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精选习题解析—基础知识(一)(共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精选习题解析—基础知识(一)(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精选习题解析—基础知识(一)(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床检验基础A1型题1. 关于电阻抗法血红蛋白检测原理的叙诉,正确的是(B)A. 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的波长530590nm下比色B. 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不同C. 完全能代替手工检查D. 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吸光度变化与血红蛋白含量成反比E. 氰化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90nm解析:不同系列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红细胞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各异但最大吸收均接近540nm。2.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体积可相差(C)A. 12倍 B. 23倍 C. 34倍 D. 34倍 E. 34倍 解析: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
2、4倍,尿中可见两种以上红细胞。3. 复层鳞状上皮内底层细胞的直径为(B)A. 810m B. 1215m C. 1530m D. 3040m E. 4060m 解析:复层鳞状上皮内底层细胞呈圆形,直径1215m;核圆形或椭圆形,多居中,染色质呈均匀细颗粒状;核细胞质比为1:0.51:1。4. ABO血型基因在第几号染色体上(D)A. 第1号 B. 第2号 C. 第3号 D. 第9号 E. 第10号 解析:ABO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位在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A和B基因为共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5. Rh血型系统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抗原有(E)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E. 5个 解析:Rh抗原已经发现40多种,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5种为D、E、C、c、e,这五种抗原中D的抗原性最强,对临床更为重要。6. 生理性蛋白尿定量不超过(E)A. 0.1 g/24h B. 0.2g/24h C. 0.3 g/24h D. 0.4 g/24h E. 0.5 g/24h 解析: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尿蛋白定性实验不超过(+),定量不超过0.5 g/24h。7. 血小板表面抗原分为(A)A. 2类 B. 3类 B. 4类 B. 5类 B. 1类 解析:血小板血型抗原有两大类:一类是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它与其他红细胞或组织共有,这些抗原与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以及HLA有关;另一类
4、是指存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的特异性抗原,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只存在于血小板。8. 试带法检测尿酮体的原理是(C)A. 利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B.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C.利用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 D. 利用过氧化物酶法原理 解析:由于试带模块内主要含有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以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形成紫色化合物。9. 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E)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解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10. 镜下血尿是指离心后每高倍视野中
5、红细胞超过(C)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解析:若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而离心尿成渣镜检时每高倍视野大于3个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11. 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C)A. 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液自然凝固后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B. 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家抗凝剂后的全血C. 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D. 血浆是加抗凝剂后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E. 血清和血浆的成分区别是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浆含有 解析: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12. 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检测时,首先改变白细胞体积的方法是(A)A.
6、电阻抗法 B. VCS法 C. 激光与细胞化学法 D. 多角度偏振光散色法 E 电阻抗与射频法 解析: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白细胞经溶血剂处理、脱水,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13. 控制ABO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有几个(C)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解析:“三复等位基因”,认为在决定ABO血型遗传的基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14.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D) A. 肝脏 B. 脾脏 C. 卵黄囊 D. 骨髓 E. 胸腺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15. 改良牛鲍计数板的高度应该是(B)A. 0.
7、1cm B. 0.1mm C. 0.01mm D. 1m E.0.1m解析: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mm的计数池。16. 人类白细胞膜上的抗原有(C)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 E. 5类解析:人类白细胞膜上有3类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与其他组织共有,但也是最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17. 有关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平均寿命为120天 B. 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 C. 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D. 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 E. 网织红细胞经72小时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解析: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
8、胞主要由脾脏破坏和清除18.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E)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肾实质 E. 肾单位解析:肾单位是肾生成尿液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是完成泌尿功能的基础。19. 肾小管完成重吸收功能的部位主要在(A)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髓袢降支细段 D. 髓袢升支细段 E. 集合管解析:肾小管的不同部位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各不相同,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其中葡萄糖、水大部分被重吸收;肌酐不被重吸收而完全排出体外。20. 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分类或分群的根据是(E)A. 细胞核形态 B. 细胞染色的深浅
9、 C. 细胞颗粒 D. 细胞膜厚度 E. 细胞大小解析:从电阻抗的原理可以看出不同体积的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不同,因此根据脉冲的大小,即可人为地将血内的细胞分成几群。21. 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C)A. 0.1ml B. 0.5ml C. 1.0ml D. 1.5ml E. 2.0ml解析:每升尿内含血量达到或超过1.0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22. 动脉血的pH为(C)A. 7.30 B. 7.35 C. 7.40 D. 7.45 E. 7.50解析:正常人血液pH 7.35-7.45 ,动脉血pH 7.40 ,静脉血 pH 7.35。23. 关于炎症时脓细胞的
10、概念,错误的是(E)A. 细胞已变性坏死 B. 形态多不规则 C. 胞质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D. 结构模糊 E. 常成团分布,细胞界限清晰解析:在炎症中破坏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外形多变,形态多不规则,胞质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常成团分布,细胞界限不清晰。24. 鳞状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B)A. 肾小管 B. 膀胱 C. 肾小球 D. 肾小球囊 E. 肾盂解析:鳞状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25. 目前应用试带法测定尿液中pH ,其检测范围为(E)A. 5.58.5 B. 5.08.5 C. 6.09.5 D. 6.09.0 E. 5.09.0解析:干化学试带的测定
11、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 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 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测试尿液pH,能反映尿液pH 5.09.0的变化范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对尿pH检查的需求。26. 改良Neubauer计数室的结构特点,正确的是(B)A. 每个计数室的边长均为9mm B. 每个大方格的长宽均为1mm C. 每个计数室被划分成16个大方格 D.每个计数室四角上的四个大方格用双线画成 16个中方格E. 每个计数室的中央大方格用单线画成25个中方格解析:血细胞计数室的结构:正方形边长3mm,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边长1mm,面积1mm2覆以盖玻片并充满液体,液体的体积为0.1mm
12、3(0.1l)。四角4个大方格又分为16个中方格,用于计数白细胞。中央的大方格,以双线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以单线划分为16个小方格,用于计数红细胞和血小板。27. 关于人绒毛促性腺激素,错误的叙述的是(D)A. hCG是由子宫的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B. 从受精后的第6天,开始分泌hCGC. 孕妇血清hCG通常从受精后的第810周可达高峰D. hCG分泌后直接进入胎血循环E. 血清中的hCG略高于尿液解析:hCG是唯一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的胎盘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母血,几乎不进入台血循环,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液中。28.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所计数的白细胞为(D
13、)A. 分裂池白细胞 B. 成熟池白细胞 C. 贮备池白细胞 D. 循环池白细胞 E. 边缘池白细胞解析: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29. 尿中胆红素主要来自(A)A. 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B. 白细胞的代谢产物 C. 脂肪的代谢产物D. 铁蛋白的代谢产物 E. 卟啉的代谢产物解析:正常生理状态下,衰老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系统被破坏,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非结合胆红素。如果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尿胆红素定性阳性,称为胆红素尿。30. 尿中Tamm-Horsfall蛋白的的形成部位在(A)A. 高尔基复合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检验 技术 精选 习题 解析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