字分镜头剧本将故事发展进程的每一
9、个段落组织成具体场景,即用文字描述的试听语言-从不同观点看到得事件的发展形态与声音变化。4.画面分镜头设计:画面分镜头设计也叫故事板描绘,将未来影片的形貌以镜头画面为单位来叙事。如果一个镜头内有太多视觉信息,可附加画面表示,除了用画面表现外还要有相应的文字说明。每个镜头的长度、镜头中动作的时间、镜头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转换方式、画面与声音的关系等。5人物与环境设定:包括人物造型的比例图、结构图和转面图,人物性格的描述,人物外形特征分解,人物与环境的视觉关系设计等。6美术风格设定:包括立体的平面的、写实的、写意的、抽象的、装饰的、漫画的。7在镜头设计表上设定动作、音乐、对白及音响的事件,每个镜头设计
10、表上规定动画时间是一个高度技术性的工作,导演通过深入思考整个片子的时间与节奏,将他的想法写在镜头表上的时候,已经是在用电影语言来表达故事了。在此之前他反复思考故事情节,将整个故事的各个部分用电影语言串联起来。镜头表规定了片子的全部镜头顺序,上面标有长度对白、动作、声音、音乐位置和其他内容的说明,可为作曲师提供创作依据,最后可供剪辑师和录音师参考。8填写生产进度表。当导演完成了主要的设计工作以及画面分镜头,确定了制作时间以后,将一系列的工作项目记载在这张图表上,标明镜头号、镜头时间、原动画及背景编号等,当镜头绘制结束时,将相应的小方格涂上颜色,使得制作进度一目了然。9填写摄影表。一部作品的镜头设
11、计表和镜头画面设计稿完成以后,导演将每一个镜头的具体要求分别记录在动画摄影表上。课后自我总结分析5) 本章主要是回顾大一对动画基础的知识,上好这门课的重要性及如何创作出好的动画故事,重点介绍了动画片的创作总体讲究一个因素和四项法则。第二单元 学时4 周数 时间 课目、课题对人体的理解及把握,角色透视及四肢透视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讲主要掌握最基本的人体比例,并理解人体的体块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了解在动画、漫画、游戏中的人体比例。理解与掌握角色透视、四肢透视,学会用等高线的方法行之有效地解决绘画中的透视问题,为将来绘制角色动作、转面打下基础。重 点难 点重点:理解人体的体块关系,了解在动画、漫画、游
12、戏中的人体比例,用几何的方式概括人体。难点:掌握透视规律,透视缩减。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方法:PPT讲授、讨论法 时间:4学时第一节 对人体的理解1.正常的人体比例通常来讲如果是以一个人的头长为单位,成年人的人体基本比例为1:7或1:8,但按照保罗.理查尔博士的测量法来算是1:7.5个头长。再深入些了解,人在1-2岁时 比例为1:3,5-6岁时 比例为1:4,9-10岁时 比例为1:5,14-16岁时 比例为1:6.成人保持不变,但根据高矮来分7.5个头以上属于高个子,6个头以下属于矮个子。2.动画、漫画、游戏中的人体比例 1
13、.2.1动漫作品中有着很大的自由想象与夸张空间 1.2.2动漫人体变形要点3.我国古代的人体比例说法 (以人的头长为单位来规范)4.思考解释: “站七、坐五、盘三半” “臂三、腿四”第二节 形体关系1.树立“体块”意识建立体块意识的重要性,可帮助我们构图、概括形体2.如何理解“体块”概念体块的概念作为存在于深度空间中的人体,是由很多部分构成的,包括头部、胸廓、盆骨、上肢、下肢等结构,这些部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空间中的立体的形体。换句话说,人体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体块组合而成的,这些体块是相互连接的,并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人体各个部分的体块时,要用一种变动的眼光观察它们,或者是以一种活
14、动“影片”的观念来描绘。(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3.用几何体的方式概括人体在训练中将人体概括成“体块”,就是把人体中各种复杂的形体加以简化,把它们看成是由基本的几何形体构成的,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相互位置、连接、构成等的研究,进而理解复杂的人体。这样便于我们认识形体关系和结构特点,同时使人体的各种姿态的变化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4.技巧动画的绘制过程中,更多时候是用线条的形式描绘形象的轮廓,但不管线条是怎样,心中必须有体块意识,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绘画才能把绘制人体画得更好。尤其是在描绘人体各部分的互相重叠、遮挡、扭转、弯曲的各种姿态的时候不至于会束手无策
15、。第三节 骨骼和肌肉对人体造型的影响1.骨骼对人体造型影响较大的部分 躯干:锁骨、胸腔、髋骨、肩胛骨、脊椎骨 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肱骨、尺骨、桡骨、手骨 下肢: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髌骨、腓骨、踝骨2.肌肉对人体造型影响较大的部分-颈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是如何与肩部相连的 -躯干前部: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等是如何组成胸廓的 -躯干后部:背阔肌、斜方肌、臀中肌、臀大肌是如何构成背部躯干的 -下肢:股直肌、股外肌、股内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是如何体现脚部轮廓的 -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前臂屈肌群等的位置时如何体现手臂轮廓的 只有掌握以后才能绘制出运动性较强
