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学期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老师学期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老师学期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老师学期教学计划模板5篇 安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安排,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老师学期教学安排,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老师学期教学安排1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相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的爱好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学会运用与学生相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运用网络获得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
2、学期我还是任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起先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肯定的基础。对于文字输入我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支配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相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的爱好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殊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阅读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运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
3、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运用通讯远距离获得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干脆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爱好。 6、知道应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运用习惯和责随意识。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 2、养成好的计算机运用习惯和责随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阅读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五、教学时间支配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1课时,大约20课时左右。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 1、仔细组织教学,仔细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
4、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问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状况,所以采纳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刚好解决一些突发事务,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支配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识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力。 小学老师学期教学安排2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初步相识软件。 (3)学会运用“画图”软件画画。 (4)学会阅读网络,搜寻保存资料。 (5)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 (6)初步驾驭Word的文
5、字编辑及美化修饰 (7)初步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驾驭信息技术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殊是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实力,教化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 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爱好,
6、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看法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酷爱科学、关切社会的情感, 相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学问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会画画学会运用画图软件,进而熟识驾驭电脑的基本操作。其次部分是通过阅读网页,初步了解互联网,并进一步学习网上搜寻及保存网上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第三部分是通过学习WORD,初步驾驭文字的编辑及美化修饰,让计算机真正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及学习。第四部分是简洁的WINDOWS基本操作及资源管理,用于平常学生自己对计算的维护。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7、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化的起先,也是培育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学问,培育基本的信息技术实力特殊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画图软件的运用,网上资源的搜寻及保存 难点: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橡皮工具的运用;网上搜寻时关键字的选择及条目的筛选。 三、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仔细”的详细措施,“五仔细”即仔细备课、仔细讲课、仔细辅导、仔细布置作业、仔细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赐予更
8、多的帮助、关切和指导,对于特殊有爱好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爱好小组,以培育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安排: 主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小学老师学期教学安排3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信息技术教化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从学问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注意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着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
9、、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二、学生基本状况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高于信息技术课的爱好,由于学生接受实力的差异,驾驭水平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驾驭不行能完全应用于实际,故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特点 1.以培育学生爱好为主,不强求驾驭学问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激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信息技术常识、指法练习、汉字输入及简洁的文字编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老师 学期 教学计划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