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氧气吸入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气道黏膜干燥、无效吸氧、氧中毒、呼吸抑制、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损伤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一)气道黏膜干燥1. 原因氧气吸入前未湿化或湿化不充分,引起气道黏膜干燥。吸氧流量大,氧浓度60%。2. 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部分患者有鼻衄或痰中带血。3. 预防(1) 及时补充
2、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患者,指导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湿纱布。(2) 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 12L/min,中度缺氧 24L/min,重度缺氧 46L/min,小儿 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 45%以下。(3) 使用湿热的湿化液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4.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安抚患者及家属。(二)无效吸氧1. 原因(1) 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2) 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 吸氧流量未达病情
3、要求。(4) 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5) 气道内分泌物多、干燥,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2. 临床表现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 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气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翕动。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3. 预防(1) 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3) 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氧流量。(4)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4、5)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6) 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并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4. 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三)氧中毒1. 原因(1) 患者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2) 吸氧过程中,患者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3) 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氧浓度高于 60%,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 小时),能导致肺泡气和氧分压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因获氧过多而中毒。2. 临床表现(1) 肺型氧中毒: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患者即可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气 吸入 操作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流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