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数学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数学发展.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数学 十六世纪末开始,西方传教士开始到中国活动,由于明清王朝制定天文历法的需要,传教士开始将与天文历算有关的西方初等数学知识传入中国,中国数学家在“西学中源”思想支配下,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十六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译了许多西方数学专著。其中第一部且有重大影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1607,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演译方法深受徐光启推崇。三角学:大测、割圆八线表、测量全义崇祯历书:圆锥曲线 入清以后,会通中西数学的杰出代表是梅文鼎,他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必有精理”,对古代名著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又能正确对待西方数学,使之在中国扎根,对清代
2、中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是有积极影响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被迫中止。同文馆内添设“算学”,上海江南制造局内添设翻译馆,由此开始第二次翻译引进的高潮。李善兰、伟烈亚力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13卷1859;代微积拾级18卷1859李善兰、艾约瑟合译圆锥曲线说3卷华蘅芳、傅兰雅合译代数术25卷1872,微积溯源8卷1874,决疑数学10卷1880等。在这些译著中,创造了许多数学名词和术语,至今仍在应用。现代数学 这一时期是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一段时间,常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中国近现代数学开始于清末民初的留学活动。较早出国学习数学的有1903年留日的冯祖荀,1908年留美
3、的郑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复和赵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鲁,1913年留日的陈建功和留比利时的熊庆来1915年转留法,1919年留日的苏步青等人。他们中的多数回国后成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为中国近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胡明复1917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建数学系,1921年和1926年熊庆来分别在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立数学系,不久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陆续设立了数学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学设立了数学系或数理系。三十年代出国学习数学的还有江泽涵19
4、27、陈省身1934、华罗庚1936、许宝騤1936等人,他们都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外国数学家也有来华讲学的,例如英国的罗素1920,美国的伯克霍夫1934、奥斯古德1934、维纳1935,法国的阿达马1936等人。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共有33名代表出席。1936年中国数学学报和数学杂志相继问世,这些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
5、学教学改革问题。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限制150内