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pptx





《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 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第1页/共32页 (四)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四)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
2、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1 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第2页/共32页(五)平曲线
3、应有足够的长度(五)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公路的任何线形是行驶的时间均不宜短于汽车在公路的任何线形是行驶的时间均不宜短于3s3s,以使驾驶操作不显的过分紧张。,以使驾驶操作不显的过分紧张。(1)(1)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为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为9s9s行程;行程;(2)(2)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为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为6s6s行程。行程。(3)偏角小于偏角小于7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 :式中:式中:公路偏角,当公路偏角,当2时,按时,按=2计算。计算。第3页/共32页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一)基本型(一)基本型 按直线按直线-回旋线回旋线-圆曲线圆曲线-回旋线回旋线-直线的顺
4、序组合的线形。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第4页/共32页二、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由平曲线长度由平曲线长度L=R+Ls按按1:1:1设计时,设计时,L=3Ls,则,则3Ls=R+Ls故故 (一)基本型(一)基本型 按直线按直线-回旋线回旋线-圆曲线圆曲线-回旋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从线形的协调性出发,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从线形的协调性出发,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第5页/共32页(二)(二)S型
5、型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2V21JD1JD2第6页/共32页(二)(二)S型型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第7页/共32页(二)(二)S型型 (2)在)在S型曲线上,两个反向回旋线之间不设直线,是行驶力学上所希望的。不得已插入直线时,必须尽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型曲线上,两个反向回旋线之间
6、不设直线,是行驶力学上所希望的。不得已插入直线时,必须尽量地短,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式中:式中:l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S型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型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A1与与A2宜相等。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宜相等。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A1与与A2之比应小于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为宜。第8页/共32页(3)S型型两两圆圆
7、曲曲线线半半径径之之比比不不宜宜过大,宜为:过大,宜为:式中:式中:R1大圆半径(大圆半径(m););R2小圆半径(小圆半径(m)。)。第9页/共32页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三)卵型(三)卵型第10页/共32页式中:式中:A回旋线参数;回旋线参数;R2小圆半径(小圆半径(m)。)。(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1)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A不应小于该级公路关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
8、之内:不应小于该级公路关于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三)卵型(三)卵型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第11页/共32页(3)两两圆圆曲曲线线的的间间距距,宜宜在在下列界限之内:下列界限之内:式中:式中:D两圆曲线最小间距(两圆曲线最小间距(m)。)。第12页/共32页凸凸型型的的回回旋旋线线的的参参数数及及其其连连接接点点的的曲曲率率半半径径,应应分分别别符符合合容容许许最最小小回回旋旋线线参参数数和和圆圆曲曲线线一一般般最最小
9、小半径的规定。半径的规定。(四)凸型(四)凸型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第13页/共32页两两个个回回旋旋线线参参数数之之比比宜宜为为:A A2 2:A A1 1=1=1:1.51.5复复台台型型回回旋旋线线除除了了受受地地形形和和其其它它特特殊殊限限制制的的地地方方外外一一般般很很少少使使用用,多多出出现现在在互互通通式式立立体体交交叉叉的的匝匝道道线形设计中。线形设计中。(五)复合型(五)复合型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线形。线形。第14页/共32页(六)(六)C
10、 C型型 其连接处的曲率为其连接处的曲率为0,也就是也就是R=R=,相当于两基本型的同向曲线中间直线长度为,相当于两基本型的同向曲线中间直线长度为0 0。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C 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适用条件:同卵形曲线。适用条件:同卵形曲线。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线形。第15页/共32页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偏角,偏角1=1224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线 线形 设计 一般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