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ng) 髻(j)吝啬 (ln)憔悴(cu)B匿笑(n)畦(j)咄咄逼人(du)静谧(m)C头晕(yn)莅临(l)淅淅沥沥 (l)碣石(ji)D竦峙(s)粗犷(gung)花团锦簇(c)风筝(zhng)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C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D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宜
3、“一刀切”。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三创一建”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变化。B开展“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4、D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3)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4)天净沙秋思中“_,_”宣泄的是游子浪迹天涯时无尽的愁思。(5)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_,_。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6)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古文阅读。【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
5、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选自吕氏春秋驱塞【注释】石(d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1解释下列加点字。(1)及其家穿井()(2)闻之于宋君()(3)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4)非王孰能用是()2请你用“/”给下面的句子正确断句。(限断2处)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江苏省 昆山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深度 自测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