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管理学研究方法--ppt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
《(研究生)管理学研究方法--ppt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管理学研究方法--ppt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5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学研究方法 完整版教学课件第第1章章绪论绪论目 录1.1什么是研究1.2什么是好的研究1.3科学研究与非科学研究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进入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人的基本能力要求已进入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人的基本能力要求已经由应试能力为主转向学习能力、做事能力、研究经由应试能力为主转向学习能力、做事能力、研究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为主,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为主,要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走要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高中生是知识搬运工,大学生是知识收集工,硕士生高中生是知识搬运工,大学生是知识收集工,硕士生是知识处理工,博士生是知识创造工。是知识处理工,
2、博士生是知识创造工。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11.1.1研究研究=思考思考+表述表述研究就是发现那些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现象背后所隐研究就是发现那些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原理、原则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藏着的原理、原则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研究包括思考和表述两个阶段。研究包括思考和表述两个阶段。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程。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资料、认识等进行大脑的加工,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资料、认识等进行大脑的加工,从而创造
3、新知识,特别是理性知识的过程。从而创造新知识,特别是理性知识的过程。思考过程可以分为逻辑思考过程和非逻辑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可以分为逻辑思考过程和非逻辑思考过程。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2.2.表述过程表述过程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表述过程不能离开语言(或文字,或符号)。表述过程不能离开语言(或文字,或符号)。表述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记载下来和传递给他人。表述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记载下来和传递给他人。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3.3.根植于理论的
4、研究与根植于实践的研究根植于理论的研究与根植于实践的研究(1 1)华莱士模型及其扩展)华莱士模型及其扩展华莱士(华莱士(WallaceWallace,19711971)模型认为,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模型认为,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不断循环的过程。如果你的研究起始于理论,则是根植于理论的研究,研究成如果你的研究起始于理论,则是根植于理论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主要是学术价值。果的价值也主要是学术价值。有研究者做的是纯理论研究,就成了华莱士模型的上半部循有研究者做的是纯理论研究,就成了华莱士模型的上半部循环:环:THETTHET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如果你的研究起始于观察,经
5、过经验概括,提出预定(也就如果你的研究起始于观察,经过经验概括,提出预定(也就是假说)的实施方案,然后再用于现实之中,这就成了以解是假说)的实施方案,然后再用于现实之中,这就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根植于实践的研究,其价值不在于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根植于实践的研究,其价值不在于学术而在于实用。学术而在于实用。有些重视应用价值的研究者,特别是有些初入研究之门的学有些重视应用价值的研究者,特别是有些初入研究之门的学生的研究属于华莱士模型的下半部:生的研究属于华莱士模型的下半部:OEHOEH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图11 华莱士模型及其可能的短路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如果我
6、们扩展一下华莱士模型,增加理论用于实践的再检验、如果我们扩展一下华莱士模型,增加理论用于实践的再检验、再观察环节,就可能使研究过程变得更加完整,至少减少短再观察环节,就可能使研究过程变得更加完整,至少减少短路的可能性。路的可能性。扩展后的华莱士模型包括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的全过程,扩展后的华莱士模型包括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的全过程,其中有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表述、知识的发表、知识的应用其中有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表述、知识的发表、知识的应用和销售各个阶段。和销售各个阶段。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图12 华莱士模型的扩展模型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2 2)开放性研究模型)开放性研究模
7、型包含了知识的表述、知识的发表、知识的应用和销售的模型,包含了知识的表述、知识的发表、知识的应用和销售的模型,是个开放性研究模型是个开放性研究模型在开放性研究模型中,我们主要应该关注理论的去向。在开放性研究模型中,我们主要应该关注理论的去向。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图13 开放性研究系统中的理论的三个去向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第一,该理论的研究者继续今后的研究,不断推出新的、升第一,该理论的研究者继续今后的研究,不断推出新的、升级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可以是完善、可以是质疑也可以是级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可以是完善、可以是质疑也可以是推翻原来的假说。推翻原来的假说。第二,研究者通
