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增味剂.pptx
《添加剂增味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添加剂增味剂.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分类按来源分:动物性增味剂植物性增味剂微生物增味剂化学合成增味剂第1页/共33页分类分类按化学成分分:氨基酸类增味剂核苷酸类增味剂正羧酸类增味剂第2页/共33页一、鲜味与鲜味特征一、鲜味与鲜味特征第3页/共33页一、鲜味与鲜味特征一、鲜味与鲜味特征不同风味的鲜美滋味是由各类食品中所含的不同的鲜味物质呈现出来的。竹笋、酱油天门冬酰胺酸贝类琥珀酸鸡、鱼、肉汁5-肌苷酸香菇5-鸟苷酸第4页/共33页二、二、氨基酸类氨基酸类增味剂增味剂是世界上生产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食品增味剂化学组成为氨基酸及其盐类的食品增味剂统称为氨基酸类增味剂。第5页/共33页1、谷氨酸钠、谷氨酸钠味精是以淀粉质、糖质为原料
2、,经微生物(谷氨酸帮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精致而制成的谷氨酸钠含量不小于99%,具有特殊纤维的增味剂。第6页/共33页鸡精中含不超过40%的味精 第7页/共33页第8页/共33页(1 1)性质)性质 溶解度溶解度可溶解于水和酒精溶液可溶解于水和酒精溶液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酒精溶液中溶解度随酒精浓度增大而降低在酒精溶液中溶解度随酒精浓度增大而降低与酸作用生成谷氨酸与酸作用生成谷氨酸与碱反应生成谷氨酸二盐与碱反应生成谷氨酸二盐加热脱水反应加热脱水反应1、谷氨酸钠第9页/共33页与其他增味剂配合使用与其他增味剂配合使用单独使用单独使用使用浓度为使用
3、浓度为0.2%0.5%,在水中的临界浓度,在水中的临界浓度为为0.03%。配合使用配合使用通常与食盐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通常与食盐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用。第10页/共33页(2 2)使用时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事项 温度温度使用温度不能过高,尤其避免使用温度不能过高,尤其避免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加热。pH应在微酸性或偏酸性的食品中应在微酸性或偏酸性的食品中使用使用离子强度离子强度在离子强度过高的条件下使用,在离子强度过高的条件下使用,可能会与某些离子发生反应,可能会与某些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或鲜味较差的谷氨生成难溶的或鲜味较差的谷氨酸盐。酸盐。第11页/
4、共33页1)本品在食品中的含量以0.005%0.08%最好,与食盐共存时可增加其呈味作用。2)本品加入食品中若超出最适浓度,则可口性下降,故有一定的自我限制性。(2 2)使用时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12页/共33页3)“强力味精”:与5-肌苷酸二钠或5-鸟苷酸二钠并用,可显著增加其呈味作用与5-肌苷酸二钠之比为1:1的鲜味强度,可高达谷氨酸钠的16倍。4)在一般的烹调、加工条件下相当稳定:对pH值低的食品可稍有变化,最好在食用前添加。对酸性强的食品比普通食品多加20%,效果更好。(2 2)使用时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13页/共33页(3)毒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7g/kg体重
5、ADI不作规定。1)胃部:谷氨酸钠谷氨酸(参与代谢)2)谷氨酸+血氨谷氨酰胺(保护肝脏)3)谷氨酸参与脑蛋白代谢、糖代谢胃酸第14页/共33页(4)应用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FAO/WHO(1984)规定:在青豆罐头、甜玉米罐头、蘑菇罐头、芦笋罐头、青豌豆罐头(含奶油或其他油脂)、干酷中,其最大用量可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蟹肉罐头0.5g/kg熟腌火腿和熟猪前腿2g/kg(以谷氨酸计)碎猪肉和午餐肉5g/kg(以谷氨酸计)即食羹和汤10g/kg(单用或与谷氨酸及其盐并用)。第15页/共33页具有甜及鲜味,与其它鲜味剂合用可以增效。用于鲜味料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添加剂 增味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