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是人们相识自然、相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详细问
2、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
3、: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
4、-(8+22)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若其次种综合算式有困难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特殊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细致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运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培育学生用多种方式
5、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注意让学生经验从示意图中发觉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通过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详细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2、经验由详细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方法,提高实力。 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则是学生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过程。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呈现的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详细化、直观化,让学生经验从现实生活或详
6、细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自主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阅历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 PPT课件 学生打算 圆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组沟通各自从图中看到的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学例3,探究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从图中发觉数学问题,并讲给同桌听。 (2)学生探讨、沟通,并汇报。 预设 生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7、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3)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先分析问题,然后汇报方法。 预设 方法一:用圆片代替蚕宝宝,动手分一分。 方法二:用笔画一画。 老师强调:我们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列出算式:153=5(只)。 汇报想的过程: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数,这是平均分,应当用除法计算。 (5)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索,其次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并说明理由。 学生列出算式:155=3(个)。 汇报解题思路: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这也是平
8、均分,应当用除法计算。 (6)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觉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与小组里的同学探讨。(学生探讨,然后沟通探讨的结果)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其次个问题是求份数。 相同点:两个问题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2、学习用乘法检验。 (1)引导学生质疑:大家解决的这两个问题究竟对不对呢?你们能想方法检验一下吗? (2)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检验方法,并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总结检验方法:可以用乘法检验。 3、总结。 我们刚刚用学过的学问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
9、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再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驾驭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作铺垫。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能从情境图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从情境图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仔细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念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
10、自学指导(老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4页例1看情境图和下面的计算方法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重点看下面的三种计算方法: 1、先看小男孩的计算方法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 2、再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 3、最终再看绿衣服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第6页第1题)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看谁做题最仔细指2名学生到黑板
11、上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师巡察发觉其他学生的错误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师:发觉错误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探讨(议一议) (1)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列正确的举手?认为22+21=43(人)43-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 (2)认为22+21=43(人)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求出的是什么?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与第一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认为得数正确的举手?认为单位名称正确的举手?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计算的都很
12、正确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嬉戏男女生竞赛看谁能快速、正确地列式计算比谁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 (1)商店有30台微波炉卖出18台又运来28台现在有多少台? (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参与歌颂竞赛有多少人没有参与歌颂竞赛? (3)同学们做黄花35朵红花20朵送给二(2)班28朵还剩多少朵?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擅长视察、勤于思索我信任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 2、评比本节课竞赛状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激励 八、当堂作业(练一练) 师:下面就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 1、小红家有公鸡25只母鸡17只卖了20只还剩几只
13、鸡? 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队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 练习:教科书第6页1、2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P8-9例3,练习二第 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欢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花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
14、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1、谈话:小挚友爱玩跷跷板吗?今日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瞧!星期天小挚友们在跷跷板乐园玩得可快乐呢。这里藏着很多好玩的数学问题?你们发觉了吗?和同桌相互说说。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2、学生自主提问题如: (1):一共有几个人在玩跷跷板? (2):在玩跷跷板的比观众多几人? (3):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3、解决“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沟通算法) 4、小组派代表汇报沟通。(展示学生不同的
15、算法) 43=12(人) 12+7=19(人) 43+7=19(人) 26=12(人) 12+7=19(人) 26+5=17(人) 6+6+7=19(人) 28+3=19(人) 63+1=19(人) 45-1=19(人) 5、问:43=12(人)帮助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玩跷跷板一共有几人?) 26=12(人)帮助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玩跷跷板一共有几人?) 45-1=19(人)你的思路很特殊,是怎么想的?(玩跷跷板的有3个4人,把观众7人看作2个4人,一共有5个4人,再减去多看的一个。) 6、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有分步列两个算式和列综合算式。归纳起来,也就是有三种方法,引导
16、学生取名字,一种是乘加的方法,一种是连加的方法,还有一种是乘减的方法。 板书:乘加 连加 乘减 谷城县赵湾中心学校 胡忠兰 7、你最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让生充分发表看法) 那以后你们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就用你最喜爱的方法算。好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视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驾驭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二)联系实际、巩固应用、发展提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真仔细,现在你能应用所学的学问帮助熊妈妈解决数学问题吗? 1、 做练习二(1) 从小熊一家的谈话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让生独立解答) 请生汇报,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评价。 生1:9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