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冀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北省冀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钦佩(qng)厄运()海市蜃楼(shn)B炽热(ch)俯瞰(kn)概率(l)五脏六腑(zng)C点缀(zu)吟唱(yn)蒙眬(mng) 怏怏不乐(yng)D无虞(y)稠密(chu)鲁莽(mng) 主观臆断(y)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堡垒辜负凛洌姗姗来迟B摸拟遨游烧灼惊心动螝C凸现闲瑕合拢天涯海角D拍摄严谨疲惫忧心忡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上课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这样才能让老师喜出望外。C学习才艺的意志
3、要坚定,倘若见异思迁,到头来必定一事无成。D春天,我漫步在美丽的洞庭湖边,一种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B我国已经成功发射并研制了“嫦娥一号”卫星。C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D“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_,散入春风满洛城。(2)马上相逢无纸笔,_。(3)自古逢秋悲寂寥,_。(4)_,对镜帖花黄。(
4、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 ,_。(6)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的矫健雄姿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
5、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有删改)注深:强烈。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见:了解。B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C寻复南奔寻:寻找。D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报:回复,回答。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蒙乃始就学乃重修岳阳楼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策之不以其道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下列对甲 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记述了孙权劝学和鲁肃
6、“与蒙论议”两个片段,记事简练,重点突出。B乙文的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发愤读书”。C甲文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D甲 乙两文都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甲文通过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侧面写出吕蒙学有所成。乙文末尾用皇帝的话,侧面表现傅永发奋读书的效果。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5细读甲乙两文,说说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小节神秘的敲击声,回答下面的问题。1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
7、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应是怎样的?3回到地面后作者汇报那些突发情况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4选文中反映出了作者的哪些品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甲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甲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乙诗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2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我们中学生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学生太少,而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即不明辨是非,跟着厌学,顽皮打仗的同窗厮混在一起,不是喝酒抽烟,就是惹是生非,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谈出你的想法.七、作文(共40分)题目:最美的时光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文中不得出现学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所在学校的名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