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理力.pptx
《天津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理力.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理力.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对空间多个汇交力用解析法合成直接投影法直接投影法直接投影法直接投影法直接投影法直接投影法1 1 1 1 1 1、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第1页/共36页间接(二次)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间接(二次)投影法2 2 2 2 2 2、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
2、、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与平衡条件合矢量(力)投影定理合矢量(力)投影定理合矢量(力)投影定理合矢量(力)投影定理合矢量(力)投影定理合矢量(力)投影定理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 第2页/共36页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3 3 3 3 3 3 1 1 1 1 1 1)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
3、必要条件是: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3-2)3-2)3-2)3-2)3-2)3-2)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 由式(由式(由式(由式(由式(由式(3 3 3 3 3 3 1 1 1 1 1 1)方向余弦方向余弦方向余弦方向余弦方向余弦方向余弦第3页/共36页例例例例例例4-24
4、-24-24-24-24-2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已知:物重物重物重物重物重物重P=P=P=P=P=P=10kN10kN10kN10kN10kN10kN,CE=EB=DECE=EB=DECE=EB=DECE=EB=DECE=EB=DECE=EB=DE;求:杆受力及绳拉力求:杆受力及绳拉力求:杆受力及绳拉力求:杆受力及绳拉力求:杆受力及绳拉力求:杆受力及绳拉力解:画受力图如图,解:画受力图如图,解:画受力图如图,解:画受力图如图,解:画受力图如图,解:画受力图如图,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第4页/共36页1 1 1
5、1 1 1、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 力矩矢力矩矢力矩矢力矩矢力矩矢力矩矢3 3 3 3 2 2 2 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3 3 3 3 3 3 3 3 3 3 3 3)(3)(3)(3)(3)(3)(3)作用面:力矩作用面。作用面:力矩作用面。作用面:力矩作用面。作用面:力矩作用面。作用面:力矩作用面。作用面:力矩作用面。(2)(2)(2)(2)(2)(2)方向方向方向方向方向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
6、动方向(1(1(1(1(1(1)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力力力力力力F F F F F F与力臂的乘积与力臂的乘积与力臂的乘积与力臂的乘积与力臂的乘积与力臂的乘积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第5页/共36页力对点力对点力对点力对点力对点力对点O O O O O O的矩的矩的矩的矩的矩的矩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3 3 3 3 3 3 4 4 4 4 4 4)(3 3 3 3 3 3 5 5 5 5 5 5)又又又又又又则则则则则则第6页/共36页2.2
7、.2.2.2.2.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力对该轴的矩为零。力对该轴的矩为零。力对该轴的矩为零。力对该轴的矩为零。力对该轴的矩为零。力对该轴的矩为零。(3 3 3 3 3 3 6 6 6 6 6 6)第7页/共36页=(4-74-74-7)3 3 3 3 3 3、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8、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已知:力已知:力已知:力已知:力已知:力已知:力F,F,F,F,F,F,力力力力力力F F F F F F在三根轴上的分力在三根轴上的分力在三根轴上的分力在三根轴上的分力在三根轴上的分力在三根轴上的分力F F F F F FX X X X X X F F F F F FY Y Y Y Y Y F F F F F FZ Z Z ZZ Z,力,力,力,力,力,力F F F F F F作用作用作用作用作用作用点的坐标点的
9、坐标点的坐标点的坐标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x,y,zx,y,zx,y,zx,y,zx,y,zx,y,z求:力求:力求:力求:力求:力求:力 F F F F F F 对对对对对对 x,y,z x,y,z x,y,z x,y,z x,y,z x,y,z 轴轴轴轴轴轴的矩的矩的矩的矩的矩的矩=(4-4-4-8 8 8)第8页/共36页=(4-94-94-94-94-94-9)比较(比较(比较(比较(比较(比较(4-54-54-54-54-54-5)、()、()、()、()、()、(4-74-74-74-74-74-7)、()、()、()、()、()、(4-84-84-84-84-84-8)、()、()、
10、()、()、()、(4-94-94-94-94-94-9)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式可得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的矩。力对该轴的矩。力对该轴的矩。力对该轴的矩。力对该轴的矩。力对该轴的矩。第9页/共36页例例例例例例4-34-34-34-34-34-3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已知:求:求:求:求:求:求:解:把力解:把力解:把力
11、解:把力解:把力解:把力 分解如图分解如图分解如图分解如图分解如图分解如图第10页/共36页3 3 3 3 3 3 3 3 3 3 3 3 空间力偶空间力偶空间力偶空间力偶空间力偶空间力偶1 1 1 1 1 1、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以矢量表示 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空间力偶的三要素空间力偶的三要素空间力偶的三要素空间力偶的三要素空间力偶的三要素空间力偶的三要素(1 1 1 1 1 1)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大小:力与力偶
12、臂的乘积;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3 3 3 3 3 3)作用面:力偶作用面。作用面:力偶作用面。作用面:力偶作用面。作用面:力偶作用面。作用面:力偶作用面。作用面:力偶作用面。(2 2 2 2 2 2)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第11页/共36页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力偶矩矢 (4 4 4 4 4 4 101010101010)第12页/共36页2 2 2 2 2 2、力偶的性质、力偶的性质、力偶的性质、力偶的性质、力偶的性质、力偶的性质力偶矩力偶矩力偶矩力偶矩力偶矩力偶矩因因因因因因(2 2 2 2
13、2 2)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 改变而改变。改变而改变。改变而改变。改变而改变。改变而改变。改变而改变。(1(1(1(1(1(1)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
14、数和为零 。第13页/共36页(3 3 3 3 3 3)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臂的长短,
15、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第14页/共36页(4)(4)(4)(4)(4)(4)只只只只只只要要要要要要保保保保保保持持持持持持力力力力力力偶偶偶偶偶偶矩矩矩矩矩矩不不不不不不变变变变变变,力力力力力力偶偶偶偶偶偶可可可可可可从从从从从从其其其其其其所所所所所所在在在在在在平平平平平平面面面面面面移移移移移移至至至至至至另另另另另另一一一一一一与与与与与与此此此此此此平平平平平平面面面面面面平平平平平平行行行行行行的的的的的的任任任任任任一一一一一一平平平平平平面面面面
16、面面,对对对对对对刚刚刚刚刚刚体体体体体体的的的的的的作用效果不变。作用效果不变。作用效果不变。作用效果不变。作用效果不变。作用效果不变。=第15页/共36页(5)(5)(5)(5)(5)(5)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平衡只能由力偶来平衡。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
17、效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自由矢量(搬来搬去,滑来滑去)滑移矢量滑移矢量滑移矢量滑移矢量滑移矢量滑移矢量第16页/共36页3 3 3 3 3 3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有有有有有有 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
18、力偶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为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矩矢的矢量和。矩矢的矢量和。矩矢的矢量和。矩矢的矢量和。矩矢的矢量和。矩矢的矢量和。如同右图如同右图如同右图如同右图如同右图如同右图第17页/共36页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称为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有有有有有有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力偶系平衡
19、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合力偶矩矢等合力偶矩矢等合力偶矩矢等合力偶矩矢等合力偶矩矢等合力偶矩矢等于零,即于零,即于零,即于零,即于零,即于零,即 第18页/共36页3 3 3 3 3 3 4 4 4 4 4 4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主矢和主矩主矢和主矩主矢和主矩主矢和主矩主矢和主矩主矢和主矩1 1 1 1 1 1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理工大学 理论 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