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国际金融教材.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天津大学国际金融教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国际金融教材.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的概述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欧洲货币一体化第1页/共41页2国际货币体系的概述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也称国际货币制度,是对各国货币本位(Money Standard)、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包括为此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等。第2页/共41页3国际货币体系的概述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货币本位(或储备货币)的确定。-基础汇率制度的确定。-核心。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最主要问题。国际货币活动的协调与管理。第3页/共41页4国际货币体
2、系的概述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及形成国际金本位制 自发布雷顿森林体系 人为建立牙买加体系 人为建立第4页/共41页5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1880 1914)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1880年,欧洲和美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第5页/共41页6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黄金和英镑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国际收支能够自动调节。(英)大卫休谟(DHume)提出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第6页/共41页7国际金本位制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作用缺陷自动调节机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运行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第7页/共41页8
3、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 1973)1944年7月,美国布雷顿森林市的国际金融会议;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第8页/共41页9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三方面):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行以美元一黄金为本位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双挂钩”和“一固定”(波幅为平价的1%)取消对经常账户的外汇管制;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Scarce-currency Clause)第9页/共41页10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
4、森林体系的特点黄金和美元充当储备货币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有限及调整负担不对称外汇储备调节;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IMF的贷款;-短期逆差调整汇率。-长期逆差或“根本性失衡”第10页/共41页11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作用缺陷存在不可克服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即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先天不足”币信不足 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清偿力足 币信足 美国国际收支顺差清偿力不足汇率调整僵化-“后天失调”第11页/共41页12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荒美元灾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荒(二战后1958年前)美元灾(60年代后)第12
5、页/共41页13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危机(三次大规模美元危机)是指美元按固定比价与黄金保持兑换性的危机,简称兑换性危机,或指人们怀疑美元的兑换性,由此引发抛售美元的危机,又称美元信心危机。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第13页/共41页14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一次美元危机及拯救措施危机的产生:1960年拯救措施:建立黄金总库、借款总安排、互惠信贷协议。第14页/共41页15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二次美元危机及拯救措施危机的产生:1968年拯救措施:黄金双价制(Two-tier Price System)、特别提款权(纸黄金)。第15页/共4
6、1页16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三次美元危机及拯救措施危机的产生:1971年拯救措施: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史密森协议(波幅放宽为平价的2.25%)。第16页/共41页17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建立(1978)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牙买加会议”),并签署了一个协议-“牙买加协议”(Jamaica Agreement)。IMF的执行董事会在1976年3月完成了IMF协定条文的修改草案,送交理事会作书面表决。第17页/共41页18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建立(1978)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次修正案(第一次
7、修正案是在1968年,授权IMF发行SDR)。1978年4月1日,经修改的IMF协定获得通过,从而正式生效。-牙买加体系第18页/共41页19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 第19页/共41页20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汇率安排多样化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多样化汇率调节;国际金融市场调节;利率调节;IMF的调节;外汇储备调节。第20页/共41页21牙买加体系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作用 缺陷 第21页/共41页22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
8、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1978年):松散的货币联盟(低层次的货币合作)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1957年,“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签署了欧洲货币协定。第22页/共41页23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1978年):松散的货币联盟(低层次的货币合作)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 60年代末,欧共体建立了关税同盟,实现了共同农业政策,并开始着手推动劳动力与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第23页/共41页24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大学 国际金融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