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林壑(h)朝而往(zho)伛偻提携(1)B琅琊(xi)弈者胜(y)山肴野蔌(s)C辄醉(zh)酿泉(ling)树林阴翳(y)D潺潺(chn)颓然(tu)觥筹交错(g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庖官逞辩诓骗面面斯觑B玄虚藻饰隐藏根深蒂固C发窘拮据嘻闹十拿九稳D萧索鄙夷纳凿无与伦比3、下面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
3、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D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是:_,_。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的句子:_,_。(2)醉翁亭记中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
4、有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_,_。(3)有弟皆分散,_。(杜甫月夜忆舍弟)(4)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_,积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
5、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背景资料】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波及,被贬出京,至滁州当地方官。曾巩这篇文章,写山水之乐
6、,而论及公之“贤”难遇,含蓄地反击当时的政客,并借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注】涯:旁边。嘉:秀丽。韩子退之:即韩愈。夷狄:边远地区。宜:适当合宜。寄:寄寓。托:寄托。1解释加点的词。(1)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2)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3)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4)一山之隅,一泉之旁()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3曾巩在文中认为“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
7、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篇。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义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
8、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
9、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
10、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
11、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五、
12、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均为唐人律诗,句式整齐,韵律谐调,富有格律之美。B【甲】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气愤、茫然的情绪。C【
13、乙】颔联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故宅的萧条冷落。D两首诗歌都没有直接抒写诗人的遭遇,但都通过他事或他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2)李白空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深感行路之难;刘长卿两遭迁谪,经过长沙贾谊故居,心生强烈感慨。请分析两首诗的情感异同点?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与音乐跨学科大海是那么美,那么辽阔。海水纯净无瑕,海面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浪花如顽皮的小孩子,嬉戏着,追逐着。海天相接,一望无际。好一幅碧波荡漾、美不胜收的图景!以上是给在港珠澳大桥看见大海时的肖咨询配的一段内心独白。为上面的内心独白选配背景音乐时,你选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结尾部分(歌词见下),请你向肖咨询说明理由。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回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到回信,命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世代友好。请以“宽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代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