8、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第二,研究者通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第三,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第三,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3 3)唯)唯“悟悟”模型模型如果将实践要素加到研究模型中来,就产生了基于如果将实践要素加到研究模型中来,就产生了基于“唯唯悟悟主义主义”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图14 唯“悟”模型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悟性是将实践悟性是将实
9、践经验经验思考思考理论理论再实践循环起来的基本再实践循环起来的基本能力。管理学中的很多经典著作就是这些同时具有优秀的实能力。管理学中的很多经典著作就是这些同时具有优秀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悟性极高的管理者完成的。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悟性极高的管理者完成的。在许多时候悟性表现成一种跳跃性思维,一种发散性思维,在许多时候悟性表现成一种跳跃性思维,一种发散性思维,一种一种9090度思维。学习研究方法论,也是培养和提高悟性的重度思维。学习研究方法论,也是培养和提高悟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途径之一。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一般认为悟性有五种表现形式:一般认为悟性有五种表现形式:触类旁通。触类旁通。举
10、一反三。举一反三。心有灵犀。心有灵犀。未卜先知。未卜先知。去伪存真。去伪存真。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4.4.你适合做什么样的研究者你适合做什么样的研究者一般认为,人有三大基本能力:思考能力、表述能力和一般认为,人有三大基本能力:思考能力、表述能力和实践(行动)能力。实践(行动)能力。思考能力是表述能力的基础,但思考能力的优秀与否又思考能力是表述能力的基础,但思考能力的优秀与否又必须靠表述能力或行动能力表现出来必须靠表述能力或行动能力表现出来会思考,是做研究的必要能力;能写,是做研究的充分会思考,是做研究的必要能力;能写,是做研究的充分能力。能力。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
11、.21.1.2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1.1.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写论文搞科研不会是单一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三大目的:写论文搞科研不会是单一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三大目的: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就可以做到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就可以做到“写并快乐着写并快乐着”!1.11
12、.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2.2.享受享受“求知求知”的快乐的快乐结合前面的写论文的目的,我们可以列举搞研究的六大结合前面的写论文的目的,我们可以列举搞研究的六大目的:目的:(1 1)提升能力;)提升能力;(2 2)拿文凭、评职称;)拿文凭、评职称;(3 3)创造知识;)创造知识;(4 4)积累知识资本;)积累知识资本;(5 5)满足兴趣;)满足兴趣;(6 6)享受求知快乐。)享受求知快乐。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3.3.研究是一种天职研究是一种天职研究者是一种职业,研究是研究者的天职研究者是一种职业,研究是研究者的天职天职的观念使研究者对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天职的观念使研究者
13、对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接近天职观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什么?接近天职观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什么?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技能;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技能;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31.1.3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法掌握研究方法(技巧、工具等)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研掌握研究方法(技巧
14、、工具等)才能更有效地从事研究工作。究工作。我们可以把古人的对子修改一下:书山有路悟为径,我们可以把古人的对子修改一下:书山有路悟为径,学海无涯法作舟。这里的学海无涯法作舟。这里的“悟悟”就是思考的方法,这就是思考的方法,这里的里的“法法”就是研究的工具。就是研究的工具。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方法:技能、工具、知识方法:技能、工具、知识方法中包括了技能。方法中包括了技能。所谓的科研能力也就是做科研的核心技能,有思考和解决问所谓的科研能力也就是做科研的核心技能,有思考和解决问题技能、文案写作技能、演示表述技能、调研访谈技能、主题技能、文案写作技能、演示表述技能、调研访谈技能、主
15、持项目技能(组成科研小组而不是独自研究时)、时间管理持项目技能(组成科研小组而不是独自研究时)、时间管理技能等。技能等。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方法中包含了工具,方法中包含了工具,其中有研究工具和表述工具。研究工具分为定性工具和定量其中有研究工具和表述工具。研究工具分为定性工具和定量工具两类。工具两类。方法其实也是一类知识。方法其实也是一类知识。(1 1)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叫做内容类知识;)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叫做内容类知识;(2 2)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叫做方法类知识;)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叫做方法类知识;(3 3)制度类知识和伦理类知识叫做规则类知识。)制度类知识和伦理类
16、知识叫做规则类知识。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内容类知识是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关于内容类知识是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是什么”和和“为什么为什么”的知识。的知识。方法类知识是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方法类知识是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或工具等。方法类知识是关于或工具等。方法类知识是关于“怎么样怎么样”及及“谁来做谁来做”的知的知识。识。内容类知识好比是水,方法类知识好比是装水的桶;内容类内容类知识好比是水,方法类知识好比是装水的桶;内容类知识好比是鱼,方法类知识好比是渔。知识好比是鱼,方法类知识好比是渔。1.11.1什么是研究什
