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18_将相和_(人教新课标).ppt
《五年级下:18_将相和_(人教新课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18_将相和_(人教新课标).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璧归赵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 韦编三绝韦编三绝负荆请罪负荆请罪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 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卧薪尝胆卧薪尝胆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教者:李红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只好敲了
2、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从“渑池之会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勇敢、随机应变勇敢、随机应变思考:思考:“渑池之会渑池之会”上秦上秦赵两国是打了平手,赵两国是打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还是分出了胜负?负荆请罪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思考:思考: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蔺
3、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武有廉颇,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趁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的人。识大体,胸怀宽广识大体,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思考:思考: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从“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是一个_的人
4、。的人。勇于改过,以国家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利益为重 思考:思考:“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渑池之会”与与“负荆请罪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渑池之会”是是“完璧完璧归赵归赵”的发展,的发展,“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和和“渑池之会渑池之会”的结果是的结果是“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起因。的起因。思考:思考:从这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从这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呢颇呢?蔺相如:蔺相如:对事件能深思熟虑,随机应变,对事件能深思熟虑,随机应变,对秦王不顾生死,
5、敢于斗争,对廉颇对秦王不顾生死,敢于斗争,对廉颇能顾全大局,忍辱退让,一切以国家能顾全大局,忍辱退让,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他为维护赵国利益一利益为重。因为他为维护赵国利益一再立下功劳,先后被封为上大夫,上再立下功劳,先后被封为上大夫,上卿。卿。廉颇:廉颇: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相如府上请罪,性格坦率。此后能和相如府上请罪,性格坦率。此后能和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6、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作业:作业: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给家长听。司马迁(前司马迁(前司马迁(前司马迁(前145145或前或前或前或前135135?)西汉史学家,文)西汉史学家,文)西汉史学家,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汉景帝中元五年(前汉景帝中元五年(前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六年(前六年(前六年(前
7、135135),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108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
8、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史史史记记记记的撰写。的撰写。的撰写。的撰写。相关链接 司马迁与司马迁与史记史记 史记史记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太史公书”,或称,或称,或称,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记太史公记太史公记”,也省称,也省称,也省称,也省称“太史公太史公太史公太史公”。“史记史记史记史记”本
9、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史记史记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由通称逐渐成为由通称逐渐成为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太史公书”的专名。全书的专名。全书的专名。全书的专名。全书130130篇,篇,篇,篇,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5 5个部分,共个部分,共个部分,共个部分,共52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万字。记载了从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18 新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