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制史学习心得_学习法制史的心得体会.docx
《2022法制史学习心得_学习法制史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法制史学习心得_学习法制史的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法制史学习心得_学习法制史的心得体会 法制史学习心得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学习法制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 本学期就要结束了,本课程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请你读读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心得体会。此学习心得范围很广泛,可以总结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技巧,可以是对中国法制历史发展的新相识,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索,等等。自学习心得强调个人的观点,严禁雷同,字数不少于600字。 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 西周的法律制度的特点是礼法一元化,礼就是法,法律的精神就是儒家的,尽管此时儒家并未真正出现。而至春秋战国,由于法家思想更符合现
2、实,因此法家事实上取得了立法主导思想的地位,法律的精神主要在这一时段主要是法家。 中国古代的法律儒家化肇始于汉代,汉武帝之前的法律是法家化的法律以及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法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官方地位,并通过春秋决狱,将儒家思想引入了司法领域。而其后的引经注律更是以儒家经典注释律文,使法律儒家化。 从魏晋至唐,是儒家思想进入法典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立法行为,儒家思想进入了法典,详细表现有曹魏新律的八议制度,西晋的“准五服以制罪”,南北朝的官当、重罪十条以及存留养亲制度的形成,这种礼法和一在唐律中正式形成,形成了“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 宋以后至清末是中国法制的进一步深化,此时儒
3、家精神在中国法律中已经定型,法律的演进也就限于形式上的演化,直至清末近代化才起先引发新的改变,打破原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引入民主宪政理念,逐步去除了法律中的儒家精神。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白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特地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因此确定了探讨中国法制史不仅须要文史哲方面的学问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从古到今探讨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 自汉以来正史中大多列有刑法志专章。汉书刑法志阐述的中国法律起源论,尽管不够科学,但对后世有着深
4、远的影响。而成书于唐代盛世的晋书刑法志,不仅记载了针对汉末律例杂乱无章所进行的带有总结性的立法工作,并且阐述了律学的成就,及其对立法、司法的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在论证“画一之法”与君主“临事以制”二者的关系上着墨颇多,反映了汉魏以来“法者,天子与天下共之”的理念。历代刑法志可以说基本上是一部含法制通史与断代法制史;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于一体的法律史学专著。由于中国古代“刑”与“法”通,所谓“刑,法也”,而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又重刑轻民、重公权轻私权,因此无论是上溯法律的沿革,还是叙述本朝的立法过程,都以刑法为中心。这种将刑法史与法律史等同起来的叙史方式,无疑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中国法制历史的实际。历代
5、刑法志的这个根本缺陷,向我们提出了探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课题。目前,我担当的编写清史刑法志课题便将“刑法志”改为“法律志”,并得到清史典志组专家的的认同。 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法学家以中国法制历史为探讨对象,创建了内容较为 宽泛的中国法制史的框架、体例,对于此后半个世纪的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着手创建新的法制史学。1950年9月中国人民高校招收第一批四位法制史学探讨生(外法史二位:胡大展,厦门高校教授,关子健,已经过世;中法史二位,孙炳珠改教宪法,只有我固守中国法制史,在其次批探讨生中,留在人大的是张
6、希坡,第三批探讨生,留在人大的是高树荫,不久改行外调,留在人大的第四批探讨生是邱远猷,不久外调,此后除1962年招收法制史探讨生刘海年等四人外,迄至改革开放前,人大再未招收法制史探讨生),1951年2月中国人民高校法律系成立了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当时在“一面倒”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以苏联学者编写的国家与法权通史、苏维埃国家与法权历史为基本教材,和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范式。苏联学者认为没有国家就没有法权,所以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不应分割,只讲法权史是不科学的。基此,清末以来法律学堂开设的中国法制史的课程,一律改为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至于3040年头的中国法制史著作均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法学著作,
7、而在图书馆尘封起来。1956年有人提出改国家与法权的历史为中国法制史,由是在小范围内探讨,原委采纳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还是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即所谓定名之争。但在当时也只能采纳前者,这次争辩没有引起重视和影响,最终不了了之。 经过整风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以后,1961年初提倡大兴调查探讨之风、稳定教学秩序,这时人民高校国家与法权历史教研室起先编写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讲义,共三卷,我负责编写第一卷“古代部分”,曾宪义、范明辛(已故)编写其次卷“近代部分”;张希坡编写第三卷“解放区部分”。这套讲义在名称上虽仍沿袭中国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名称,但在体例上却有显
8、著的改进。按苏联教材的结构分为四部分: 一、历史概况; 二、阶级结构; 三、国家制度; 四、法权,通称为“四段论法”,(61年以前,我们编写的教材大多仿此),但在这次编写的讲义中,我们打破了四段论的机械排列,较大地加重了法律部分。这部教材在*前曾起了相当的作用。 1979年在法学探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在这个会上集中探讨了法制史学的探讨对象问题,我提出“要严格审定探讨的对象和探讨的范围,改进过去存在的对象不清,内容庞杂的倾向” 。经过探讨,明确了法制史学的探讨对象只能是法制而不是国家与法,并与此同时复原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在探讨方法上我提出:“不仅要从典章文献入手探讨法制
9、史,而且要从国家活动中去把握法制的本质与规律中国法制史也要见人、见思想。” 在这里反映了我在探讨方法上力求变更静态探讨的传统,使静态探讨与动态探讨结合起来,既见人物、见思想;也见事务、见活动,还法制历史生动的原来面貌。 在法制史料问题上,我提出:“须要大力发掘、整理、编纂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使文献资料、地下文物、社会调查、历史档案、私家笔记等等结合起来,其中也应包括农夫起义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檄文、告示、口号、规约、教义、军律 等。在浩瀚的中国法制史的史料中,有些须要重新辨伪审定,有些须要酌加注释,因而也是一项不行等闲视之的科研工作。假如从甲骨文中有关法律问题编起,可以想见其卷帙的繁博。因此,
10、必需组织力气,通盘规划,分工合作,主动落实。这项工作对于推动中国法制史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始终认为不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的法史探讨是空的,但是徒有史料缺乏正确的理论加以分析、运用,也难以发挥史料的价值。 在编写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的问题上,我提出:“要以坚实的专题探讨为基础” ,并设计了十个专题:“(1)中国国家和法起源的详细途径;(2)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二千多年来螺旋上升的基础、历史作用与深远影响;(3)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立法与司法的影响;(4)以保障家长统治权为中心的家法、族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成因与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6)法
11、治、人治、礼治、德治的相互为用;(7)中心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管辖的深化,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8)明清刑名书吏对诉讼的操纵;(9)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变种;(10)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道路和特点;等等。” 为了编成中国法制史多卷本,我呼吁法史界同仁,以历史的使命感来对待。“假如说三十年头汉学的中心在德国,那么今日探讨中国法制历史,其中包括断代史、专史最活跃的是日本。外国学者热心探讨中国法制史是值得欢迎的,对他们的成果应予重视。但我们自己更应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激起奋勉图强的雄心。三十年头我国爱国的历史学家为了夺回汉学中心,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造就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法制史 学习心得 学习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