17、么是研究规则类知识不但约束了怎么做事,约束了什么人做事,更规则类知识不但约束了怎么做事,约束了什么人做事,更重要的是约束了研究同行和竞争对手:你能这样做,不能那重要的是约束了研究同行和竞争对手:你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研究者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重要,学术样做。研究者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重要,学术标准比学术本身重要。标准比学术本身重要。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2.2.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首先,只有发育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首先,只有发育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独立出来。独立出来。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素。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
18、素。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同分成了同分成了1212大类:大类:(1 1)经验方法;)经验方法;(2 2)人际关系方法;)人际关系方法;(3 3)组织行为方法;)组织行为方法;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4 4)社会协作系统方法;)社会协作系统方法;(5 5)社会技术系统方法;)社会技术系统方法;(6 6)决策方法;)决策方法;(7 7)系统方法;)系统方法;(8 8)数理方法;)数理方法;(9 9)权变方法;)权变方法;(1010)角色方法;)角色方法;(1111)7S7S方法;方法;(1212)管理过程方
19、法。)管理过程方法。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3.3.人类知识因何而来?人类知识因何而来?李怀祖在李怀祖在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中认为,人类直接和一书中认为,人类直接和间接的求知途径可细分为间接的求知途径可细分为5 5种:种:(1 1)因袭方法;()因袭方法;(2 2)权威法;()权威法;(3 3)常识法;()常识法;(4 4)科)科学方法;(学方法;(5 5)思辨方法。)思辨方法。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因袭、权威和常识这前三种方法,应该同属于传承知识因袭、权威和常识这前三种方法,应该同属于传承知识的方法,而科学和思辨这后两种方法则同是发现知识的的方法,而科学和思辨这
20、后两种方法则同是发现知识的方法。方法。研究方法论主要关注的是后两种方法。研究方法论主要关注的是后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在李怀祖分类的基础上,将人类的求知途径的我们可以在李怀祖分类的基础上,将人类的求知途径的类别作如下调整类别作如下调整将因袭法、权威法和常识法称为传将因袭法、权威法和常识法称为传承知识方法,将科学法、思辨法和直觉法叫做发现知识承知识方法,将科学法、思辨法和直觉法叫做发现知识方法。方法。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重点应在发现知识的三种方法上。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重点应在发现知识的三种方法上。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图15 六种认知方法认知方法传承知识方法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发现知识方法科学
21、法思辨法直觉法李怀祖分类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科学法思辨法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4.4.学习研究方法的目的学习研究方法的目的(1 1)萌生研究意识和学会思考)萌生研究意识和学会思考(2 2)学会深度求知和换位求知)学会深度求知和换位求知(3 3)应用和价值化)应用和价值化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1.1.41.1.4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过程1.1.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基本逻辑方法。图16 研究过程中的归纳与演绎的关系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如果是实证研究,则研究是从观察事实、现象开始的,如果是实证研究,则
22、研究是从观察事实、现象开始的,也就是从归纳法开始的。也就是从归纳法开始的。归纳方法的问题是有时会漏掉一些重要事实,导致结论归纳方法的问题是有时会漏掉一些重要事实,导致结论出现重大偏差。出现重大偏差。演绎方法也是一种单纯化方法,用在研究无情物上比较演绎方法也是一种单纯化方法,用在研究无情物上比较适合,但用在人和人群组织这些有情物上,就很容易出适合,但用在人和人群组织这些有情物上,就很容易出现将不能假设掉的东西假设掉,或者依据很不完整的假现将不能假设掉的东西假设掉,或者依据很不完整的假设作出推理等问题。设作出推理等问题。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2.2.因明方法因明方法因明方法是指源于古印度
23、的一种论证方法,称为三支作因明方法是指源于古印度的一种论证方法,称为三支作法。因明的三支作法和演绎的三段论法形式一致,但次法。因明的三支作法和演绎的三段论法形式一致,但次序正好相反。序正好相反。逻辑三段论法逻辑三段论法大前提:凡金属物皆能导电大前提:凡金属物皆能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物小前提:铁是金属物结论:故铁能导电结论:故铁能导电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因明三支作法因明三支作法宗:铁能导电宗:铁能导电因:因铁是金属物因:因铁是金属物喻:现见所有金属物皆能导电,比如铜喻:现见所有金属物皆能导电,比如铜同喻(喻体)同喻(喻体)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因明的三支作法和逻辑的三段论法
24、的不同在于:因明的三支作法和逻辑的三段论法的不同在于:(1 1)三段论法是思维范式,以思维正确为目的;三支作法)三段论法是思维范式,以思维正确为目的;三支作法是辩论范式,以辩论胜利为目的。是辩论范式,以辩论胜利为目的。(2 2)三段论法是在理清自己,三支作法是在觉悟他人。)三段论法是在理清自己,三支作法是在觉悟他人。(3 3)三段论法是在演绎,只要有了真实前提,遵循一定规)三段论法是在演绎,只要有了真实前提,遵循一定规则,就可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支作法是在证明,因而为了达则,就可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支作法是在证明,因而为了达成悟他的目的,就必须包括促使他人当下领悟的喻依部分。成悟他的目的,就必须包
25、括促使他人当下领悟的喻依部分。简单地说,逻辑更适用于思考,因明更适用于表述。简单地说,逻辑更适用于思考,因明更适用于表述。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3.3.辩证方法辩证方法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统一图17 辩证方法的过程1.11.1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研究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逻辑最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逻辑最主要的方法。要的方法。抽象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在思维中的反映,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管理学 研究 方法 ppt 教学 课件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