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pptx
《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文修辞手法专项复习.ppt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链接 修辞方法是我们在阅读和习作中经常遇到和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使语言文字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在本学期,我们主要接触到了()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第1页/共15页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犹如、是、成了”等。例: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
2、感情、做人的动作。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第2页/共15页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他至今还住在一个巴掌大的房子里。第3页/共15页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答在问中。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作为一名
3、小学生,难道你不应该好好学习吗?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第4页/共15页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第5页/共15页一、我能给下面句子选择合适的修辞方法。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对偶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2.有的青
4、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4.见小生灵这般对人毫无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5.风雨过后,小草慢慢地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比喻排比、比喻夸张反问拟人第6页/共15页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10.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11.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
5、小鱼。()12.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的到。()13.见小生灵这般对人毫无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14.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15.晚上,一弯新月像镰刀似的挂在天空。()16.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17.太阳冲破云霞,跳出了海面。()反问对偶排比比喻设问设问反问比喻夸张比喻、排比拟人第7页/共15页二、说说下面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1、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把 比作 。2、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把 比作 。3、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把 比作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修辞手法 专项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