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聘用(pn)勋章(xn)庇护(p)害人听闻B称职(chng)凯歌(ki)掺和(he)随声附和C钦差(qn)气概(gi)澄澈(chng)神通广大D滑稽(j)缥缈(mo)镀金(du)杞人忧天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B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C她
3、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D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首例活体“杂交野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集团采取了有效的节水措施,这一季度的用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倍多。C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D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日月之行,_,星汉灿烂,_。(2)_,江春入旧年。(3)
4、我寄愁心与明月,_。(4)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5)次北固山下直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谢公泛海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世说新语雅量)【注释】谢太傅:谢安。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唱:提议。神情:精神兴致。王:同“旺”。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
5、曲调。说:同“悦”,愉快。承响:承,应声;响,声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傅神情方王方:正B诸人皆喧动不坐皆:都C公徐云徐:慢慢地D如此,将无归如此:这样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安是一个性格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B谢安与孙兴公等人泛舟,海中风浪汹涌,谢安谈笑自如,与众人恐惧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C谢安在风浪汹涌的海上一言不发,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他有镇安朝野的能力。D这是一篇志人文章,本文的主人公是谢安。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_(2)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母亲
6、的刺绣时光一文,回答下列小题。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
7、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
8、就没影了。我接过那一摞鞋势,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
9、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注释】女红(g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人生阶段小时候稍微大一点结了婚后来去谋生主要事件“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 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1)(2)(3)2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结了婚,
10、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B第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C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E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
11、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态美。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2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打伞_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_可光头浇_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_只是淋湿的头发_额头_睫毛滴着水_挡着眼睛的视线_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2)忽然_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_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_天空是暗的_但雨却闪着光_田野是静的_但雨在倾诉着_七、作文(共40分)综合性学习孔子终生爱学习,处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不但爱好学习,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论述,请你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内容以及自身实际,进行扩展阐发,写一则议论片断。要求:(1)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至少引用孔子关于学习的两处论述;(3)论点简要鲜明,论述有理有据;(4)150字左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