16、的作品,并且能通过肌肉骨骼的绘制变化表现出人体受到力的作用3.骨骼、肌肉的写实风格在动画、漫画、游戏的各种表现 (肌肉健美、结构夸张)第四节 人体透视和四肢透视1.透视的缩减透视缩减的重要意义:在二维动画绘制中根据不同的动作,选择最佳视角表现,适当地夸张主体的某些局部,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表现三维动画中无法达到的效果。2.人体透视的表示法等高线画法1)立体物体的等高表示法例:下图的铅笔。其中a代表铅笔实际长度,b、c是透视缩减造成视觉上的长度改变。经过a的转动角度后产生的b有较强的空间纵深感。2) 人体等高线画法表示仰视或者俯视的透视3.四肢的透视表现法1) 人体中肢体的透视方法几何圆柱透视法
17、利用圆柱形体来比拟人体的某些肢体能更高地掌握各个肢体的特点。把圆柱的透视原理运用到人体形体中,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透视缩减问题。2) 四肢在空间中的透视方法圆形的透视法利用有透视变化的正圆形可以测定和控制四肢形体在空间中的长度。在椭圆形控制范围内的半径,在视觉上虽然有长短变化,但实际上时相等的。应用在“四肢在空间中”的透视中:无论是手臂还是腿部的运动,都是以关节为圆心,以臂、腿为半径进行运动变化的。所以无论它们处于什么方位,都能用“椭圆形”来对它们进行控制。3) 利用等高线表示不同角度的肢体透视在平视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如果是同一个动作的不同角度,那么它的头部、肩部、肘部、腰部、膝部和脚部落脚点
18、都应该是在同样高度上的。练习:1. 尝试用夸张的动画形式来表示不同体态下的人物或动物身体比例。(包括性别、年龄之分)用等高线画一组人物动作,要求有四个旋转面。课后自我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人体造型、如何通过等高线绘制水平四个面的物体和角色,熟练透彻的掌握人物的肌肉和骨骼是进行一切动作设计的前提。第三单元 学时4 周数 时间课目、课题二维动画基本训练及人物头手转面技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讲简单介绍工具的认识、二维动画绘制基础,帮助学生回顾二维动画片制作流程,着重讲授如何添加动画中间张、人物头与手的转面技法重 点难 点重点:认识各种基本创作工具及程序。难点:人物头手转面技法。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
19、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方法:讲授、示范法 时间:4学时第一节 工具的认识1. 画笔2. 纸张3. 定位尺4. 安全框5. 拷贝台6. 动检仪7. 摄影表(律表)8. 其他工具:打孔机、刷子、夹子第二节 二维动画绘制基础1. 绘制的方法2. 绘制要求3. 轨目的使用4. 原画、动画和参考张的标示第三节 回顾二维动画制作流程分析“动画制作基本流程图” 第四节 绘制基本训练 (讲授及学生动手)1. 动画线条的表现1) 不断线2) 不漏线3) 画面保持清洁4) 不损坏定位孔5) 拷贝要准6) 线条要挺7) 整体要匀8) 用笔要活2. 中间线的画法(相交直线、波形曲线
20、画法)3. 如何添加中间张(长方形到正方形、圆形到菱形中割线画法及偏割介绍)4. 对位技法5. 渐变的中间张训练第五节 人物头手的转面技法(讲授及学生动手)1. 头的转面技法2. 手的转面技法课后练习:1.绘制由搓衣板到钢琴的渐变中间画;2.绘制人物头部、手部及全身的转面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本章介绍了各种绘制工具、二维动画绘制基础要求,帮助学生回顾二维动画片制作流程,着重讲授如何添加动画中间张、人物头与手的转面技法。第四单元 学时4 周数 时间 课目、课题动画的运动规律(人物的运动规律、动物的运动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讲介绍各种曲线运动规律、自然界运动规律及人物、动物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能把握所学
21、的各种动画中的运动规律。重 点难 点重点:了解曲线运动规律,掌握风、水、雨雪、火、闪电、爆炸、烟的运动规律难点:熟练掌握人物的走与跑的运动规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方法:PPT讲授、示范法 时间:4学时第一节 曲线运动规律1. 弧形运动:指的是动画角色或物体以某一点为轴心做弧形的抛物线运动。2. 波形运动:凡质地柔软的物体由于力的作用,从受力点一端向另一端推移,所产生的曲线运动。(如:头发的运动,红旗的运动)3. S型曲线运动:表现柔软而坚韧的物体,主动力在一个点上,依靠自身或者外部主动力的作用,使力量从一端到另一端,它所产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维 动画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