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docx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篇 1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设置学校疫情报告人 XX:校长,设置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本校疫情信息收集汇总。本校各班班主任为各教学班第一疫情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
2、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 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 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 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 在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 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
3、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5. 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和零报告制。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报告,由疫情报告人逐级向教体局和疾控部门报告。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 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 记录排查情况。1. 晨检由责任老师通过测量体温、询
4、问等方式将异常学生情况做 好记录。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 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2. 特殊时期的晨检,由行政值周、值周教师、门卫在学校门口制定区域进行。不能让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带病进入学校,第一时间切断传染源,并及时送医。3. 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 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5、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篇 2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信 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 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 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的报告和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信 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 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
6、预防控制机构、卫 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的报告和管理。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二、基本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
7、组织人员对本规范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核实、确认和分 级。具体分级标准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系统的技术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网络人员的指导、培训。(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治机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业务管理工作、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定期汇总、分析辖区内相关领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
8、治机构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负责收集、核实、分析辖区内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四、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 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发现 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 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炭疽:发生 1 例及以上肺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疫情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报告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